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類而言,預知未來,或者說“設計未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時代的發展總是出乎人的意料,上世紀(參數丨圖片)人類暢想的“飛行汽車”、“移居火星”還為時尚早,但互聯網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卻深刻地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對于車企而言,“設計未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這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甚至和公司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
![]()
為了展示自身對未來的理念,各大車企都會推出“概念車”。乘用車企如此,商用車企業也是不例外。讓我們將時鐘撥回上個世紀90年代:彼時新千年即將到來。斯堪尼亞預計:全球道路交通運輸將得到巨大發展,到2010年,公路運輸規模將增長50%,平均行駛里程將增加40%,重型卡車數量將增加25%。發達的公路運輸象征著繁榮的經濟,但卻對交通帶來了新的挑戰。運輸效率、道路安全、燃油消耗等等,都是斯堪尼亞作為歐洲卡車行業領導者需要考慮的事情。
![]()
基于這一系列挑戰,斯堪尼亞決定跳出當下桎梏,從頭開始重新定義未來交通運輸。他們與德國掛車制造商Krone克勞耐攜手,一同推出了2010 Concept概念車。這款車型于1999年首次亮相,基于當時備受歡迎的斯堪尼亞4系卡車打造而來。然而在其外觀上,你找不到任何斯堪尼亞4系卡車的影子,這便是斯堪尼亞2010 Concept的精妙之處。
![]()
在2010 Concept概念車的設計過程中,空氣動力學是斯堪尼亞工程師極度重視的屬性。4系卡車的造型硬朗耐看,但它那“不修邊幅“的車身輪廓會帶來額外的風阻風噪,這不利于整車的油耗及NVH表現。為了降低空氣阻力,工程師為2010 Concept概念車設計了獨特的圓潤車頭,如同美式卡車一般。車頭部分主打圓潤,與車身各面流暢過渡,為整車優秀空氣動力學性能奠定基礎。
![]()
除了改善空氣動力學性能外,長頭式設計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在碰撞發生時充當潰縮吸能區域,進一步保障駕駛員的生命安全。雖然長頭區域僅突出于車身十幾厘米,但對安全性和空氣阻力的改善還是立竿見影的。
![]()
除了車頭造型優化外,斯堪尼亞還為2010 Concept概念車設計了完善的車身導流系統。無論是車輪罩、底盤側裙等設計,都旨在創造平滑表面,減少空氣亂流生成,進而降低空氣阻力,并提升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后輪及前輪均配備了輪罩,既能夠降低空氣阻力,還能避免轉彎時卷入行人或異物。雖然現代卡車上見不到這種配置,但現代城市客車還是有不少類似設計的。至于減少雨水飛濺、保持車身整潔的作用,那就屬于是錦上添花了。
![]()
顯然,斯堪尼亞還不滿足于此。為了進一步降低空氣阻力,工程師們為2010 Concept概念車設計了主動式空氣動力學系統。主車、掛車均配備了主動式導流板等配置,將整車空氣動力學優化到極致。斯堪尼亞的工程師稱:僅這些配置就能將車輛的空氣阻力降低10%。綜合優化下來,車輛運輸貨物的噸油耗能夠降低20%-25%,這在當年可謂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
道路交通運輸繁榮,一大原因就是經濟發達,來往各地的貨物數量極高。為了提升貨物周轉效率,自然不能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暴力方法。為了提升貨運效率,斯堪尼亞聯合克勞耐設計了一套組合式貨運系統,包含貨廂、兩軸掛車適配器、標準三軸掛車,整套列車長度可達28米,GCW總組合重量則高達64噸。放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如此的規格都是超過了法規限制的。
![]()
得益于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的應用,再加上385/55 R22.5規格的輪胎,斯堪尼亞2010 Concept整套列車的運輸能力可較常規車型提升50%。在相同的貨物運輸量下,斯堪尼亞2010 Concept可使道路上的卡車數量減少33%。這有助于減少碳排放,還能降低行業總體成本,并提升安全性。并且在轉向后橋等技術的加持下,斯堪尼亞2010 Concept列車的轉彎半徑與常規車型相當,且能卸下掛車,以“單體“形式進行運輸,靈活性極高。
![]()
在動力方面,斯堪尼亞2010 Concept概念車的變化不大。它基于經典的4系卡車發展而來,因此發動機也采用了4系同款的12升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采用了渦輪復合技術,能夠利用高溫尾氣推動曲軸,輸出額外的扭矩,提高整體熱效率,基本就是一臺470馬力的4系車型。
![]()
斯堪尼亞2010 Concept的設計工作歷時四年,共計消耗了4000萬瑞典克朗,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投資。然而,這款車型從未計劃投入量產。不過,它的不少理念都在日后的運輸行業中得到了應驗,比如圓潤車身帶來的低空氣阻力、載貨車+掛車的大容量運輸等等,無愧其2010 Concept之名。
![]()
你看我有幾分像從前?
如今的斯堪尼亞已經走上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但2010 Concept概念車帶來的設計理念還在延續。基于當今歐洲卡車司機短缺、電氣化轉型減緩、碳排放要求提升的背景,假如2010 Concept概念車生在當下,或許還真有投入量產的機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長者的話:“一個人的成就,固然要靠個人的奮斗,但同時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于人于車,都是一樣的道理。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還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車內容,別忘了關注我們哦!
文圖:heseaot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