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星標”暫存文章,查找更方便!
聽全文↓
環球零碳
碳中和領域的《新青年》
![]()
首圖來源:AI生成
摘要:
在汽車行業普遍認為“窗口期已徹底關閉”之際,2025年入局造車是一場豪賭嗎?
撰文 | Penn
編輯 | 小雨
→這是《環球零碳》的第1675篇原創
十年前,中國第一批新造車熱潮興起,蔚來、理想等起步并發展壯大。
但在經歷了銷量增長、技術突破、出口爆發的“高光”之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步入“深水區”,伴隨著內卷加劇,產能過剩,各家車企正面臨著價格戰、價值戰、智駕之爭、動力之爭等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
今年上半年,蔚來已經虧損了約117億。加上過往的財報數據,從2016年到現在,蔚來累計凈虧損已經超過1300億元。對于蔚來何時盈利這個問題,李斌給出的預判是今年第四季度。
在巨虧之后,蔚來又開始發揮其超強的融資能力。在沖刺扭虧的關鍵時刻,9月10日蔚來火速宣布完成了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股權增發融資,成功吸引了多家國際知名長線投資機構參與。
而這距離蔚來的上一次公開融資不過半年時間,今年3月,蔚來汽車曾公告稱,擬以每股29.46港元的價格配售股份,發行不超過1.1879億股A類普通股,融資35億港元。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蔚來已先后至少進行過18次融資,加上在美國、香港、新加坡的IPO,累計籌資已接近千億元。因此網友們戲稱,論融資,車圈恐怕沒有人比蔚來更在行;論搞錢,斌哥稱第二沒人敢當第一。
常年虧損的,仍然在靠融資輸血,補充彈藥。已經盈利的,卻已開始增長放緩,收縮產能。
據路透社9月4日報道,比亞迪已將今年的銷量目標下調多達 16% 至 460 萬輛,因為這家中國電動汽車巨頭面臨五年來最慢的年度增長,以及其他跡象表明其創紀錄的擴張時代可能即將結束。
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中最早實現盈利的佼佼者理想,最近的日子也不好過。理想汽車因增程式車型需求減弱,連續三個月銷售同比下降,而且同比下滑幅度逐月擴大。
就是在恒大、高合、哪吒等“尸骨未寒”且新能源車銷售增幅放緩的當下,萬萬沒想到,又有一批造車新勢力冒了出來。前有楚能新能源、貨拉拉的跨界豪賭,近期又有做做掃地機器人的追覓、做光伏發電汽車的昇麒等的勇闖新大陸。
連威馬汽車這種已經破產清算的企業,也有人接盤,加入了重新造車的行列。
日前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洗牌日益殘酷,為何還有這么多后來者前仆后繼、躍躍欲試,攜巨資試圖硬闖這片紅海?
![]()
圖說: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創18個月以來最慢
來源:路透社
01
新能源車銷售增幅創18個月新低
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激烈競爭環境下浮現出了放緩態勢,銷量同比增速不如以往。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499萬輛,同比增長33.7%,低于去年同期增幅的36.2%;而2022年增幅超90%,2021年增幅超160%。
9月8日,乘聯會發布2025年8月國內乘用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99.5萬輛,同比增長4.6%,增速創下7個月以來最低。與上半年多個月份銷量達兩位數的增長相比,7月乘用車市場增速開始回落,8月增速進一步下降。
8月份,包括電動汽車(EV)與混合動力汽車(HEV)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連續第六個月超過燃油車,達到110.1萬輛,但同比增長為7.5%,較7月的12%顯著放緩。
路透社報導,這是2024年2月以來18個月的最小漲幅,當時該細分市場因中國春節假期時間調整而出現11.6%的銷量下降。
![]()
圖說:中國乘用車銷售情況
來源:路透社
特斯拉報告稱,占其全球銷售額近 80% 的中國大陸銷售額 在 8 月份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這也是它也自 2020 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月度產量下降。
作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比亞迪公司報告顯示,7月份銷量數據環比下降10%,產量更是出現了17個月以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據路透社9月4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已將今年的銷量目標下調多達 16% 至 460 萬輛。
曾被譽為“最成功造車新勢力”的理想,8月交付新車2.85萬輛,相較于去年同期超4.81萬輛的交付量,同比暴跌 40.7%,這已是理想汽車自今年6月開始連續第三個月出現銷量同比下滑,而且同比下滑幅度逐月擴大。
![]()
圖說:8月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數據
來源:數讀智車
02
新力量逆勢殺入造車賽道
然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深度洗牌期、弱勢品牌接連倒下之際,新的造車力量卻仍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追覓科技、昇麒汽車、云界汽車、工匠派等相繼登場。
8月28日,掃地機器人企業追覓科技宣布造車,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將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2027年量產。追覓科技方面表示,將對汽車領域進行長期投入。目前,該項目已組建了近千人的研發及生產團隊,且團隊規模仍在持續擴大。
9月12日,據新浪科技報道,追覓汽車宣布已完成首輪融資,而距其官宣造車僅過去15天,或成為國內最快實現首輪融資的新造車企業。
據悉,目前追覓汽車正在毗鄰特斯拉德國工廠所在地進行建廠選址,新工廠面積預計是特斯拉柏林工廠的 1.2 倍。追覓方面表示,獲得融資意味著追覓汽車“中國研發、德國制造、全球銷售”路徑獲資本與國際的雙重認可。追覓科技的品牌、技術、全球化渠道,將為追覓汽車的落地提供強大支撐。
