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布一則“小小的爆炸性新聞”,美國將重返阿富汗?
![]()
(特朗普)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訪問英國期間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出人意料地宣布,美國準備重返阿富汗并試圖重新控制喀布爾郊外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盡管特朗普聲稱該基地“距離中國制造核武器的基地僅一小時路程”,試圖將此舉包裝為對華施壓的籌碼,但多方分析指出,這一言論更符合其慣用的“虛空造牌”策略,缺乏實際操作性,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而非切實的軍事計劃。
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作為美國在阿富汗二十年戰爭期間的核心軍事樞紐,曾長期部署大量美軍部隊和戰機,配備包括快餐店、商店乃至監獄在內的多種設施,堪稱美國在阿行動的大本營。
![]()
(美軍在巴格拉姆基地)
然而,2021年8月,美軍倉促撤離阿富汗的過程中,該基地與喀布爾機場一樣陷入極度混亂,成為美國狼狽撤軍的象征性場景之一——無數曾為美軍工作的阿富汗人遭拋棄,甚至有人冒險攀爬運輸機起落架,最終從高空墜亡,這些畫面震驚了全球觀眾。美軍撤離后,塔利班迅速接管巴格拉姆,并繳獲了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包括軍車、裝甲車、飛機等,進而組建起一支全美械的武裝力量。
特朗普此時提出“重返巴格拉姆”,表面上是強調該基地的戰略價值,實則延續了其任內以外交危機為籌碼、向他國施壓的一貫手法。他將矛頭指向中國,暗示基地靠近所謂“中國核設施”,試圖借此渲染地區安全威脅,為美國新一輪軍事存在尋找理由。然而,這一說法不僅遭到匿名美國官員的迅速澄清,也被軍事分析人士普遍視為缺乏現實依據的政治表演。路透社援引美方官員表態稱,美國目前并無通過軍事或外交手段重返巴格拉姆的計劃,原因在于這一行動面臨多重難以克服的障礙。
![]()
(阿富汗人追逐美軍運輸機)
首先,塔利班政權與美國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敵意與不信任。塔利班正是在反美旗幟下獲得國內部分支持并最終奪取政權的,盡管近期表現出重返國際社會的意愿,但在核心利益和安全問題上難以向美國讓步。即便雙方展開談判,塔利班允許美軍重新駐扎的可能性極低。
其次,軍事層面的挑戰更為嚴峻。巴格拉姆基地若被重新占領,需部署數萬兵力維持運營,并需在周邊建立廣闊“安全區”以防范火箭彈、無人機乃至導彈襲擊——尤其是考慮到伊朗等地區力量的可能反應。此外,阿富汗作為內陸國家,美軍補給線必須經過塔利班控制區或第三方國家,后勤保障幾乎難以實現。
![]()
(塔利班的全美械部隊)
更深遠的問題在于,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是否愿意支持另一場阿富汗冒險?
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也標志著對阿政策的徹底失敗,兩黨及民眾普遍對無止境的海外駐軍充滿厭倦。巨額經費投入、安全風險與戰略收益的極度不匹配,使得“重返阿富汗”在政治上缺乏支持。一名美國官員直指:“風險遠遠超過了收益。”
![]()
(巴格拉姆基地)
從地緣戰略角度看,特朗普此舉意在虛構一張“對華強硬牌”,試圖通過軍事圍堵的敘事向中國施加心理壓力。但中方早已熟悉此類策略的虛實質——看似咄咄逼人,實則缺乏可持續的行動計劃。
即便美軍真的重返巴格拉姆,也未必能達成預期效果。相反,它可能使美國再度陷入“帝國墳場”的泥潭,分散其戰略資源,從而削弱其在其他關鍵地區的存在與影響力。
一些分析甚至認為,若美國執意重返阿富汗,反而可能為中俄提供戰略機遇——美國將不得不長期陷入一場難以取勝的治安戰,從而減少對烏克蘭、臺海等方向投入的精力。
![]()
(特朗普出席英國王室國宴)
歷史已經證明,軍事干預與外部強權無法解決阿富汗問題,這個國家歷經多年戰火,最需要的是重建與發展機會。塔利班政權目前正尋求國際承認與經濟合作,任何外部勢力的重新介入都可能打破脆弱平衡,再度點燃沖突。特朗普的言論與其說是嚴肅的政策倡議,不如說是迎合國內輿論、塑造強人形象的政治噱頭——正如他在任時常常使用的“危機制造”手法一樣。
總之,特朗普所謂“重返巴格拉姆”的爆炸性新聞,更多是一場話語層面的博弈而非實際行動的信號。它折射出美國部分政治勢力仍在幻想以軍事存在維護全球霸權,卻忽視了世界格局的變化與自身實力的局限。真正的地區穩定需要的是外交合作、經濟支持與相互尊重,而非新一輪軍事冒險。對于美國而言,吸取阿富汗戰爭的教訓,遠比重蹈覆轍更為明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