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江蘇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于傳統農化企業的機器轟鳴和人頭攢動,這里看到的是無人操作的自動化產線、智能穿梭的AGV小車和精密精準的機械臂。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信息傳播工作委員會組織的江蘇采編行最后一站,在這里見證了中國農化智能制造的現在與未來。
![]()
采編行代表們近距離觀摩了全自動灌裝線、智能倉儲系統、MES生產執行系統等核心設備,深入了解金旺智能如何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作為國內農化制劑智能裝備的領軍企業,金旺智能展示了其在智能產線、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管理系統等方面的創新應用。
智能工廠,從“制造”到“智造”的視覺沖擊
2005年,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專注于農化制劑智能裝備研發與制造。二十年來,始終聚焦農化行業,從早期簡單的設備生產發展到如今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行業領軍者。
![]()
“請大家看這邊,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AI雙頭灌裝機,它能夠同時處理兩種不同物料,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金旺智能副總裁司馬鈴向采編團介紹道,語氣中透露著自豪。
采編團成員們跟隨司馬鈴的腳步,穿梭在整潔的車間中。偌大的生產線上全自動灌裝線、智能倉儲系統、MES生產執行系統等核心設備正在有序運轉。“三年前,這樣的生產場景還需要20多名工人操作,”司馬鈴指著一條全自動生產線說,“現在,我們實現了從投料到成品入庫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效率反而提升了30%。”金旺智能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農化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從傳統設備制造型公司轉型升級為“高端智能制造服務型”互聯網服務企業。
目前金旺智能已形成覆蓋智能加工、智能包裝、智能倉儲和智能運營的完整產品與服務生態。
技術突破,智能工廠的全鏈條解決方案
在座談交流環節,金旺智能技術總監孫興春向采編團分享了金旺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
![]()
孫興春
金旺智能以技術突破為核心驅動力,持續推進行業智能化進程。公司開發出完備的固體制劑和液體制劑等制劑生產的全套智能工廠,自動化程度高,適配劑型廣。
這些智能工廠集成了機器視覺、高精度重量檢測和光學字符識別(OCR)等先進技術,實現從投料、包裝、檢測到入庫的無人化全流程操作,靈活滿足多樣化生產需求。
在智能裝備方面,公司推出多款創新產品:“AI雙頭灌裝機”高效應對小批量和插單生產;“AI鋁箔封口測漏機”基于自學習算法提升封口質量與密封可靠性;“AI碼垛機器人”支持圖形化編程和語音交互,大幅提升倉儲作業效率與部署靈活性。
作為智能化體系的“神經中樞”,公司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工作平臺整合了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生產協同、質量防控、倉儲物流等數十個模塊,實現生產數據實時監測、智能分析與優化決策。
![]()
EPCOM模式,重新定義智能工廠落地方式
為解決智能工廠落地難題,金旺智能結合國內外先進理念與豐富實踐經驗,推出了獨創的EPCOM總承包服務模式,覆蓋設計、采購、安裝、數字化運營及系統運維全流程。
![]()
副總裁司馬鈴指出,“很多企業有智能化改造的需求,但面臨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困境。我們提供的是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設計規劃到設備安裝,再到數字化運營和系統運維。”據介紹,該模式以智能化、集成化、數字化為核心,從工廠規劃設計、設備研發制造,到系統集成、安裝調試、運維服務,提供全流程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EPCOM模式,金旺智能能夠精準匹配農化企業需求,將生產流程中的各個環節高效整合。
截至目前,公司已為巴斯夫、先正達等400余家企業提供設計方案,其中100家成功落地。這種模式實現了生產效率最大化、運營成本最小化,為農化制劑企業打造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體系。
![]()
人形機器人,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
“當前工廠自動化雖然普及,但很多環節仍然需要人工操作,”董事長助理厲鍵解釋說,“比如一些復雜的檢測和調試工作。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就是要解決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隨著行業對智能工廠的更高要求,江蘇金旺的核心目標轉變為“讓人形機器人走進工廠”。這一項目啟動并非偶然,而是緊跟政策導向與行業需求的必然選擇。
![]()
從行業需求來看,當前工廠自動化雖已普及,但多數全自動生產線仍需人員值守。要實現真正的“無人化”,需依靠人形機器人承接最后環節的工作,金旺智能正是瞄準這一痛點,致力于打造無人化工廠的關鍵組成部分。
為推進人形機器人項目的研發,金旺智能設立專屬實驗室,組建了一支高學歷研發團隊,涵蓋本體研發、軟件設計、算法優化等全領域。金旺也成為了常州市唯一一家實現人形機器人本體、軟件、算法全鏈路自研的企業。
根據市場需求,在產品設計上,人形機器人會充分考慮工廠場景實用性。譬如其底盤采用AGB(自動導引車)技術,保障在工廠內的穩定移動;中間采用折疊結構,兼顧靈活性與空間適配性;上部配備類圓形雙臂,可完成各類精細操作。
創新基因,“三圈理論”指導產品開發
金旺智能始終將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秉持“三圈理論”產品開發原則——“客戶真正需要什么”“行業內尚未解決什么”“金旺能夠貢獻什么”。
