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查理·柯克被槍殺,該槍擊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據報道,柯克遇刺時正在猶他山谷大學進行“證明我錯了”巡回演講。
在大學校園,在演講臺上被槍擊身亡!確實駭人聽聞!
![]()
悲劇發生后,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從10日起至14日18時全美降半旗志哀。
柯克是美國活躍的政治活動人士,是保守派非營利性組織“美國轉折點”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支持者陣營最具影響力的鐵桿支持者。
特朗普勝選,柯克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柯克本人是美國公民持槍權的忠實擁護者,他曾公開表示:為捍衛持槍權而導致的死亡“是值得的”,現在,他自己卻被政治暴力的槍支所擊殺。
柯克的死,持槍法案有責任嗎?
有!但更深層次的責任不在持槍法案,而在于隱藏于背后的、愈演愈烈的美國社會的政治分歧。
擁有槍和使用槍之間存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因素,那就是動機。槍的持有對最終悲劇的釀成負有責任,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開槍的那個動機。
柯克的死本質上是美國社會被壓制的政治分歧積攢成了政治仇恨進而引發的政治暴力。
![]()
根據網上的案情披露:調查人員判斷,兇手為大學適齡人員,于10日上午11時52分抵達校區,沿著樓梯爬上演講現場附近一棟建筑屋頂,從那里朝柯克開槍,隨即從建筑另一側跳下并逃出校園,進入附近社區。警方正在社區走訪摸排線索。
這些報道得到了證據支撐:警方在學校附近樹林中發現一支用毛巾包裹的老式大威力栓動步槍,槍內留存有一枚未退膛彈殼以及三發子彈,這些子彈上寫有文字,內容涉及“跨性別和反法西斯主義”。為了防止誘導調查而設圈套,警方調查人員正試圖辨明文字含義。
美國最近幾年政治暴力頻發,就連特朗普在競選期間都曾遭到過槍擊,柯克不知道嗎?他非常清楚,在一個超過3000人的演講現場設有六名警察和柯克的私人保鏢。
有法律威懾,有安保措施,但悲劇還是發生了!
持槍權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公民的權利,本意是武裝民兵,保衛國家。必要的時候,美國公民可以舉起手里的槍暴力反抗失去公信力的政府,為捍衛民主而戰。
但在這場槍擊案中,武器已經成為了政治暴力的工具。
槍擊案發生后,曾遭受槍擊的前民主黨眾議員吉福茲說:“民主社會永遠存在分歧,但我們絕不能讓美國成為一個以暴力面對分歧的國家。”
民主存在分歧是必然,采用投票解決分歧,少數服從多數確實可以出來一個結果。哪怕只有一票的優勢,相對多數支持的一方獲勝,便大行其道。但沒有人考慮那些相對少數政見該如何對待。可能一票之差,那些意見和政治見解便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和理解,甚至被打壓。
投完票就完事了,用一刀切的方式決出了勝負,但也讓最基本的互通、理解、信任和共識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最終不被理解積攢成了仇恨,當仇恨形成規模,必然會引發悲劇。
![]()
從特朗普第二次參加競選開始,這種政治撕裂已經形同水火。
只要有動機,即便沒有槍,用刀,用其他辦法也可以一樣殺人。只是用槍比刀更快,成功率也更高,畢竟遠距離射殺更具有隱蔽性。
在美國,每次槍擊悲劇發生后都會有一段關于控槍法案的討論,然而討論了這么多年都沒有結果,看上去也不會有一個結果。與其討論一個注定不會有結果的東西,不如正視根源,政治分歧演變成政治大撕裂才是政治暴力悲劇一再重演的根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