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們選擇了平臺,亦是平臺選中了她們”
城市街頭,外賣騎手已成為常見身影。而在這支龐大的隊伍中,女騎手變得越來越多。
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美團女性騎手人數從51.7萬人增長至70.1萬人,兩年增幅高達35.6%,增速甚至超過了騎手整體的增長幅度。
女性成為騎手,主要有兩點原因——“過渡”和“擠出”。“過渡”是指,外賣員被視為遭遇人生低谷時的“臨時跳板”。有的人創業失敗,有的人是為了還貸還債,還有的是想要減輕家庭負擔甚至回歸職場。騎手這份工作,就成了她們重新走進社會的“過渡帶”。
“擠出”則顯得有些殘酷:傳統服務業容不下她們了。現在,人才“內卷”、就業競爭大,年齡大、學歷低、不懂新技術的女性很容易被“擠”出來。相比之下,門檻更低、更靈活、更有掌控感的新興行業,就成了她們不得不抓住的“救生圈”。
但如果因此說,女騎手身上貼滿沉重的標簽,未免有失偏頗。女性送外賣、開網約車、送快遞,也不乏勵志色彩。是她們選擇了平臺,亦是平臺選中了她們。
一方面,社會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正在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女性勇于打破常規、挑戰以往由男性主導的職業領域。送外賣雖然辛苦,但靠自己雙手掙錢的自豪感,讓許多女性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
另一方面,平臺及市場需要女性身上難以替代的優勢。開網約車,女司機車開得穩當,車內又干凈;送快遞送外賣,女騎手更懂得與人溝通、化解矛盾。勞動力需求從量到質轉變,“情緒勞動”不可或缺。
女騎手激增,是勞動者、市場和平臺共同選擇的結果。相信未來這個趨勢,將進一步重塑社會分工觀念和整體格局。
眼下,應給予女騎手更多保障。包括保證女性人身安全,讓女騎手免受言語騷擾和肢體侵犯;完善社會保障,讓騎手充分享受勞動權益和福利關懷。以人為本,這份“過渡工作”方能真正成為“穩定職業”。打拼不易,致敬每一位乘風破浪的她。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
編輯:任思凝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