這種創新理念確保每一項技術突破和解決方案均緊扣痛點,形成顯著差異化和市場競爭力。公司所有硬件、軟件及系統服務均圍繞行業發展需求設計,確保“服務行業用戶不變”和“創造價值不變”兩個核心原則。
今年是江蘇金旺成立20周年,金旺將打造智能化產品戰略落地,推出三款AI小爆品:AI全自動雙頭灌裝機、AI鋁箔封口測漏機、AI碼垛機器人,這些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及認可。
![]()
![]()
![]()
榮譽認可,省級先進級智能工廠的肯定
在交流中,采編行代表團了解到金旺智能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公司從最初的簡單設備生產,發展到如今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行業領軍者,背后是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
“我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8%以上投入研發,”技術總監孫興春說,“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和AI算法方面,我們已經積累了多項核心技術專利。”
近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印發《2025年江蘇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的通知》,江蘇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在農化制劑數字裝備領域的智能化實踐成功入選。
金旺智能入選的智能工廠項目,聚焦農化制劑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級。項目通過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數字孿生、AI視覺檢測、柔性制造等技術,實現了能動性生產、精確化生產、智能化質量管控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該項目不僅將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還通過精準控耗降低能耗15%,同時依托智能追溯系統保障了農化產品生產的安全性與合規性,完美契合“智能制造+綠色生產”的發展要求。
全球布局,從東南亞到全球的擴張戰略
未來,金旺智能將確立“百億金旺、百年金旺”的戰略目標,以東南亞市場為切入點,逐步拓展至南美、南非等新興市場,加快建設全球化服務網絡。
公司計劃到2026年,建成8個服務站;2027年新增16站;2028年擴展至32站,最終實現“千人百站、萬人千站”的網絡布局,服務客戶規模達1萬家。
這種全球擴張戰略建立在國內市場成功的基礎上。目前,金旺智能在國內農化智能裝備市場占有率已達70%,這為其國際化戰略提供了堅實后盾。
![]()
行業賦能,人才培養比設備供應更重要
金旺智能不僅提供智能裝備,還注重行業人才培養。2013年,公司創立金旺商學院,構建專業培訓體系,并開發AR運維助手,提供實時故障診斷支持,確保裝備價值最大化。“再先進的設備也需要人來操作和維護,”司馬鈴說,“我們不僅提供設備,還為客戶培訓技術人員,確保他們能夠充分發揮智能設備的效能。”
自今年2月起,江蘇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還通過舉辦公益直播活動,組織公司內部優秀工程師及資深農化行業專家,針對農化制劑包裝生產線各機型的詳細分析,在機械維護與保養、電氣基礎知識等方面進行直播,受到了廣大農化制劑客戶的好評。
這種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不僅幫助客戶更好地使用金旺智能的設備,也為整個行業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推動農化制劑智能制造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愿景,AI+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融合發展
展望未來,金旺智能將以智能工廠為核心載體,持續構建“AI+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的融合發展模式。
公司計劃深化AI技術在智能制造場景的滲透應用,通過AI算法優化生產排程、預測設備運維風險,同時探索AI視覺在農化裝備精密檢測環節的深度落地,進一步提升產品精度與生產效率。
司馬鈴表示,企業將以省級先進級智能工廠為起點,持續加大在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上的投入,優化現有工廠的數字化協同能力,探索農化裝備與上下游產業鏈的智能化聯動模式。
媒體觀察,智能化不是替代,而是升級
通過本次采編行活動,媒體代表們對農化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達成了一個共識:“智能化不是簡單地用機器替代人工,而是通過人機協作,實現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改造讓從業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能夠從事更有價值的技術和管理工作,這對提升整個行業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秘書長花榮軍在總結本次活動時表示:“金旺智能的實踐表明,傳統產業通過智能化改造,不僅能夠提升競爭力,還能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能夠從中獲得啟發。”
當傳統的農化制造遇見智能化技術,帶來的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更是整個產業生態的重塑。金旺智能的實踐或許正在為我們揭示制造業的未來圖景——人類與機器協同共創,讓制造更智能,讓工作更有價值!
![]()
關注生物有機肥行業前沿資訊/最新熱點,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作者/編輯/責編:張亞靜
監制:張博群
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