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持有效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在赴美入境時遭遇嚴格盤查,甚至有人被直接遣返。
與此同時,美國海關對入境旅客電子設備的檢查數量飆至歷史新高,讓不少人心生忐忑。
![]()
![]()
22歲哲學系學霸遭遣返,5年禁令擊碎學術夢
對22歲的中國哲學系留學生Gu同學來說,長途跋涉29小時后抵達美國,本該迎接新學期,卻遭遇一場徹底顛覆留學計劃的“噩夢”。
Gu同學原以為自己毫無入境風險:資料齊全,申請的還是休斯頓大學人文學科,并非敏感的STEM專業;更拿到全額獎學金,還曾在康奈爾大學交換學習一年,學術和個人記錄都非常“干凈”。
可當他抵達德克薩斯州機場后,剛落地就被海關攔下了。物品遭搜查、電子設備直接沒收,隨后經歷了三輪總計10小時的審訊。
在溫度極低、燈光刺眼的“小黑屋”里,Gu同學幾乎熬了40個小時才被告知拒絕入境。更雪上加霜的是,邊境官員沒有給出具體原因,僅在文件上含糊寫了“文件不足”,并追加了5年不得入境的禁令。最終,他被迫搭乘返程航班回國。
![]()
![]()
Gu同學的驅逐出境文件
而這樣的遭遇并非孤例。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近期已接到十余起類似通報:學生學者被帶進“小黑屋”長時間盤問,問題甚至與學術無關。
有人在冰冷房間里靠鋁箔紙御寒,有人被拘留超過80小時,最后以“簽證問題”或“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為由遣返,不僅學業和職業計劃被徹底打亂,經濟與心理都遭受巨大打擊。
![]()
![]()
特朗普兩度表態:歡迎60萬中國留學生
在8月26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總統公開表示,將允許60萬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這一數字幾乎是2023–2024學年中國留學生規模的兩倍之多。
即便在保守派的反對之下,當周周日特朗普在接受《Daily Caller》的采訪時再度表示,歡迎中國的留學生。
他說,“拒絕一個國家的學生,是對這個國家的極大侮辱。”他進一步闡述,中國留學生的到來對美國許多中小型大學尤為關鍵,能夠幫助這些學校維持運營,避免倒閉。
![]()
一方面是總統的態度,另一方面卻是不斷收緊的邊境政策,讓很多學生感到迷茫。
美國邊境電子設備,搜查次數創歷史新高
今年4月至6月,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對入境旅客電子設備的搜查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4899臺,較歷史高點激增16.7%(2022年1月~3月為12766臺),是有記錄以來最高季度數據。
從長期趨勢看,設備搜查量已持續十年上升。2015財年(10月至次年9月)僅為8503次,2018財年躍升至33296次,到2024財年(最新完整數據)更是達到46362次,增幅驚人。
具體到搜查類型,今年4-6月的14899次搜查中:
“基礎搜查”占13824次,主要是特工手動瀏覽設備內容,不會深挖,但可能查看各類文件與照片。
“高級搜查”1075次,這種方式會通過專業取證工具連接設備,批量提取大量數據。盡管目前高級搜查占比不高,但風險在升級:CBP已簽多項取證工具采購合同,還在尋找能“分析短信隱藏語言、識別可疑通信模式”的新工具,未來高級搜查或成常態。
不少旅客反映入境時:長時間拘留、侵入性設備搜查,甚至有人因設備內容被拒絕入境。
![]()
這種緊張氛圍已產生“寒蟬效應”,近幾個月歐洲旅客大幅取消赴美行程,加拿大赴美觀光人數更是連續七個月下降。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指出,這種無需搜查令的全面搜查,可能波及一大批人群,本質是對旅客隱私的極大挑戰。
但CBP官網強調“設備搜查的比例很低”,上一財年占比“不到0.01%”,但結合不斷攀升的數量,仍需警惕。
近期中國留學生在入境美國時遭遇的種種情況,提醒每一位準備赴美的學生和家長:入境不僅是簽證問題,更涉及邊境政策、電子設備檢查和不可控因素。
在享受留學機會的同時,務必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檢查個人文件、清理設備中敏感信息、留足時間應對可能的盤查。只有做到未雨綢繆,才能盡量避免讓一場期待已久的學術旅程變成意外“噩夢”。
對于家長來說,也要意識到,即便政策表態積極,實際操作中仍可能存在風險。理性規劃、提前預判,才是守護孩子學業與未來的關鍵。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