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
開學剛半個月,我已經聽到無數人吐槽今年的新教材。
去年,剛上一年級的呦呦,就拿到了改版后的新教材,我還專門拿啾啾當年的教材進行了對比,改動還是蠻大的。
![]()
按照進度,今年秋季學期,又有一批孩子趕上了教材改版。
![]()
圖源網絡
新教材拿到手后,家長們有點懵,我看網上有些三年級家長吐槽:
“暑假想讓孩子預習,跑遍書店都買不到新教材,老師說只能等開學。結果一開學拿到新教材直接驚呆了,數學知識點斷檔,語文大換血,英語兩極分化……”
![]()
其實,這兩年的教材改版,一直是大家議論的話題。
之前,就有網友吐槽,看了現在的語文教材,都感覺自己當年上了個“假學”。
以前的后羿射日,改成了
“羿射九日”;
掩耳盜鈴,改成了
“掩耳盜鐘”;
連岳飛背上的字都改了,不是精忠報國了,而是
“盡忠報國”。
其實,每次經歷教材的變化,或者教育的變革,大家一開始都會經歷一個“陣痛”期。
這和我們對待生活中變化的反應有點相似,一開始是不適應,對抗,到后來接受,再去尋找積極的應對之法。
對待教材改版這件事兒也是一樣,大家吐槽歸吐槽,但是經歷過最初的幾天,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開始在想招兒和孩子一起應對了。
![]()
今天咱們就一塊兒聊聊,這次教材改版到底變了什么?為什么變?以及家長該怎么幫孩子平穩度過這個改版適應期?
![]()
小學生教材改版,今年都有哪些變化?
數學
今年的新教材,“暴擊”最大的是數學。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材,被大家公認改得最多,吐槽也最狠。
舊教材里,三年級上冊會先學時分秒、萬以內加減法,再過渡到倍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數學廣角。難度逐步增加,一步步鋪墊很順。
但是今年的三年級新教材,從原來的10個單元,變成了7個單元。原有的一些知識點,有的移到二年級的教材里去了,有的融入到練習當中。
![]()
圖源網絡
新版教材里,增加了觀察物體、混合運算、線和角這些新知識點,還穿插了
“曹沖稱象”這樣的數學文化題。
![]()
圖源網絡
這次改版,是為了落實新ke標里的“數學核心素養”,簡單說就是讓孩子用數學解決真問題,而不是死記硬算。
不過很多人認為,這次數學教材改版,問題出在新舊交替上。
這批三年級孩子,去年用的是二年級的舊教材,有些內容沒學過,到了三年級換新教材,他們沒有任何鋪墊直接上強度,知識點完全斷層了。
但是到了考試的時候,該考的知識點卻不會少。所以拿到新教材以后,家長天塌了,孩子迷茫,老師也有點崩潰。
![]()
圖源網絡
不過,我聽三年級的家長說,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已經打印了銜接教材,這樣就能銜接上了。
語文
不光數學,語文教材的改動也讓家長們議論紛紛。
新三年級的語文教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變化。
1、對比老教材,基礎字詞要求明顯提高
之前語文園地上的字詞不要求會寫,但新教材里都放到了寫字表和詞語表上。其實也是在提出新的需求,就是學生不僅要會認,還要會寫了。
![]()
圖源網絡
2、新教材的古詩文比重提升
原來四年級課本里的一篇古詩文《鹿柴》,放到新三年級上冊的課本上。
![]()
圖源網絡
同時,刪掉了一些老教材里的俗語,增加了一些文言文句子。
![]()
圖源網絡
從古詩文比重的變化,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會背、會默寫古詩文是基本操作。
除此之外,學生還要能準確翻譯每句話的意思,牢牢記住注釋,掌握其中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明顯提升。
3、課本里的現代文閱讀,有些把國外作者的文章,替換成了國內作家的文章。讓孩子們更了解中國文化,感受愛國精神。
![]()
圖源網絡
這說明教材更強調民族文化的學習,從這個變化大致也能梳理出一條學習思路,就是跟著教材的變化走,課下也要多帶著孩子讀國內名著,多關注國內的重大事件。
