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文稱,說的是北京某設計院請大家墊資上班,社保和辦公費用自理!
北京這家設計院,開會通知員工,開始員工承包制。怎么個承包制?就是項目自負盈虧,員工上班平時辦公用的筆墨紙硯,都得員工自己掏錢。
我這思維有點跟不上潮流了,人們不創業,不就是圖個穩定,不想風險太高么。怎么這設計院是又讓人上班,風險還得讓基層員工承擔,敢情這設計院就成了一個地主,光收租就行了。
以前收租好歹還管一下員工的社保,發點基本工資,水電也管。現在倒好,一切全部中員工承擔。至于賺來的錢,足足七成歸單位,剩下的三成再由員工分。不知道這三成能否包得住水電費,不管怎么算,基本都是自費上班了。
如果上班,風險跟代價比創業還高,那還有必要上這個班么?
![]()
這個模式如果搞不好確實員工要自費上班,因為在項目承保前就要把五險一金以及日常辦公消耗等費用交了,這就是一大筆費用了,如果項目沒回款,那是你的事,與設計院無關,該交的還是得交,要是回款了,得給公司7成,這可真的比自己創業風險高多了。
從其中也可以看出,現如今設計院也確實難搞了,尤其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 20%,住宅施工圖設計需求銳減 60%。某 TOP10 建筑院的地產項目占比從 65% 暴跌至 19%。
![]()
雪上加霜的是,5年來民用建筑設計費均價下降了 31.8%,而人工成本卻上漲了 28.3%。在 “低價中標” 成為常態的市場環境下,設計院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那經濟富裕的江蘇來講,2023年受調研企業中有 57.8% 的企業現金流較上一年同比下滑,建筑設計企業的流動資金更為緊張,近半數企業甚至無法支撐 3 個月以上的正常運營。
現在很多設計院破產解散的消息不斷傳來,無論是私企還是央企,都難逃這個命運。有人拿廣州的某設計院來說,解散后有超過4000名設計師集體失業,上海某寶字頭的央企設計院子公司也宣布解散了,杭州和廣東的一些設計院也相繼宣布停工停產。
![]()
對此有人愁有人表示大驚小怪,說這有什么新鮮的早十幾年就有大設計院這么干,不過那時設計費好掙。一線設計人員基本工資從自己掙得設計費里預支,一個項目的設計費院里規定了分配百分比,你有本事掙百萬都行,可不是現在的百萬。
還有人認為,這是逼你辭職,不解雇你,因為要賠遣散費,這單位公然違反勞動法。這是走中科軟只的路子。設計院有資質,把自己變成一個大平臺。里面的人員都可以變成入駐商戶。
![]()
其實不只是設計院,律師早就這樣了,以前浦發銀行也是這樣,辦公室就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其他都是自備。換個角度,你要是能承攬到項目,還能要回錢,直接借個牌照(資質)就行,你肯定能拿到七成。
曾經高高在上的設計院,如今被自嘲"設計院的豬狗,還不是牛馬" ,道出了多少設計人的心酸,但當下的環境如果這條路走不通那只能提前布局,換條路走,雖然會有點難,但那條路又是輕松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