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藍天下傳媒、瀚海星空出品,愛奇藝、浙江衛視、Z視介聯合出品的沉浸式院子文化探訪紀錄節目《有點意思的院子》于今日正式播出先導片及第一、二集正片。節目中,青島籍年輕演員趙小童擔任尋訪嘉賓,探訪并品嘗了老青島的特色美食,還和朋友們一起體驗夜生活,感受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在中山路老街,小童采訪了各具代表性的街里人,從他們口中感悟到這里與人們獨特的情感紐帶。
![]()
![]()
美食是我們生活的底氣趙小童直言青島有歸屬感
四合院、里弄、氈房……家國共生的理念促成了中國人獨有的院子情結。總有些院子等著你懷念,而作為青島人的趙小童,這一次便連接記憶與鄉愁,發起了一場重識里院的記憶提案。在第一集中,趙小童回到青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抓住那些在外地想念的老青島味兒。清晨,小童與爸媽用甜沫和火燒的絕配打開味蕾,一口碳水讓腸胃瞬間蘇醒。甜沫為什么是咸的?民間流傳著不同的說法:一說是“還添嗎”口語的諧音,一說則是老板姓氏“田”的諧音。
![]()
![]()
![]()
來到劈柴院,趙小童用一碗豆腐腦加餡餅,尋回了爸媽小時候的味道。在和老板的交談中,小童了解到了這個巷子命名的由來,從賣劈柴的雜貨街到代表最地道的老青島味兒,劈柴院在煙火氣中走到了今天。怎樣定義青島的夜生活?趙小童說:“燒烤、啤酒,再加老友。”戳子肉、海鮮、燒烤、野餛飩……小童和朋友們品嘗著美食、聊著天,感慨這些年離開家鄉卻愈發強烈的歸屬感。如果要問幸福感的秘訣是什么?當下的回答:美食就是生活的底氣!
![]()
![]()
![]()
走進中山路街里人的青春趙小童帶你重返90年代
中山路,對于青島人有著獨特的意義。第二集中,在中國電影院,趙小童通過采訪不同的街里人,跨越時空“上街里”,找到了上世紀90年代青島中山路老街的繁華與青春記憶。當年的中山路,是小童爸媽約會的地方,是賣文體用品、鐘表眼鏡的時尚源地,是全國婦女兒童的一個風向標。“一二一,爸爸領我上街里。買書包買鉛筆,到了學校考第一。”在這則口口相傳的童謠中,中山路凝聚了那個時代青島的文化娛樂氛圍。
用電視機看女排世界杯,用音響聽流行音樂,那個時代的時髦貨十分貼切地彰顯了中山路欣欣向榮的經濟氣象。那時《大西洋底來的人》里的麥克這一人物,不僅帶火了中山路的大墨鏡、喇叭褲,更讓這里的生活氣質煥然一新,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時尚追求。無論是跟隨沈路老師重游童年故居,聽沙阿姨、郭叔叔聊當年的戀愛故事,還是解讀修鈺當年獨屬于青春期的向往,回憶的過程就像在看一場老電影,讓小童感受到了親情、愛情在這條老街上的交織。
在青島里院的百年變遷中,還有哪些深刻的故事與獨特的人等待小童去發掘呢?敬請期待愛奇藝、浙江衛視、Z視介聯合播出的沉浸式院子文化探訪紀錄節目《有點意思的院子·里院季》,9月22日起每周一至周三愛奇藝12:00上線,浙江衛視、Z視介22:00播出,看老院子如何玩轉新次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