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
如果說古埃及是古代文明的代表,那么,迪拜便是體現奇跡、現代文明的典型。有個說法,迪拜豪華,一個窮到只剩下錢的國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如此的國度能不深深地吸引世人的眼球?我早已心向往之,但當聽到迪拜一年四季都是夏天,高溫可達50多度,便有了幾分畏懼,久久下不了決心。這次是專挑了迪拜的冬天去的,可氣溫仍在30度以上,還是我們的夏天呢!
![]()
說迪拜離不開阿聯酋。阿聯酋全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成立于1971年,由七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阿治曼。國土總面積8.36萬平方公里,其中阿布扎比占總面積的87%,都被稱為黃金國家。截至2024年,阿聯酋總人口約為950萬,其中外籍人口占比高達89%,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伊朗等國家。如此炎熱的地區,歐美國家的人除了旅游是少有人去的。
每個酋長國都有自己的政府和領導人,財政獨立,類似于聯邦制,但在國家事務方面會共同合作處理,比如國防、外交就是統一管理的。在導游介紹到這些情況時,我插了一句,既然是相對獨立的酋長國,為何不干脆分為七個國家?他說分為七個國家力量就太薄弱了,比如其中一個酋長國僅五萬人口,一旦有大事比如遭遇外邦侵略就無法應對、難以抵御,聯合了就強大了。說得也是,如今世界不太平,野心家大有人在,如烏xx自毀長城廢了核彈被侵不能獲得承諾者幫助,又得不到聯合國有力保護,關鍵還得靠自己呢!
![]()
迪拜人口380萬,國土面積一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寧波市)。中心市區人口200萬,是阿聯酋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這里的國際化水平相當高,有奢華的建筑、高端的購物和旅游設施。面對滿街的超高大廈,我的頭總是翹得高高的,甚至讓我覺得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也成了鄉下。即便拿浦東相比,在高層上也要略遜一籌,因為這里超過百層的高層比比皆是。高達828米的哈利法塔全球第一;DubaiMall商場面積有50個足球場大,可以容納九萬顧客也是全球第一;最大的室內滑冰場又是全球第一。
車到扎貝爾公園,抬眼間,我們看到了金碧輝煌按黃金比例分割打造的大相框,也是世界上最奢侈的露天大相框。“迪拜之框”斥資3500萬金鎊(合人民幣3.1億元),有50層樓高,四根150米高、93米寬的柱子和兩根100米的橫梁支撐起整個框身,而框架的每一面都以鍍金覆蓋,金光閃閃豪氣十足。被譽為“迪拜框架”的建筑是目前廸拜最新引人注目的大型項目,提供了天際線的全景,游客和城市居民還能看到迪拜塔等標志性建筑的景觀。她由兩棟建筑以及連接她的頂端天橋組成,游客可以到93米高的觀景橋上。天橋面積大約100平方米,其中包含了一條25平方米的玻璃道,可以欣賞到畫框兩側的舊城和新城的風貌,所以她被稱為是連接了歷史和未來的穿越門。除了天橋,上下運輸游客的全景玻璃電梯同樣也是個觀景的好地方。而底部則是一個博物館,其中設有至少一個常設展覽。在這里,游客可以詳細地了解迪拜從小漁村發展到大都市的發展史。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我們的香港,發展在先,地理位置更為優越,氣候更適宜,為何就不能是更興旺、富裕的“迪拜”?
