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聯生活實驗室 (ID:LIFELAB2020)
瓶裝飲料屆,也有自己的鄙視鏈。中男靠東方樹葉去油膩,中女只飲三得利烏龍茶減脂,冰紅茶也從屌絲飲料飛升為全民國窖……
可無論什么口味,1L裝大容量的飲料,向來位于金字塔最底端,江湖人稱“工地飲料”。“喝著太齁了,拿著不方便,它只能是外賣小哥們電驢腳下的移動水泵,工地大叔風吹日曬之后補充電解質的剛需。”
誰能想到,如今談糖色變的白領年輕人,卻把1L的瓶裝飲料,喝成了工位吊瓶。
一開始,打工人只是圖個便宜大碗,“3塊多500ml的小甜水,加1塊錢就能喝到1L,在如今的消費環境之下,還有誰會這么寵你?”
![]()
(圖/電商平臺截圖)
當其他的飲料們要么漲價,要么減量時,唯有1L裝的工地飲料,定價穩如泰山,甚至容量越大越便宜。“團購的時候,有些飲料只要2.9就能拿下,比小瓶裝的還便宜。”
有人質疑,工地飲料總歸是不健康的,但上過班的才明白,“咖啡奶茶也不健康,喝得心臟直突突,但你戒得掉嗎?上一天班,不咂摸點有甜味兒的、帶氣兒的,根本挺不住。”
有人發現,喝工地飲料反而有點健康效果。1L的茉莉清茶和蜜茶,喝一半兌水就成了東方樹葉,再兌水就成了“農夫山泉有點甜”……“咖啡因是刺激腎臟,讓你一趟趟跑廁所,工地飲料只因為兌水喝太多了,是真利尿。”
1L裝的大瓶子,以前你嫌它包裝老土還不方便,現在反而被白領們奉為工位上的定海神針。“最適合打工人寶寶的喝水計量單位,無痛就喝到了專家建議的一天飲水量。”
![]()
(圖/社交平臺截圖)
現在,打工人的上班三件套都進化為:騎電驢,把外賣兜子當通勤包,牛飲工地飲料。
最近的打工人猛灌工地飲料
在走向過勞肥的職業道路上,提神飲料功不可沒,可人們又很難戒掉。“雖然現在的咖啡或是功能性飲料,都標注著0糖0卡,但其實是喝了一肚子阿斯巴甜、安賽蜜、赤蘚糖醇……的科技與狠活。”
于是在一些年輕人眼里,某些工地飲料的配料表反而干凈,只有白砂糖。“別人都說黏嗓子,但那是資深白領才能品明白的回甘。”
![]()
(圖/社交媒體截圖)
“打工人第一次被工地飲料救了大命,就是應酬之后,用大脈動或者補水啦醒酒,比什么保健品口服液都管用。”
曾經白領們對小甜水愛答不理,如今見此奇效,甚至把1L裝的工地飲料,卷出了英雄排位戰——
眾所周知,冰紅茶“常溫如馬尿,冰鎮似國窖”,常年占據鄙視鏈的兩個極端;
金桔檸檬和冰糖雪梨,雖然齁甜,卻是穩居中堅層的“哼哈二將”,主打一個靠名字假裝養生,兌水更健康;
勁涼款冰紅茶的口感像喝薄荷水,它最具爭議,但也是上班最提勁兒的;
而穩居塔尖的,是900毫升的東方樹葉。
![]()
(圖/電商平臺截圖)
打工人不是不懂養生,而是太懂了,“喝工地飲料也講究個度,你就把它當作公司白開水的藥引子,搭配服下,猛猛走腎。每帶薪多上一次廁所,就是賺到,把身體和心理上的毒素全排出去了。”
雖說自己泡的養生茶加兩塊黃冰糖,當然健康;但前提是,你得先花費200多置辦了全套的電磁爐、燒水壺、水杯,用前還得洗洗涮涮。
“公司不值得我的儀式感。勁涼冰紅茶都出了加料金銀花的升級款,據說味道簡直和牛黃解毒片一樣。和其正也有1L裝,配料表是菊花、甘草、夏枯草……只比下火涼茶多了白砂糖,就當是心理中藥。”
各行各業還萌生出自己的專屬工地飲料——
醫護人員更愛大脈動,連做兩臺大手術撐不住了,就靠它續命;
![]()
(圖/社交媒體截圖)
年輕教師偷偷往保溫杯里灌蜜雪冰城,資深老教師直接把大綠茶擺講臺上;
“平時教育學生多喝涼白開,自己卻猛灌小甜水,還要嘴硬是茶多酚對身體好。”
上班幾年才能喝懂工地飲料
曾經,1L裝的小甜水被稱為小學生口味,如今卻成了打工人成熟的標志。“我只想干多少活就拿應當的錢,4塊錢的工地飲料就平替了提神效果,何必再花二十買咖啡奶茶,付費打工。”
