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中方對美產模擬芯片發起調查,這是一個轉折點,不再是被動等待制裁,而是開始反擊了。被調查產品描述和主要用途為:相關模擬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藝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和柵極驅動芯片(Gate Driver IC Chip)。
![]()
作為真實世界與數字系統的橋梁,模擬芯片是一種用于處理連續信號的集成電路,能夠處理如聲音、光線、溫度、壓力等物理量所轉換的連續電信號。模擬芯片包括放大器、濾波器、電源管理芯片、數據轉換器等多種類型,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設備中,是電子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
![]()
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之時,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約為740億美元,主要被德州儀器、ADI、Skyworks、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安森美、Microchip、瑞薩電子等國外芯片廠商所占據。其中,德州儀器、ADI、Skyworks這三家美國廠商就占據了全球近40%的市場。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消費國,2022年中國市場占了全球36%的份額,預計到2027年能漲到43% 。但另一方面,國產模擬芯片自給率,2023到2024年,只有15%到16% 。
這意味著全球第一的市場,大部分份額都被別人拿走了。這里面最大就是,德州儀器(TI)和亞德諾(ADI)這兩家美國巨頭,在2021年就占了全球模擬芯片市場的19%和13% 。
![]()
此次調查中的通用接口芯片,全球市場規模也就32億美元 ,柵極驅動芯片,全球市場規模在13億到16.9億美元之間 ,雖然都不算龐大,但這兩項芯片很關鍵。
通用接口芯片,它有個外號,叫“工業、汽車和消費電子的毛細血管” 。用于連接各類設備、系統或組件,以實現高效的數據傳輸和信號轉換,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柵極驅動芯片是控制器和功率器件之間的“傳令兵” ,是電動汽車、光伏、工業自動化這些“新基建”和“新工業”的核心動脈 。
不同于GPU芯片,被先進制程卡脖子,模擬芯片是電子系統的“基礎積木”,對制程要求不高,大部分都在成熟制程(40nm),比如被調查的通用接口芯片包括符合 ISO11898 標準的控制器局域網(CAN)接口收發器芯片,用于汽車及其他工業產品中各系統之間信號的發送與接收。也不復雜,就是在不同電源域之間隔離放大的作用,也是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領域應用。
CAN 隔離器,這些都是國內成熟的40nm,有些甚至更高的工藝(例如90nm/110nm)生產的。
國內晶圓代工廠的40nm工藝,已經達到了業界主流水平,月產能也很可觀,甚至也有可能有產能過剩的風險,國產份額擴大,正好能接住這一波產能。
國產難的是要投入研發,找FAB代工,在成本上,要比德州儀器天然高了很多。德州儀器作為行業領頭羊,半導體加工廠早就折舊完了,很多芯片的研發成本,特別是模擬芯片——也早就攤完了。
根據業內人士爆料,德州儀器曾經通過代理放出來過話,誰家賣多少錢,我們也賣多少錢,而調查的時間,就是德州儀器要準備下死手傾銷的時間段——同期美國芯片企業獲得了27億美元的政府補貼,這還不包括《芯片法案》的520億美元大禮包。美國企業拿著政府補貼,低價傾銷到中國。導致國內20個項目的中止,5家企業的破產。
據說是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產業提交申請,指控2022-2024年自美進口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柵極驅動芯片(40nm及以上成熟制程)進口量增長37%,價格下降52%,導致國內產品價格受壓、產業受損。
![]()
據了解,江蘇一家專做柵極驅動芯片的公司,2022年還風光無限,訂單排到半年后。結果美國同類產品突然大幅降價涌入,短短兩年時間,這家公司從盈利2000萬到虧損8000萬,最終申請破產。
而德州儀器現在因為在美國境內要建半導體加工廠,外加打價格戰期間毛利率掉了幾個百分點,反傾銷調查一旦落地,美國進口產品的價格優勢就會被削弱。下游客戶為了控制成本,會更傾向于選擇國產芯片。
![]()
有業內人士感嘆,模擬是國外的強項,特別TI的東西,確實不錯,以前國內的模擬產品實在是一言難盡,真心坑了不少工程師,說起來都是淚。但是模擬電路的特點就是比較吃經驗,需要迭代優化,很多指標要達到比較高要求,需要一些時間的積累。現在應該是國內起來了,沒有后顧之憂。據我所知,模擬典型ad,國內已經干到60g了,太不容易了,這么大的進步,要感謝川普。
中國這次對美國模擬芯片的反傾銷調查,釋放了一個信號,禁運的,我們買不到;不禁運的,我們不需要。模擬芯片方面,中國掌握全套技術和生產能力,一片紅海,價格戰殺的血流滿地,毫無利潤可言,因為老美在傾銷。但大陸不是美國低階芯片的傾銷市場,美國不能一邊對華進行科技封鎖,一邊靠傾銷芯片從大陸賺取巨額利潤。
![]()
現在我們開始對40nm及以上的相關進口芯片搞反傾銷,證明之前在這個層次,已經基本上實現了自主可控。
這次反傾銷給了國產模擬企業一個利好的機會,可以加速產品的下游企業導入,上量和商業閉環的過程,芯片大廠的市場份額將重新洗牌。
模擬芯片作為未來的AI和智能化建設的基礎設施,高階的一下子替代不了,低階的成熟了就換掉,讓國產廠商掙點錢,好技術迭代。相關企業也要以國家安全為優先,優先采購國產芯片。現在,國產模擬芯片的春天到了,在能打贏的戰場上,要一寸一寸地拿回屬于自己的陣地。
![]()
本次反傾銷調查直接針對美系廠商的低價競爭行為,而且是由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產業提出申請,背后也是江蘇模擬芯片企業比較多,比如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和芯朋微等龍頭,被美系企業低價傾銷,受損比較大。
從國內模擬芯片市場來看,圣邦股份是國產模擬旗幟,產品線覆蓋信號鏈與電源管理,對標德州儀器,是機構和資金公認的核心龍頭,其車規級LDO芯片供應比亞迪。其次是卓勝微,射頻前端龍頭企業,5G 通信、物聯網應用廣泛,國內稀缺度高,被視為國產射頻模擬的核心代表。
此外,包括思瑞浦(高性能運放、ADC/DAC,車規級芯片放量加速,對標亞德諾)、芯朋微(家電電源管理為主)、杰華特(聚焦多相電源管理 IC,在 AI 服務器和數據中心電源控制器領域切入)、南芯科技(電源管理廠商,消費電子快充、儲能、電池管理均有應用)、納芯微(信號鏈和隔離器件起家,逐步切入車規與工業控制,隔離芯片導入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出貨量突破10億顆)都是行業黑馬級選手。誰才是模擬芯片的王者,現在還有待觀察。
在目前,全球模擬芯片龍頭企業德州儀器,市值166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萬億,中國的模擬芯片龍頭企業圣邦股份450億人民幣,其他的幾家加起來市值也就德州儀器的零頭。
![]()
類比AI芯片領域,國產模擬芯片也有望孕育出一個新“寒王”,不得不說,過去一直兢兢業業搞芯片的這波人將要迎來自己的收獲期,預計周一開盤芯片又要高潮了,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