端莊、白凈的帥哥導游姓王,江蘇人,28歲的他大學畢業曾教過書,如今夫妻倆到此闖蕩已六年。他既專業又敬業,給我們介紹耐心細致、不厭其煩,我覺得國內的導游鮮有如此負責任者。上了車,他即一一分發礦泉水,并說是海水淡化的,話題就展開了。他說商店售價一元錢,要我們猜猜成本價是多少允許猜三次。大家心中雖無底但可肯定是上攀的,有猜五元的,有猜十元的,最后猜到15元差距仍大。標準答案是30元,是售價的30倍,汽油價的10倍,絕不是我們所能想到的,足見這里的水金貴。這個差價由誰買單,政府財政搞了補貼,可說是一筆大數字啊!方方面面多了,民生問題政府兜底才是為人民的政府呢!聯想到國內油價總是上竄,而“兩桶油”時時虧損還拿政府補貼真讓人無法理解。如近期被抓出的中石油老總王宜林竟豪貪9000億才讓我們醍醐灌頂。接著說到了青菜價格,我們當然又是無法猜測。答案是100元人民幣一斤,遠超雞鴨鵝牛肉價,讓我們咂舌。所以,這里難以吃到蔬菜是常事,若招待你吃青菜是要算請大客的。記得臨走那天下午自由活動,我們逛那個大商場,真讓人不知南北。因晚餐自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臺灣人開的中餐館,仿佛來到了自己的家。臺灣小伙子見我們是大陸人血濃于水非常熱情。比如一杯開水,原本要收一美元,他卻只收一次就免費供應了。我歷來只喝開水不喝礦泉水,那天又渴得要命,就接連讓他加了四、五次,又加滿了隨帶的水杯,他始終笑意盈盈毫不介意讓我感動。我們四人餐餐小酒,點菜有雞有鵝又是獅子頭、牛肉,還有幾個魚,以葷為主共有八、九個菜,可付費也就150美元我們覺得并不貴,而鄰桌年輕夫妻估計也是大陸人,帶的二、三歲小孩未吃飯,男的僅是一碗蛋炒飯,女的一碗白米飯加一盆水煮青菜僅此而已。我就有意關注他們的帳單,結果付了100美元,明顯是這盆清煮菜要了價,是沙漠地帶種植不易高成本呢!就這一點講,我極少吃菜倒是適宜住的,而我家妻子專喜吃青菜就呆不下了。
![]()
迪拜城市的幾條主要街道都豎有三指大型塑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導游說代表“三指禮”。這個手勢是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于2013年推出的,代表“勝利”、“榮耀”、“愛”。手勢的提出,在于酋長對民生的關愛,在于激勵迪拜人民進取奮斗、和諧共生,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個手勢如今已成為阿聯酋的標志,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包括皇室慶典、宇航員飛天活動以及街頭雕塑等。一個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的領袖自然會獲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我問起了迪拜人的收入。導游說那11%的迪拜本地人政府是極為優待的。他們往往都被安排到諸如政府、海關、金融、機場、油汽等關鍵重要崗位,那怕不是大學生也能享受高薪,他們的月平均收入為八萬人民幣。至于89%的外來人員則靠市場,在遵守法律和當地習俗的前提下全憑自己的本領去打拚,政府是不會干預和作保證的。當然,公共福利還是能享受的。他說這里只認能力不靠關系,而貧困者也不會仇富。比如打工者幾十人合租房屋打地鋪每月掙四、五千元的也不在少數。而他們外出打工連房門也不用加鎖,是無需擔憂被竊,治安是極好的。倒不是說這里的人素質有多高,是因為強有力的政策、措施讓人不敢。一旦犯事,除了嚴懲又罰個傾家蕩產,還會驅除出境永不錄用,是動真格的。我時有觀察,如同歐美一般,這里的房屋是從不見有防盜門窗的,似乎也在證明這一點。我又想到曾收過的微信,說迪拜是世界上最危險不宜去的五個地方之一,不禁莞爾。我又問到小王的收入,他說每月不足二萬;妻子做律師也有這個收入。不能跟當地人相比,卻也過得穩妥。他說父母都是教師不想他出來,而他要趁年輕闖蕩天下,譬如到處去旅游,可以增長見識,讓人生富有意義,是他最優的選擇。我以為他很有見解。我就馬上聯系到自己的身世,生不逢世沒有這代人的機遇,只能一聲長嘆。他還說再過幾年準備去非洲試試,足見他有勇氣有魄力,年輕人應該如此。我祝愿他好運連連。
特朗普言行怪誕常讓人費解多有微辭,但“我是美國總統,首先要時刻想著為美國人服務”的觀點我是舉雙手擁護的。
車子遠離市中心,兩旁出現庭院式住宅,該是民房區了。導游又提問了:你們能從外表看出家庭的貧富嗎?大家一時無語。他說這里不看房子不看車,主要看綠化,若庭院里綠樹成蔭便是富家了。因為樹的護理費是極高的,每棵樹一年的費用就得7000元,相對貧困者就承擔不起。但大家的環保意識極強,即便經濟不甚寬余也能盡力而為,因此迪拜城能盡顯綠意。迪拜一年里極少下雨,而每當下雨時,人們都會奔走相告、狂呼不已。那是天賜的黃金啊!
