9月12日,波蘭以“俄白聯合軍演威脅”和“無人機越界”為由,突然關閉與白俄羅斯的全部邊境口岸,這直接導致中歐班列停擺。現在至少有300 列滿載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和光伏組件的列車被困在邊境兩側。要知道,這每天的損失都是天文數字,中方專門前往波蘭協調,但是他們油鹽不進,沒有明顯進展。
![]()
9 月 22 日,波蘭突然變卦,宣布將無限期關閉馬拉舍維奇口岸,事態由此變得嚴峻起來。盡管最終結局辦法還是談判,但是波蘭蹬鼻子上臉的態度,其實還是很難接受。要知道中歐貿易 90% 依賴于中歐班列運輸,現如今受阻,就必須啟動備用方案。一方面,加大中歐班列的南線運力,另一方面啟動海運運力。
具體來說,中企進入歐洲的貨物從海上出發,從傳統國際海運線繼續進入歐洲,雖然耗時約 40 天,但是要比完全停滯好多了。9 月 23 日,中國正式開通全球首條連接中歐的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全程僅需18天,比傳統航線縮短近10天。
實際上,參與北極航線的開發,也是我們是"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大戰略的組成部分。通過更短路徑直連歐洲,可降低對蘇伊士運河等傳統貿易要道的依賴——該運河因軍事沖突、事故或地緣政治危機多次出現通行中斷。
![]()
現在輪到波蘭傻眼了,原本以為無限期關閉馬拉舍維奇口岸,會讓中方承受巨大壓力,做出巨大讓步。沒想到,中方早就看透波蘭背后其實還有北約在作祟。
稍微算一下,北約最終還是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馬拉舍維奇通關業務每年為波蘭帶來5億歐元收入。波蘭口岸附近大約有 3 萬余人依賴中歐班列就業,長期中斷,損失最大的首先是波蘭,據估算達到了每天損失 2 億歐元的水平。
![]()
其次就是歐洲,中歐班列被迫停運,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風險。這條連接26國、220城的“鋼鐵絲路”一旦中斷,歐洲零售商庫存成本日增15%,歐洲零售商面臨圣誕季庫存危機,物流成本暴漲40%。
![]()
現在中方開通了北極航線,波蘭出爾反爾的口實已經落地,巨額過境收入消失之后,波蘭的物流企業及口岸將會出現裁員潮,某些企業將倒閉。據悉,波蘭物流協會已經發出“寒冬”警告,直言擔心馬拉舍維奇口岸將變成“馬拉鬼城”。
國際信用建立十分不易,一旦出現崩塌就很難修復。中方其實早就聲明:我們始終保持中立立場,不選邊站隊,不背負責任,更不會充當任何一方的代理人。中方旨在維護中歐班列暢通,不僅是在保障波蘭的利益,也在保障整個歐洲的利益。然而波蘭出爾反爾,此后必將付出代價。
![]()
現在首艘萬噸級貨輪“天恩極地號”已從上海港出發,經白令海峽、俄羅斯北極沿岸,進入挪威海,再直達歐洲。雖然比中歐班列成本高一些,但是隨著運力的加大,最終還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可以肯定的是,波蘭樞紐地位將被邊緣化,歐盟“東大門”戰略價值大幅縮水。一些急需中方商品和物資的歐洲企業,也會主動向北極航線附近口岸靠近。
另一方面,中歐班列受阻,大量出口到歐洲的稀土也受到影響,據悉,當前歐洲部分企業已經因為原料短缺而被迫停產了。只能說,歐洲人要怪只能怪波蘭,中方一直都在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