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真是“萬物皆可網紅”,當三星堆的青銅面具變身“表情包頂流”,故宮的貓成了“御前帶爪侍衛”,更別說,還有敦煌壁畫里的飛天都跳起了街舞。
![]()
如果說,上面這些“正經”文物還能讓人接受的話,當“國之重器”的火箭和航母也準備下場當“硬核網紅”時,網友卻吵翻了,有人覺得:“早該讓年輕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頂流”,也有人痛心疾首:“把鎮國神器搞成流量游戲,像話嗎?”
![]()
而這場爭議的導火索,竟是一款手游。
游戲聯動國之重器:是“上面有人”還是“腦洞大開”?
《逆水寒》手游是網易旗下憑借6元新皮狂圈1億用戶的現象級,當游戲大火之后,聯動紛沓至來,和KFC、甄嬛傳、秦時明月聯動就算了,官方居然還拿出了“上面有人”的神級操作。
![]()
去年暑期,網易向太空發射了一枚“逆水寒二號”火箭,把玩家的二創作品送到太空,讓高衙內在外星人面前穿秋褲跳辣舞,著實刷新了行業上限。
![]()
近日,《逆水寒》手游官宣9月底上線【滄瀾破浪】賽季的終章——3.1.4版本時,玩家發現他們又來了波大的——官方牽手中國航母,在航海玩法中加入遼寧艦、山東艦的數字模型,這波操作,引得玩家邊玩邊查資料,硬是把一款武俠游戲玩成了“國防教育基地”。
![]()
火箭之后是航母,妥妥的牌面,但也有人質疑讓國之重器走網紅路線是否合適,對此,游戲官方倒是一臉坦誠:“我們就是想讓大家知道,真正的國潮不是漢服配奶茶,而是火箭劃破天際的尾焰,是航母劈開浪花的身姿。”
![]()
這番解釋并未平息爭議,反而讓更多人陷入沉思:當國之重器開始“接地氣”,究竟是文化傳播的創新,還是對神圣感的消解?
硬核網紅路線:讓一億年輕人愛上硬核重器的破圈實驗
其實,細究起來,00后對國之重器的態度,遠比想象中復雜。他們會在《流浪地球》里為“飽和式救援”熱血沸騰,會在《長津湖》中為“冰雕連”淚灑影院,卻對現實中的國防成就知之甚少——不是不想了解,而是傳統宣傳太“高冷”。
![]()
而當火箭、航母和游戲聯動,其妙處在于,它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重構了“重器敘事”,當火箭載著的都是玩家美圖、跳舞視頻,當航海玩法中升級的船只,遼寧艦成為頂配,這種“游戲化表達”,讓硬核科技瞬間有了“人味”。

在這樣的貼貼方式下,年輕人更容易對于國防軍事產生敬畏感。
所以,我認為,國之重器走網紅路線,不是“降維打擊”,反而是“升維傳播”。它用年輕人熱愛的語言,重新詮釋了“硬核”的含義。而《逆水寒》手游的聯動或許只是開始,可以預見,未來的國之重器將以更多元的方式“破圈”。
那么,對于《逆水寒》手游這樣的聯動,你是否支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