奶茶們營銷的廣告詞“激發靈感”,都成了矯情,只有工地飲料的“加量不加價”,直擊靈魂。“白砂糖簡單粗暴就分泌了多巴胺,干活效率倍增,還不會糊了一肚子的植脂末。”
![]()
(圖/《司藤》)
咖啡們還在自稱”加班好友”,而工地飲料則是打工人的戰友。“集齊奶茶的聯名款玩偶、杯套,把工位裝飾得再像家,也不過是心理安慰。掃碼中了再來一瓶,明早一分錢不花就有的喝,才最振奮人心。”
和同事拼單奶茶咖啡,總像是抱團摸魚的下午茶;可領導見了工地飲料,也許就心生贊許,“這小孩一看就是踏實肯干、一心只撲在工作上。”
27歲的北漂設計師周大叉車,以前每天坐進工位的心理建設,是先挑一款更好喝的拿鐵還是不長肉的美式,再糾結自提還是爆紅包更便宜。“一套前搖下來,看似是把自己哄好了,終于能踏實辦公,實則是耗盡干勁,徹底老實了。”
后來他發現,公司樓下小賣部的雙萃檸檬茶,“包裝上建議零售價5元,小店老板賣我3.9,價格實惠到讓我養成了刻板動作,每天就是拉開冰柜、掃碼付款、上樓開工……整套流程干凈利索,干活效率更高。”
周大叉車說,喝上了藍領飲料的白領,心態都更樸實通透了,“想寵自己的時候,就外賣個冰杯,沒有多余的內耗,好好干活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不僅如此,如今的工地飲料,更是被白領年輕人喝成了一種微妙的社交貨幣。
深漂達達說,每次奶茶湊單局,有些同事很愛請客,你發紅包ta不收,后面再單獨回請,又顯得尷尬。
但,“要是一起拼單整箱的小甜水,就沒什么心理負擔,自帶一種禮貌的邊界感。好像是小時候走讀生給住宿生帶零食,反正這玩意也不值幾塊錢,要不你總覺得欠了個人情,想趕緊還了。”
而且,“在獨飲工地飲料的時候,你還能借婉拒貴貴的奶茶局,因為今日攝入糖分已經達標了。”
被藍領飲料背刺之后,白領想開了
這兩年,打工人讓瓶裝飲料重新翻紅,各家品牌也紛紛競爭上崗“工地飲料的神”。
前有冰紅茶鼻祖康師傅,后來今麥郎、達利園、白象……直接繁衍出一整個冰紅茶全明星家族;農夫山泉的冰茶和元氣森林的大冰茶,傻傻分不清楚。
可商戰打得再火熱,對于打工人來說,“3塊錢是生活,4塊錢是面子,但你要敢再漲五毛錢,就別怪我說你配料表不干凈。”
![]()
(圖/社交媒體截圖)
某品牌漲價后,引起全網震蕩,有人徹底不買了,開始自制冰茶。但鮮檸檬和紅茶餅的成本,比工地飲料可高多了。
大家并不是真缺那塊八毛,只是“我可以喝屌絲飲料,但你不能真把我當屌絲,傷了感情。”
還有嘴上罵著,身體卻放不下的,比如杭州程序員老劉,“奢侈品牌都開了自己的咖啡店,四五十一杯,打工人無力沾邊;哪怕是同事搶到了3.9的咖啡,我卻還是10.9,刷不出大額紅包,也夠讓人著急上火的。”
“生活里可支配的快樂已經很少了,工地飲料就算從4塊漲到5塊,也比奶茶便宜多了,你總能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寵寵自己。”
如今,還在執著于某巴克的,已經被歸類為“精致窮”;喝某幸某迪的,也難逃“窮開心”的帽子——
只有1L裝的工地飲料,沒有任何附加含義,從不是被貼了標簽的消費品。
“工地飲料是當年操場打球、考試復習周的回憶殺,你只覺得它親切有安全感,是渴了、饞甜味時的第一選擇,僅此而已。”
ENDING:
工地飲料雖實在,但也不能貪杯,年輕人一直都明白,唯有白開水才是真神。
上個月,達達臉上長痘總好不了,也自我懷疑是工地飲料攝入過多,于是去看了皮膚科。
“醫生也告訴我,少喝有糖分的飲料。但是轉頭我就看到他辦公桌上一桶1L的脈動,只能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作者 | tweety
運營 | 胡佳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