說到用水,導游就說到了迪拜河。寬闊似海灣的迪拜河就靜靜地躺在城區內,那地標式著名的帆船餐廳就在迪拜河邊。為交通、運輸、用水便利,迪拜人化大成本拓闊、挖深迪拜河,形成蜿蜒十幾公里的迪拜運河,接通波斯灣成為大港。如今的迪拜河水清見底,人們的用水都來自這里,故被稱為迪拜人民的母親河。
關于迪拜之高溫,導游又說了個笑話:某人到迪拜是穿了膠鞋的,下車沒幾步就粘在路上走不動了,因為該時的地面溫度已達70多度,膠鞋底熔化已與地面粘在一起拔不起來了。我要說的是,一個全沙漠的落后小漁村,炎熱的環境,竟能在短短的幾十年里被建設得如此發達、富裕、優美,成為世界著名城市,不能不說是人間奇跡。近期已有個說法,說當今移民出國世界排名,阿聯酋已列第一位。于是就有人在感嘆,怎就沒能投胎到這里?我愛自己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我們的自然環境更好。雖然這里富裕,可這么熱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我是請也不愿來的。
![]()
有人說,迪拜之富裕靠的是地下資源,那源源不斷從地下汩汩冒出的油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都是真金白銀能有不富的?此話雖有一定道理也不盡然。導游說,迪拜之初始發展是1960年發現石油后,油汽確是助了一臂之力,但迪拜的油汽并不特多,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已逐步讓位,如今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而阿布扎比的油汽資源才真正富饒,要占整個阿聯酋的90%,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資源國家就一定能長盛不衰嗎?如今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還有委內瑞拉如何呢?正如2024年經濟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國家為什么會失敗》中所言的,迪拜的騰飛靠的是制度、先進思想。捷足先登者靠的是和平環境、真正的走向世界市場。比如她的零關稅首先吸引了世界物資的源源不斷,又吸引大量人才擁入,大量外資投入,抓住先機帶動金融、海運、房地產、航空、旅游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從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交流中心。如今要想讓她不富也難了。可見睿智的領導人何等重要。
坐了輕軌車,汽艇游了迪拜河,又逛了民族村,在東邊老城區隔河西望現代繁華柏迪拜,又是一番風味。在強勁的暖風中,我們依然輕松、愉快。
(下)