![]()
圖說:追覓汽車正在德國柏林附近選址建設生產基地
來源:雅虎財經
追覓汽車的母公司追覓科技,與此前已經做過品牌發布的極石汽車的母公司石頭科技,兩者都是做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也都是小米生態鏈企業。極石汽車于2023年發布首款增程式中大型SUV“極石01”,銷量數據顯示,極石汽車2025年7月交付1316臺極石01車型,上月交付1259臺。
追覓科技創始人、CEO俞浩畢業于清華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四旋翼無人機開發者之一 ,三旋翼無人機發明者,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天空工場”的創始人。此前,追覓科技創始人俞浩在朋友圈發布了一組追覓首款汽車的渲染圖。俞浩表示,追覓汽車將在年底美國 CES 2026 上首發并展出樣車。
![]()
圖說:追覓科技創始人俞浩發布新車渲染圖
來源:新浪微博
網絡上追覓造車的爭議還沒平息,另一個新造車勢力以更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清華大學碩士尹凱,把造車的目標人群鎖定在了東南亞和非洲,要為當地民眾量身打造合適的出行工具,提供可以擋風遮雨又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光伏電動小車。
昇麒汽車不走傳統純電、增程技術路線,昇麒汽車SOLARKYC11A定位A00級SUV,其特點是在車頂配備的超高效光伏補能系統。昇麒新能源方面表示,車輛能夠自動實現“邊走邊充”,南北回歸線以內的用戶可每日享受到50公里的“零成本”出行。
昇麒汽車的官網顯示,“通過合作與合資模式共建KD工廠,推動綠色出行走向全球。”“九江經開區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3月22日,昇麒C11A光伏電動汽車樣車下線。7月12日,昇麒新能源Solarky推出的首款量產光伏車型。
昇麒汽車表示,4月8日,昇麒C11A通過歐盟全部11項強制性安全測試,該認證標志著C11A已滿足包括東南亞及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市場準入要求。目前,首批認證車輛已正式啟運海外市場,首站啟動泰國市場的本地化適應性驗證及生產一致性審查。
昇麒汽車的背景也不簡單,其第二大股東是浙江薪火能源有限公司,薪火能源出資176萬元獲得昇麒汽車13.8%的股份,薪火能源的母公司則為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此前超威電源一直想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但始終沒成功。
![]()
圖說:昇麒汽車Solarky推出的首款量產光伏車型
來源:昇麒汽車
除了追覓科技和昇麒汽車,云界汽車也闖入了造車紅海。8月25日,云界智能汽車(成都)有限公司(下稱“云界汽車”)成立,聚焦網約車和換電場景,其母公司云界智能汽車(成都)有限公司(下稱“云界成都”),注冊資本2480萬元。
云界成都二股東為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野馬汽車擁有乘用車、特種車、專用車生產資質。野馬汽車的控股方為云鷹新能源集團,7月18日,云鷹新能源集團在野馬汽車工廠舉辦網約車推介交流會,介紹了購車方面的優惠及扶持政策,分享了換電站的建設規劃與布局思路。
03
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了殘酷的淘汰賽階段,行業馬太效應顯著。對于2025年才入場的新玩家而言,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拼殺成一片紅海,造車已從“拓荒者冒險”的時代,演變為“巨頭精耕細作”的角斗場。
未來的市場競爭只會進一步加劇,任何一個想要入局的企業都要多掂量掂量。高端化、光伏補能等創新概念雖吸睛,但缺乏市場長期驗證。若這些新玩家無法站穩腳跟,未來或將重蹈前人覆轍。真正的幸存者,或許仍需回歸商業本質:產品可靠、市場匹配、盈利可持續。
未來車圈,還會跑出新的黑馬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
參考資料:
[1]https://www.marklines.com/cn/report/cpca071_202509
[2]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asia/chinas-ev-hybrid-sales-growth-slowest-18-months-2025-09-08/
[3]https:/www.eeo.com.cn/2025/0906/751325.shtml
[4]https://k.sina.cn/article_7863194911_1d4aed51f00101azbk.html
[5]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8074530833
[6]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wbstock/2025-09-09/doc-infpwksp3732154.shtml
[7]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21978029
[8]https://www.yicai.com/news/102237273.html
[9] https://www.tmtpost.com/7684998.html
[10]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3332135.html
[11]https://www.qbitai.com/2025/09/330582.html
[12]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chinas-byd-cuts-sales-target-sources-say-white-hot-growth-cools-2025-09-04/
[13] https://www.ithome.com/0/882/389.htm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
![]()
聯系和關注我們↓(公眾號后臺留言聯系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點擊“環球零碳”,設為“星標”,后臺回復“星標”,將有定制禮品相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