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總刷到家長吐槽:“沒給娃碰過糖,怎么牙還是黑了?”
這話我太懂了。
最近我妹妹帶著2歲半外甥去看牙科,一路跟我哭訴:“從沒買過糖,怎么娃一喊牙疼,張嘴全是小黑牙?有的牙還爛了個坑!”
到了牙科,牙醫一問原因,我妹妹當場后悔拍大腿,覺得很對不起娃。
原來,外甥每天睡前要喝瓶牛奶,喝完直接睡,從沒漱過口、刷過牙。
牛奶里的乳糖粘在牙上,口腔里的細菌一分解,就變成酸腐蝕牙齒。
我發現很多家長跟我們一樣,總盯著 “糖”,卻忘了這些藏在日常里的 “牙殺手”。
![]()
一、娃爛牙不只是吃糖,這3個坑我也踩過
以前我也以為 “不給糖娃吃就沒事”,直到自己帶娃、陪我妹妹跑牙科,才知道好多家長都犯過同樣的錯。
(1)覺得 “娃小不用認真刷牙”,結果食物渣全藏牙里
我家娃剛長牙那陣,我就犯過這錯:覺得用紗布擦兩下就行,哪用得著牙刷?
牙醫說:“就算是剛長的小乳牙,喝完奶、吃完輔食,殘渣都會粘在牙上。”
讓娃自己刷更不靠譜!
我家娃4歲時認為自己長大了,堅持要自己刷牙。我也心大,既然娃長大了,就該放手讓他獨立完成自己的事。
有次娃刷完牙,讓我檢查,結果一看,牙齒縫里還卡著粥粒,牙齦溝那全是軟垢。
我知道,不管是牛奶、粥還是水果,只要殘渣留在牙上,細菌就會 “啃” 這些殘渣,變出酸來腐壞牙齒。
所以,娃雖然小,但還是每天要認真給娃刷干凈牙齒。
(2) 粘牙食物比糖還坑,我家娃吃葡萄干差點蛀牙
我家娃愛吃葡萄干,我給他買過很多無添加葡萄干,覺得是健康零食。我發現吃完沒及時處理,晚上刷牙時,牙縫里的葡萄干摳都摳不下來。
牙醫說:“年糕、糯米餅、巧克力、葡萄干這些,比糖果還難清理。”
它們粘在牙上,舌頭舔不掉,牙刷也刷不凈,細菌在里面 “繁殖” 一晚上,牙能不爛嗎?
(3)娃天生牙縫大、有小坑,要更認真清潔
我鄰居家孩子更冤枉:家長每天幫著刷牙,但是牙還是壞了。
后來才知道,她家孩子牙縫大,牙面上有很深的小坑,像一個個 “小口袋”,食物渣一進去就藏住了。
這種天生的牙結構問題,我們避免不了!
牙醫教了個方法:每次刷牙后,用兒童牙線幫娃清牙縫,雖然麻煩點,但能把藏著的渣摳出來。
![]()
二、別等換牙就不管!娃爛牙的危害,比你想的大
我以前也聽過 “乳牙反正要換,爛了沒事” 的說法。
但看到鄰居家孩子的情況后,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提個醒:別等換牙就不管!娃爛牙的危害,比你想的大!
鄰居家孩子的乳牙爛到牙根,疼得吃不下飯,瘦了快2斤,后來恒牙長出來還歪了,不得不做矯正。
娃爛牙的危害,比你想的大:
1.牙疼得不敢嚼飯,只能吞,消化不好還營養不良;
2.門牙爛了的話,娃笑都不敢張嘴,慢慢就不自信了;
3.乳牙爛到根,還會影響恒牙,要么長歪,要么也容易蛀牙。
三、家長做好3件事,保護好娃的牙齒
現在我每天跟娃一起護牙,總結出3個簡單的辦法,親測管用:
(1)不光控糖,粘牙的也得盯,吃完必須漱口
糖果、蛋糕肯定要少給,但像葡萄干、年糕這些,吃完我會馬上給娃喝溫水漱口,把能沖掉的渣沖干凈。
要是晚上吃了粘牙的,我會直接再給娃刷一遍牙,不偷懶。
(2) 7 歲前家長必須上手,別指望娃自己刷
我家娃現在會自己拿牙刷比劃,但每次他刷完,我都會用兒童牙刷再幫他刷一遍,重點刷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 —— 牙醫說這里最容易藏渣。
刷的時候我會跟他說:“上面的牙往下刷,下面的牙往上刷,像給小牙齒‘洗澡’一樣。”
(3) 每3個月看次牙醫,比啥都強
我給娃定了規矩:每 3 個月去一次牙科,跟打疫苗一樣規律。
上次去檢查,醫生發現娃有顆牙有點 “脫礦”(就是蛀牙前兆),馬上涂了氟,還說幸虧發現得早。
醫生還說,要是娃牙窩深,等再大點可以做窩溝封閉,把小坑填上,更不容易蛀牙。
![]()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其實養娃哪有不操心的?牙齒這事看著小,卻關系到娃能不能好好吃飯、能不能自信地笑。
我現在最開心的,就是每天早上看娃張嘴刷牙,露出一口白白的小牙。
希望我們都別踩那些護牙坑,讓娃都能有口好牙,吃嘛嘛香,笑起來也牙白白的~
保護孩子的牙齒,你們還有什么好方法,歡迎到評論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