到迪拜,眾人多會選擇去孚獲盛名的帆船餐廳一游。盡管需最低1500元的消費,大家也會舍個痛。因為從人的心理上講,凡開高價的往往越顯高貴,越會引人向往就越有吸引力;再說今后不可能再來,不去高檔區開個洋葷等于沒有來過;多數人去了,我若不去就會孤獨又顯吝嗇,面子上也過不去,于是一窩蜂都去了。所以,帆船餐廳名氣越來越大,我未來之前已多次聽人說起。為此,我們也有這個愿望。可導游說帆船餐廳已陳舊過時,如今少有人去,遠不如新開張的皇家亞特蘭斯大酒家闊綽多了。每人消費140美元還比帆船餐廳便宜些,中西食品應有盡有,還可觀賞豪車別墅和節目表演,場面大多了。盡管路途較遠需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會提供接送并全程陪同,很值得一去。我們本就非常信任小王的,就爽快地同意了。
當車子到那邊時天已將晚,遠遠地就看到高高大大的建筑一大片,氣度不凡。外廣場上燈火通明,停放著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豪車真是五花八門、見所未見,據說都是上千萬的。我雖不內行看不出門道,但還能識得是高檔車不同凡響,也算趕個熱鬧開個眼界。那極有深度又高大的酒家的裝飾、布置真是富麗堂皇讓人瞠目結舌。我暈乎乎跟著導游,好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我想,若讓自個兒行動,那肯定會暈頭轉向找不著北,一定會迷失的。
一轉一轉的,自助餐廳在四樓。一入大廳,豁然開朗,那大餐廳仿佛一個大市場,人頭攢動,卻又顯得安靜。
提供食品的柜臺一排排有條不紊,各種海鮮魚、蟹、蝦及牛、羊、雞、鴨等肉類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而中西餐供應是分區域的。拿了盤子一路過去,挑選自己喜愛的食品,除了看還要有所了解,又看人家作個參考;若方向把握不好,還會迷了路找不回自己的位置,地方實在太大了。拿了吃,吃了拿,一次次往返盡吃盡拿,而文明就餐又不能浪費,故一次不能多拿,我看大家都做得很好。就我來講,如此美味的佳餚總想多享口福,卻嫌肚子欠大,而上了年紀確也應該適可而止,感覺是滿意的。酒水要另行自購,那小小的易拉罐啤酒300克裝的,竟要十美元,而在家喝的百威啤酒味道相等,還是500克裝的,每箱十二罐也僅84元,正好一美元一罐。如此一比,價格要差15倍,真要算高消費了,但到這里是不能算錢的。
在家時,我常會覺得日子已經不錯,豐衣足食又不缺錢,時不時找朋友出外打打牙祭已不在話下,日子過得蠻滋味。特別是比比以往,就更會滿足,因為我們這代人是不會有奢望的。可到這里一看,真是小巫見大巫,就覺得自己沒見過大世面,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而兜里的那幾錢實在是微不足道,只能揣著手縮手縮腳了。說到底,我們的生活尚處于溫飽走向小康,離財務自由還差得遠呢!又因為先前飽嘗了饑寒交迫,那苦難的影子還時時在眼前晃動,積谷防饑的意識時刻不忘,所以,即使經濟寬余些也不會大手大腳,是多年的促襟見肘已讓勤儉節約成了習慣,形成了生活方式。而我們敢于屢屢走出國門的,已經要算是比較開明走在前頭了,卻也僅此而已。
那寬大的內廣場有假山奇石,曲折的水池,蔥蘢的樹木,爭奇斗艷的鮮花;空曠處排有很多供人休憩、觀景的椅子。迎面有多幅特大的銀幕,水面上有燈光秀,煙火熣燦;又有水面的倒影,更顯光彩奪目、美不勝收。眼福、耳福、口福全享了,想想140美元真值,到了這時還會心疼后悔嗎?
