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宣布:應美國FDA的要求,自愿將用于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PBC) 的藥物 OCALIVA? (奧貝膽酸) 從美國市場撤回。
同時,FDA還暫停了所有涉及奧貝膽酸臨床試驗。
![]()
對此,Intercept美國總裁Vivek Devaraj表示:“我們仍然相信,所有臨床和真實世界證據都支持 OCALIVA 用于適當的患者,我們為OCALIVA在推進PBC患者護理方面做出的貢獻感到自豪。雖然我們對OCALIVA的收益風險狀況的看法與FDA不同,但我們尊重其要求,并做出了這一艱難的決定,為患者和處方者提供明確的指導。
![]()
奧貝膽酸,最早于2016年5月獲美國FDA批準上市,成為20年來唯一獲批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重磅藥物。
7個月后, 奧貝膽酸又獲得了EMA附條件批準上市,成為歐洲市場首個PBC二線治療藥物。
帶著明星肝藥的Title,奧貝膽酸銷售良好,2019年全球銷售為2.5億美元,2020年為3.1億美元,后續幾年一直穩定在3億美元左右。
然而這款明星藥物自上市以來,臨床風險獲益比卻備受質疑。早在2017年,FDA 就曾發出警告,指出不正確的劑量可能增加嚴重肝損傷和死亡的風險,并于2018年將其列入黑框警告。
奧貝膽酸就這樣一路伴隨著光環與質疑,直到 2023年10月,歐洲人用藥委員會(CHMP)宣布著手重新評估奧貝膽酸的臨床風險獲益比,最終在審查四期臨床數據后得出結論:現有數據無法證實奧貝膽酸臨床獲益,建議撤市。
一代“傳奇”奧貝膽酸在歐洲的結局就此落定,最終于2024年11月27日正式在歐洲撤市。
而在美國市場,奧貝膽酸也是一樣飽受著非議,如上文所說,FDA早在2018年就給出過黑框警告。
根據 FDA 的數據,從2021年5月26日至2024年9月18日,共發現了20例與 OCALIVA 相關的嚴重肝損傷病例,其中包括7例肝移植、8例肝移植評估或列入名單,以及6例肝相關死亡。其中,至少有3例是發生在肝病已達晚期、本不應接受 OCALIVA 治療的患者身上。
鑒于這些嚴重風險,OCALIVA 被明確禁用于:失代償性肝硬化(如 Child-Pugh B 或 C 級)或有既往失代償事件的 PBC 患者;它也禁用于伴有門脈高壓證據(例如腹水、胃食管靜脈曲張、持續性血小板減少癥)的代償性肝硬化患者,以及完全膽道阻塞的患者。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不良反應。
而今隨著原研宣告主動在美國撤市,一代明星肝藥的結局也算注定了。
![]()
而看回國內,奧貝膽酸原研國內一直未上市。
2021年3月,奧貝膽酸片入選我國第二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面對如此市場自然有仿制企業躍躍欲試,隨后多家企業進行了仿制研究及申報。
但結果看來并不好,就在上周,南京正大天晴的奧貝膽酸片才剛剛被下發通知件,至此正大天晴該品種的所有上市申請已全部失敗。
![]()
2020年,恒瑞曾僅做BE試驗申報上市,被駁回。在此之后,正大天晴就著手進行III期臨床,且進行了兩次不同目的臨床:
一次是奧貝膽酸片與熊去氧膽酸(UDCA)聯合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次是奧貝膽酸片在膽管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前者于今年8月被駁回,后者于上周被駁回。III期臨床費用不低,正大天晴還做了兩次,可惜現如今全部失敗告終。
奧貝膽酸原研的質疑,顯然已經蔓延到了仿制藥,原研撤市對國內仿制的影響很大。
目前提交上市申請的僅剩復旦張江一家,據摩熵醫藥顯示:CDE于24年10月承辦,并已于日前9月9日離開了新報任務,不知結果如何,估計很快會有答案了。
![]()
轉自:藥通社
作者: 華籍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