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那個在《新聞聯播》里字正腔圓、28年零失誤的“國臉”李瑞英,會因為一個選擇被罵了十幾年“冷血母親”?1998年的一個晚上,距離《新聞聯播》開播只剩10分鐘,她剛描好主播妝,手機突然響了——電話那頭是親戚帶著哭腔的嘶吼:“瑞英!你兒子從樓梯上摔下來了!渾身是血,現在在醫院搶救,你快回來啊!”
![]()
換做任何一個媽媽,恐怕早就扔下鍋碗瓢盆、甚至摔了話筒往醫院沖,但李瑞英沒有。同事看見她接完電話后臉色瞬間煞白,手都在抖,可當有人問“出什么事了”,她卻攥著臺本強裝鎮定:“沒事,一點家里的小事,不影響直播。”緊接著,她對著鏡子扯了扯衣領,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堆起專業的微笑,一步步走上了主播臺。
![]()
那20分鐘的直播,她的聲音沒顫一下,眼神沒飄一下,連播報的節奏都和往常分毫不差。全國十幾億觀眾盯著屏幕,沒人知道這個穩如泰山的女主播,心里正被“兒子會不會出事”的念頭反復凌遲。直到最后一句“新聞聯播節目播送完了”落下,她才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連卸妝棉都沒拿,拎著包就往外面跑。門口的臺階太急,她摔了個趔趄,膝蓋磕出了血也沒顧上揉,攔了輛出租車就往醫院趕,眼淚終于在車里決堤。
![]()
到了醫院,看到病床上渾身纏滿紗布、還在昏迷的兒子,她當場就崩潰了,抱著病床邊的欄桿哭到幾乎窒息。家里人說,那一夜她沒合眼,一直握著兒子的手,嘴里反復念叨“媽媽對不起你”,直到第二天醫生說“脫離危險”,她才敢稍微松口氣。可這事后來被曝光,網友的唾沫星子差點把她淹沒:“連兒子命都不管,配當媽嗎?”“事業再成功又怎樣,冷血就是冷血!”還有人更刻薄:“怕不是覺得兒子耽誤她當‘國臉’吧?”
![]()
其實沒人知道,李瑞英的“狠”,從不是對兒子,而是對自己。她出生在部隊大院,父親是軍人,從小就對她實行“軍事化管理”——寫字歪一點要重寫,背書漏一個字要罰站,父親常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這種刻進骨子里的較真,讓她后來為了當好主持人,硬生生把一整本《新華字典》背了下來,就為了杜絕任何一個發音錯誤。
高考前,她只是陪朋友去學校報名,閑著沒事在走廊里讀報紙,沒想到被播音泰斗張頌一眼看中:“你這嗓子、這吐字,不考北廣可惜了。”就這么一句話,她一頭扎進備考里,最后真的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23歲那年,她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直播國慶閱兵,面對數不清的鏡頭,居然一點不怯場,從此在主持界站穩了腳;25歲進央視,35歲扛起《新聞聯播》直播的大旗,要知道那時候《新聞聯播》剛從錄播改直播,容錯率幾乎為零,她卻硬生生做到了28年沒出一次錯。
![]()
她的婚姻倒是沒什么八卦,和丈夫張宇燕是青梅竹馬,結婚后丈夫一直幫她分擔家務,兒子出生后更是主動當“超級奶爸”,就為了讓她能安心工作。同事都說,李瑞英其實特別疼兒子,直播結束再晚,都會給兒子留張寫著“媽媽愛你”的便簽,可這些細節,在“兒子墜樓”的爭議里,全都被忽略了。
![]()
2014年,53歲的李瑞英突然宣布離開《新聞聯播》,本以為是要好好陪家人,結果又被卷進了“撈金風波”。原來她開了個播音培訓班,想把自己28年的經驗傳給新人,沒想到有人造謠“她一節課收好幾萬,就是想圈錢”。可學員們偷偷爆料,李瑞英給貧困生留了不少免費名額,還拿培訓班的收益給偏遠地區的學校捐錢,前前后后募集了幾百萬善款——她不過是“淋過沒經驗的苦,想給別人撐把傘”,卻又被罵了一頓。
現在63歲的李瑞英,還在跑各種培訓講座,偶爾會被拍到陪兒子逛街,臉上的笑容比在主播臺上柔和多了。可每次提起1998年那件事,還是有人會說“她當年就是錯了”,也有人覺得“換我也會選直播,責任在那兒”。
![]()
其實仔細想想,李瑞英從來都不是什么“完美母親”,也不是什么“冷血主播”,她只是個在“責任”和“親情”里被逼到絕境的普通人——一邊是全國觀眾的期待、整個團隊的心血,一邊是命懸一線的兒子,怎么選都會有遺憾。可我們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判別人,卻忘了每個人的人生里,都有“兩難”的時刻。
![]()
不知道現在的李瑞英,再想起當年那個晚上,會不會還會做同樣的選擇?而如果你是她,開播前10分鐘接到兒子墜樓的電話,你會扔下直播跑向醫院,還是咬著牙完成工作?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答案,畢竟人生這道選擇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