阿布扎比是阿聯酋國土最大又最富裕的酋長國,故首都就設在這里。為此,我們特被安排一天去那里參觀。更是因為那里有世上最大最豪華的謝赫扎耶德清真寺。
![]()
阿布扎比在迪拜的西南、波斯灣的東岸。這超過半個浙江省面積的酋長國的人口也僅380萬,相當于迪拜。想想也是,沙漠荒涼地帶本是人口稀少的,迪拜設若沒有外來人也就三、四十萬人了。
車子在平坦的大道上前行,兩旁綠樹成蔭,好一個大平原。約莫一個小時,眼前的樹木越來越多、越來越茂密高大,以至連成一片森林了。我正待發問,導游用手一指:“我們已進入阿布扎比,你們已看到變化了吧!”他說,在這五、六十年里,阿布扎比非常重視綠化以改造沙漠,苦心經營是化了大本錢的。由于森林面積不斷擴大,這里的氣候已有了變化,雨水也多了起來。他們已經享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就是最大的財富。我馬上想到自己的祖國,那怕是最干旱的西北地區,一年里至少也有幾百毫米的雨量,是遠勝過阿聯酋的。中國人素來是充滿智慧的,可在治理沙漠方面怎就不如?記得讀過卓越的氣象學家竺可楨寫于五十年代初的文章《向沙漠進軍》,他就是竭力主張種草植樹以抵御風沙、固定沙漠來逐步改造沙漠的。若依他的辦法持續去做,至今已六、七十年,沙漠能不被治理好,還能讓沙塵暴逼近并威脅北京城?我們五、六十年代的“以糧為綱”大開荒,讓東北、內蒙、西北的大量草原沙化,這種背道而馳的做法是多么的荒唐、愚蠢!
車子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眼前全是高樓大廈新建筑,一片欣欣向榮的現代化景象。在藍天白云的映照下,我們遠遠地在一片空曠中看到了城堡式、富有氣派的白色清真寺建筑群。就在眼前了,可車子并不急于駛入,而是圍著龐大的建筑群在外面轉,大概是有意讓我們在車上眺望,從多角度去欣賞,也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吧!
清真寺是以酋長姓名命名的,據說竟化費了55億美元打造,創造了四個世界規模、豪華之最:黃金打造;眾多美輪美奐、多種形式、無比豪華的吊燈;精美昂貴的地毯長達5600米;頂級豪華的廁所,真正的天價。
我們在內車場下車,清真寺已近在咫尺,卻因隔而不隔的圍欄無入口(應是有意設計)無法進入,只得外走轉入地下通道層層打卡過關才能進入,看來清真寺也防恐。自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整個世界仿佛進入恐怖時代,人人自危。于是,各國加強防范,到處安檢并愈演愈烈。這要投入多少資金去添置設備,又要增加多少勞力和技術手段?連外出交往辦事、包括旅游都要增添多少麻煩?畢竟好人要占絕大多數的啊!可見恐怖活動于整個世界之危害有多大!一切愛好和平的文明國家應該群起而攻之才是,可就有一些國家出于某種政治目的,還在明里暗里予以支持,這個世界還能太平?看看這幾年的戰爭頻仍、恐怖活動不斷,給人民造成深重災難就清楚了。
下車時也就我們十幾人,四周圍空蕩蕩的,可一入地下,才知下面的世界也真有些大,眾多等候過關的游客仿佛突然從哪里一下冒出來似的,才讓我猛然想到來這里參觀的游客應該是多的。長長的多排隊伍似有些擁擠卻又井然有序。待上升到地面,我們便踏上精美、華麗的地毯,我一時還不敢踏上呢!而這時才看清長而曲折的隊伍,里面全是人。參觀期間,我們始終排隊,基本上不能離開隊伍自由活動,大概又是防恐的需要。只是后來去各個宮殿里觀看一串串精美的吊燈時,大家似乎才被分散了。不時抬頭張望,這金碧輝煌的建筑實在太憾人了!當年進入俄羅斯冬宮參觀,為其裝飾、布置,雕刻、繪畫、珍寶,其高超之藝術驚嘆,為世界有如此精美的地方眼前一亮。而這里的建筑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若不出來走走,怎能有如此之享受?
