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問 “被閹割的太監能不能打過女子”,大概率會有人拍著大腿說 “那肯定不能啊!沒了雄激素,不就成了‘娘娘腔’?” 可翻遍史料才發現,這想法簡直是把 “太監” 兩個字焊死在了 “弱柳扶風” 的標簽上 —— 唐朝有位楊公公能提刀砍叛軍,宋朝有位童公公能領兵打仗,要是把他們拉去跟古代女子掰手腕,你猜誰會輸?
![]()
先別急著反駁,咱們先搞懂 “閹割影響力氣” 的科學邏輯。太監被切除性腺后,體內的睪酮(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男性荷爾蒙”)會斷崖式下跌,而睪酮這東西,相當于人體的 “力氣 Buff”:它能幫肌肉生長、維持爆發力,沒了它,肌肉確實會慢慢流失,耐力也會下降。
但請注意,是 “慢慢流失”,不是 “瞬間清零”。就像你辦了健身卡練出的肌肉,就算停練半年,也不會一下子變回 “細狗”;同理,要是太監入宮前本就是身強體壯的小伙子,就算沒了睪酮,那點 “肌肉底子” 也夠撐好幾年 —— 總不能說一個曾能扛百斤的壯漢,割完就連提水桶都費勁吧?
更關鍵的是,古代女子的體力水平,真沒我們想象中 “能打”。明清時期民間普遍纏足,女子裹著三寸金蓮,走兩步路都得扶著墻,別說扛重物,就連快速跑都做不到;就算是不纏足的女子,大多也只從事織布、做飯等輕體力勞動,跟常年干雜活的太監比,力氣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就像明朝宮廷里負責搬家具、扛貢品的 “凈軍”(由太監組成的雜役隊伍),就算激素水平下降,天天扛幾十斤的東西,肌肉也不會完全退化 —— 你讓一個天天做飯的女子去跟他們比扛米袋,那不相當于讓林黛玉去跟魯智深比拔樹嗎?
![]()
要是覺得 “雜役太監不算數”,那咱們就說說史料里真刀真槍的 “硬核太監”。《新唐書?楊思勖傳》里記載,唐玄宗時期有個叫楊思勖的太監,“有膂力,殘忍好殺”—— 翻譯過來就是 “力氣大,下手狠”。當年廣東有個叫歐倩的賊帥造反,手下有十幾萬人,朝廷派去的將領都打不過,最后派楊思勖出馬。這楊公公也不含糊,直接提刀沖在前面,親手砍了好幾十個叛軍,嚇得叛軍當場潰散,最后還把歐倩生擒回來。要是他力氣不如女子,別說砍人,恐怕連刀都舉不起來吧?
還有宋朝的童貫,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但《宋史》里對他的外貌描寫是 “狀魁梧,偉觀視”—— 意思是身材高大,看著就很威猛。童貫不僅長得壯,還真能帶兵打仗:他曾率軍收復幽燕十六州的部分土地,就算打了敗仗,也能帶著殘兵突圍。要是按 “太監力氣不如女子” 的邏輯,宋朝朝廷難道會讓一個連女子都打不過的人去領兵?這豈不是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
當然,咱們也不能說所有太監都力氣大。宮廷里還有負責端茶倒水、伺候妃嬪的小太監,他們大多是十幾歲入宮,本身體格就沒長開,又沒干過重活,力氣確實可能比常年干農活的女子小。但這不是 “太監” 身份的問題,而是 “職業分工” 和 “先天條件” 的問題 —— 就像現在辦公室里的白領,說不定還沒工地搬磚的大姐力氣大,總不能說 “男人力氣不如女人” 吧?
![]()
其實,人們覺得 “太監力氣弱”,本質是把 “生理特征” 和 “體力水平” 畫了等號,還忽略了古代社會的實際情況。睪酮確實影響力氣,但不是唯一因素;太監確實有弱的,但也有能提刀打仗的硬核角色。所以這個還真得視情況而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