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良
華為再次用行動告訴世界,什么叫“強者恒強”。美國發動全球封殺,試圖讓華為的昇騰芯片成為禁區,可現實卻狠狠打了他們的臉。在剛剛召開的全連接大會上,華為宣布即將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要和國內產業一道,構筑起支撐中國乃至全球AI算力需求的堅實底座。這不僅是技術宣示,更是一場翻身仗,是華為對外界封鎖的有力回應。
![]()
華為的新品規劃令人震撼。未來三年,昇騰950PR、昇騰950DT、昇騰960和昇騰970將陸續面市;通用算力方面,鯤鵬950與鯤鵬960預計明年第四季度上市。面對美國封鎖,華為坦然承認:單顆芯片的算力仍落后于英偉達。然而,華為有三十多年聯人、聯機器的積累,他們用投資和技術突破彌補短板,實現萬卡級超節點,讓整體算力依舊世界領先。這種戰略眼光和執行力,是簡單的數字無法體現的。
回望過去,華為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美國多次集結全國之力,企圖圍堵和封殺,但華為靠的是一步一步的堅韌和智慧。上一次,美國商務部出臺政策,禁止任何國家和企業使用華為昇騰芯片,意圖讓全球產業鏈繞開華為。這種赤裸的單邊霸凌,震驚了世界,也讓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警告外界任何協助執行封殺的人,都將承擔法律責任。王毅外長公開譴責美國的行為,表明中國絕不允許技術被政治化綁架。
美國越是窮兇極惡地封殺,越證明華為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技術水準,得到了高度認可。技術的威力,就是讓敵人害怕的存在。正如華為這次大會展現的,無論制裁多嚴厲,他們依舊掌握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能力,這是一種實力的宣言,也是一種戰略自信的展現。
![]()
任正非早在6月接受采訪時就明確表態:“不去想困難,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單芯片算力落后?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群計算補單芯片,照樣實現實用算力。幾個月后,華為提出新型AI芯片上市計劃,正是這種堅定執行力的體現。面對壓力,不抱怨,不退縮,而是腳踏實地,把每一步都走穩、走實,這才是王者之道。
這場科技戰的激烈程度,不亞于歷史上的上甘嶺戰役。43天中,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反復爭奪陣地59次,志愿軍擊退900多次沖鋒,最終守住陣地。華為與美國的科技對抗,也正如這場持久戰。勝負未定,但堅定的信念和持續的投入,是爭取最終勝利的必要條件。
華為的王者歸來,告訴世界一個簡單卻殘酷的事實:在技術和產業面前,沒有捷徑,只有實力。美國封鎖再嚴,也阻擋不了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前行的腳步。中國科技力量,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不斷積累、持續突破、精準布局。華為用事實詮釋了這一點:即便被封殺,也能用實力翻身,告訴世界誰才是真正的“主場玩家”。
![]()
從昇騰芯片到鯤鵬算力,從數學補物理到群計算補芯片,華為的打法,是現代企業面對國際封鎖時的最佳教科書。它不是激進的冒進,而是理性而堅韌的攻堅,是在壓力下不斷自我強化的戰術布局。每一次政策打壓,每一次封鎖嘗試,最終都成為華為前行的動力。這是實力的回擊,也是戰略的勝利。
美國封殺華為的行為,無異于給全球科技產業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真正的科技強者,不會因為外部壓力而退縮,他們會選擇突破困境、用行動證明自己。華為用這場大會傳遞的信息很明確:不拼不一定贏,但投降一定徹底輸掉未來。技術與信念的結合,才是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的根本。
華為的故事,不只是一個企業的逆襲,更是一種國家戰略思維的體現。面對封鎖和圍堵,堅持自主創新和核心技術積累,是應對全球競爭的唯一出路。華為讓世界看到,中國科技不僅可以頂住壓力,更能在壓力中成長、壯大。
四個月的封鎖換來王者歸來,華為用行動證明:實力才是終極的語言。看臺上新芯片的亮相,看幕后三十年的積累,每一步都昭示著同樣的信念——在競爭和壓力面前,不退縮、不妥協,用實力贏回尊嚴和未來。華為正在用現實告訴世界:挑戰越大,越能煉就真正的王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