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這十二年,每個階段學校和班級的作用都不一樣。
小學,菜小和名小真沒有太大區別,最大的影響因素來自家長;家長肯多下點功夫去陪伴,把習慣抓好,即使是家門口的菜小,孩子照樣能沖出來。
相反的,就算小學去了名小,可家長當了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即使小學有不錯的表現,但到初中后出問題的概率很大。
初中,好班比好校重要,好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中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績,老師至少占一半的功勞。
高中,好校比好班重要。重點學校的普通班和普通學校的重點班,選哪個?
這還用說嗎,閉著眼睛都選重點學校的普通班,因為普高和重高的區別,要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重點高中,很多人擠破頭的往里沖,那你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對重高趨之若鶩嗎?
你以為重高的優勢是師資力量強?但事實上讓普高的老師去教重高,學生們的成績還是不會差。
重高和普高,最大的區別在于生源。
中考就已經把天賦弱、習慣差、自律性不好,只會死讀書的孩子給篩掉了。能進重高的學生,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要強于普高的學生。
而普高和重高的老師實力,雖然不能說完全沒差距,但老師之間的差距真沒你想的那么大,除非那個老師真的特別水。
而且都到了高中了,老師的作用只是輔助,同樣是諸葛亮,帶劉備還是劉禪,結果能一樣嗎?我同樣一個ppt,在好班上反響很好,氣氛活躍;但是來到差班,人家理都不理你,安靜得要死。
那你說,這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
肯定是學生的問題占多,重高的生源好,所帶來的就是好的學習氛圍。在重高里面,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怎么學,在這種你追我趕的環境里,你想偷下懶都不行。
而在普高里面,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什么東西好玩、好吃,真心想學的沒有多少個。有些人自己不學,還總影響別人,讓別人也學不下去,個別刺頭連老師都頭疼。
所以中考是去重高,還是去普高,基本決定了將來上大學的層次。重高人均211,普高最有可能就是去大專。這其實從剛踏入高中,就已經注定了的。
![]()
雖然說沒有絕對的事情,但大部分是如此,能逆襲的有,只是少數個例。咱們也別整天拿著個例說事,學生與學生之間本身就存在差距,不是靠老師教一教,就可以抹平這個差距的。
只不過,硬要扯老師的教學實力跟學生的成績關系的話,我只能說:能教得了差生的老師,去教成績好的學生,結果只會更好;但能教成績好的學生,卻不一定能教得好差生。
差生最大的問題,不是怎么學的問題,而是肯不肯學的問題。自己不肯學,再好的老師來了也沒用,正所謂“牛不喝水,強按頭無用”。
所以,高中的擇校,好校比好班重要一萬倍!以往還真有人為了進所謂的重點班,放棄了重點高中的普通班,從而去了普通高中的重點班。
但三年之后,只能留下六個大字:腸子都悔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