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編號: F20250916
心理信息共享專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語小組翻譯 第 1056 篇文章
每次咨詢結束時,你都感覺很棒。在咨詢過程中,你的選擇得到了傾聽、支持和認可。然而,一周又一周過去了,一切卻毫無改變。
你仍身處那段不健康的感情中,被困在那份工作里,與最重要的人也漸行漸遠。
作為一名咨詢督導,我經常和學生們探討,是什么讓心理治療取得成功,以及我們不經意間是如何讓來訪者陷入困境的。
作為天生的助人者和未來的心理工作者,他們最想做的就是讓來訪者感覺好起來。
但有時,當下感覺好起來反而會妨礙進步,而真正的改變需要直面痛苦的感受。
![]()
情感確認:并非如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直接
情感確認(Validation),即咨詢師對來訪者的情感、想法或經歷表示理解、接納和認可,而不是去否定、批評或急于改變它們,似乎是一種顯而易見且普遍存在于心理治療中的特性,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簡單。
如果做得好,它會非常有效,如果做得不好,則會帶來危害。
首先,要區分對情緒的認同,和對思維模式或行為的認同。
情緒當然可以有,且應當被認同,而那些無益的行為,則不應被認同。
其次,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嗎?
有些人認為,并非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比如那些過于強烈、不成比例,或者具有破壞性,甚至不準確或者與情境不符的。
即便這一切都是事實,情緒本身仍具有有效的進化意義,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情感健康的生活。
情緒幫助我們應對復雜的世界:
告訴我們何為對我們重要的事物,警示那些可能威脅到我們幸福的因素,并在我們走上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道路時,發出明確的信號。
因此,當我們忽視它們時,就會造成真正的傷害。
![]()
接納情緒意味著直面痛苦
沒有人愿意感到糟糕,作為心理咨詢師,我們也不希望讓他人感到糟糕。
但最終,為了能更好地回應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能夠感知和理解它們。
心理治療提供了一個不帶評判的空間,幫助來訪者面對那些他們可能一直在回避的痛苦情緒。
例如,一位父親因與兒子的關系而感到悲傷和內疚,前來接受治療,稱自己是個“壞父親”。盡管很想立刻消除他的內疚感,但我們還是仔細審視了他的痛苦情緒,并探究其背后的信息:
他的內疚反映出他渴望與兒子建立聯系,渴望擁有自己從未與父親共享的那種親密關系。通過認可自己的情感,他得以發現家庭和聯系對他而言的價值所在,也只有這樣,他才得以采取切實的行動來加強與兒子的關系。
如果我們忽視他的情緒,急于說服他是個好父親,他或許會感到得到了支持,但那些痛苦的感受仍會留存。
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會錯失讓他在人生中做出重要改變的機會。
![]()
情緒與行為并非一回事
僅僅因為某種感受是合理的,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做出反應。
生氣,并不意味著可以對所愛之人大喊大叫。
悲傷,并不意味著可以逃避責任、自我封閉。
嫉妒,也不意味著可以為了報復而與人調情。
盡管情緒和行為可能難以區分,但它們并非一回事。它們會相互影響,但即便在情緒涌動時,仍可以選擇如何回應這種情緒,盡管這做起來可能很難。
情緒應當始終得到認可,然而我們的行為只有在與我們的價值觀和目標相符時,才應得到認可。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我們常常不得不接受那些不再對我們有用的行為,這可能會帶來情感上的困擾。
![]()
![]()
痛苦的情緒,
會成為改變的催化劑
要探究我們自身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并非易事。
或許我們重視誠實,卻對朋友說謊;
或許我們渴望被人尊重,卻對他人態度惡劣;
或許我們珍視家庭和親情,卻無差別地與所有人斷絕了關系。
在面對這些差異時,想要給予和獲得安慰是很自然的——“你做得完美無缺,別多想了!”或者“你說得對,你根本無能為力。”
然而,不加探究就給予安慰,可能會無意中強化讓我們停滯不前的模式。
因此,那些痛苦的情緒,可能會成為改變的催化劑。它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與所珍視的價值觀并不一致。
通過傾聽這些情緒并做出改變,我們往往會獲得一種平靜的感覺。
這種感覺遠比當下獲得安慰要好得多,因為后者只是讓那些潛在的情緒不斷惡化,而一切都沒有改變。
以我自己為例。在與我的咨詢師開展咨詢之后,我發現,那些最有影響力的治療過程,往往也是最艱難的。直面痛苦的情緒,或者被溫和地指出我的行為問題,這都讓我感到很不自在。
每次治療結束時,我并非總是感覺良好,但正是這些讓我感受沒有那么好的治療,最終讓我在生活中有了切實的改變。
![]()
將這些經驗運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
在心理治療之外,我們也能學會更有意識地回應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承認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我們就能對它們可能傳遞的信息產生好奇:
對我們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
這樣就能消除情緒帶來的羞恥感,讓它們發揮其作用,即引導我們走向健康、情感滿足的生活。
同時,我們也可以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反映了真正對我們重要的東西。通過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就能開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有意義的改變。
![]()
End
作者 |伊麗莎白·薩多克,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助理教授,擁有私人診所。
翻譯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AC
校對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校對團隊
編輯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聯系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coffeepr@qq.com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幾個很可能適合你參加的活動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會員】,加入一杯咖啡會員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