清真寺,與佛教寺院一樣,都是宗教信仰、信徒膜拜的圣地,充滿肅穆、莊嚴的氣氛。不管信不信,到了這個場合,人人都帶有幾分虔誠和敬畏。所以,大家在參觀時很少有交談,更不會喧嘩或疾步快走。但我總覺得時代已變了,不知是進步了還是倒退墮落了,心里幾多不爽。比如我們盡管能不時看到匍匐在地的朝拜者,卻總覺得他們在龐大的游客中已成為小眾處于次要地位,真正有信仰的人少了,清真寺的功能已喪失了。所以我想說,從設計、投入巨額資金起,建造這個豪華的清真寺,其目的恐怕已不在宣揚教旨,而在于變味的旅游產業上了。正如我國眾多的寺廟,特別是那些名山大川旅游點上的寺院,已不再頌揚佛法而重在斂財。河南嵩山少林寺及方丈釋永信便是個例子。所以,如此精美高品位的清真寺也已功利化了。
![]()
總統府與阿布扎比的酋長府第兩者合一,據說也是極為豪華,故又成為一個旅游點,收費昂貴。因是自費項目,又時間匆促,我們幾人沒去。而這一切似乎都在訴說,阿布扎比確是富得流油。
說起這次埃及、迪拜游,我覺得我們幾人的收獲會多一些,因為我們都很在意。浦子先生不怕麻煩還背去個電腦,他時時不忘爬格子呢!他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又富有靈感,時有感觸即興賦詩,還能隨時發表。短短的十二天里,他就寫了十九首長詩,篇篇有新意。文章應該寫得更多了,他真是個勤奮多產的作家啊!阿弟愛好攝影,佳作疊出,時獲浦子先生嘉獎。我隨時搜集有關資料,才湊成這篇遲到的拙作。這都體現出旅游的價值和意義呢!
不禁記起了晚唐詩人李商隱的《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的心情為何會不適?說從心理分析,臨近傍晚,四周圍漸暗,讓人有種孤寂的感覺,從而引起情緒上的波動,內心會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悵。作者是婉約詩人,多愁善感,又正遇上人生變故,處于官場失意、仕途困頓之際,比常人就更深一層。那就駕車去空曠高地消遣吧!登臨古原,映入眼簾的是晚霞映著紅日,近山青蔥,遠山如黛,目睹如此之壯麗景色,心情又開闊了。詩歌既有對夕陽美景的贊嘆,又有對時光流逝之感慨。同樣是老年人,讀著這樣的詩句,是否也會有些許傷感?
我又想起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就讀不出絲毫的抑郁感了。那是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在趕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所作,心中充滿了輕松愜意的情感,全詩透著一個“喜”字,讀者的感覺也就全然不同了。由此可知,除了年齡之外,一個人的生活處境才是情緒的主要因素。
如今,莫說我的師長輩,就是同齡、同學們也在陸續離場,我們日常言談中自然也會觸及黃昏話題。我每天臨晚都會結伴去徐霞客大道練足走路,正是一路向西迎著夕陽。我生活舒適、身體康健,本無衰老悲觀之意,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仍會在腦海里閃現,從而聯想到自己的人生不也正處于夕陽中?而現實中,喜歡外出旅游的我又被75歲的坎擋住,既要求作體檢,還被指定在三甲某醫院,又要簽訂免責協議,甚至還要求親人陪同,終于使這次澳大利亞、新西蘭旅游計劃索然無味最終泡湯,讓我似有被開除球籍的感覺。原本從未有過衰老感覺的我如今不得不認可,內心里平添了幾分憂傷是否人之常情?現在,我就不得不面對現實,去調整今后的思路,若能爭得外出則是多多益善,而主要的就只能局限于國內旅游,而且將以短途為主,那是不得已的啊!回想我最喜歡的大家族親人們一起共游,卻已成了昨日黃花。
祖國的大好河山哪能走個遍、天涯何處無芳草?如此一想,我的心情又開朗了。
披著霞光,迎著夕陽,一路有無限的好風景。我要一路走下去,樂云游,云游樂,還要多多享受呢!
(完)
- End -
鄉土寧海公益平臺
@關注我們就是最大的支持@
對話主編請加微信:
□ 圖文:羅曉明
□ 排版:天姥老人
□ 審核:鄉土寧海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