4、很多家長擔心的習作變化,其實從新教材來看,沒有什么太大變動。
只有第八單元的寫作主題,由“那次玩得真高興”變成了“那次經歷真難忘”。寫作的方向更開放,孩子們可寫的范圍更大,情緒也不局限于高興這一種表達。
![]()
圖源網絡
英語
最后再來說說英語。英語教材的改版,跟其他兩個主科相比稍微特殊一點。
有的地區一二年級沒有英語課,到三年級開學才開始學英語,所以到今年秋季學期,使用的是新版三起點教材。
![]()
關于英語教材改版,去年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說教材變化。
估計有的姐妹還記得,去年英語書的上Mike Black的讀音,逼瘋了不少孩子和家長。
據說,今年的三年級英語教材,在那版基礎上,做了一些簡化。
![]()
圖源網絡
以人教版為例。
一方面刪除了單元目標,另外
Start to read部分的句子簡單了,降低了學習難度。也有人說,這是為了讓孩子更敢開口,不用怕說錯。
![]()
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單詞量做了刪減和替換,詞匯部分做出了黑白體區分,更突出重點。
拼讀板塊的指令也更加明確,邏輯更清晰,更發散學生的思維。
![]()
圖源網絡
但改版思路還是一致的,英語越來越偏實際應用,在教材和學習內容上,都越來越往原版教材走了。
![]()
教材變了,
怎么幫孩子平穩度過適應期?
看著網上對新教材的吐槽,我其實特別理解大家的心情。
剛摸透舊教材的套路,新教材又來了,孩子需要時間適應,家長也跟著著急。
但冷靜下來想想,教材改版背后其實是教育方向的變化,為了落實新Ke標要求,讓孩子從會做題變成會做事,從記知識變成用知識。
![]()
比如新教材里,數學更強調“生活應用”,語文重視“文化自信”,英語側重“交流”,這些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更好。
而且雖然教材變了,但是學習的底層邏輯沒變,我們只要跟著大的趨勢走,就能很快幫孩子度過適應期。
作為去年第一波趕上教材改版的小學生媽媽,我回想了一下我的心路歷程和當時的操作,分享給姐妹們幾個實用建議。
1、心態放平,別自亂陣腳
教材改革是全國性的,所有孩子都面臨同樣的調整。
大家放寬心,即便是教材出現了大的變動,老師也會針對性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我們要做的是配合老師,調整孩子的學習進度,而不是自己先焦慮起來。
![]()
2、積極適應學科變化
從教材改版,大致可以梳理出孩子們各科學習目標:
語文,從考察知識到考察綜合能力。平時注重積累,堅持閱讀,以后寫作文都用得上。另外也加強古詩文背誦理解,提升識字量。
數學,從一二年級就重視計算能力培養,為中高年級夯實基礎。生活中多進行一些數學應用,比如帶孩子買東西、算賬,幫孩子理解數學概念。
英語,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堅持聽力輸入、英文閱讀,鼓勵孩子大膽應用,不要怕犯錯。
3、和老師保持良好溝通
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跟老師保持良好溝通,及時了解教學進度和孩子的學習情況。
老師在學校下功夫,我們在家也配合老師的要求,大家朝一個方向努力,才會事半功倍。
![]()
其實,從教材改版的方向也能看出來,這代孩子面臨的世界,和我們當年已經完全不同。
那種純粹靠死記硬背、靠刷題拿高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需要的是思維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新教材就是在培養具備這些能力的孩子。
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關注教材變化,了解政策動向,及時優化孩子的學習路徑,幫他們把挑戰變成機會。
姐妹們,你們家孩子今年用的是新版教材嗎?大家覺得改版后是難了還是簡單了?來評論區交流一下。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