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三國邊防部隊首次舉行“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為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項目護航? 北溪管道被炸毀的悲劇,絕對不能在中國的眼皮底下重演。
據《環球時報》近日報道,從9月8日至9日,中俄蒙三國以“聯合防范打擊邊境地區恐怖破壞活動”為課題,在中俄蒙邊境某區域組織“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這是三方首次組織邊防部隊參加聯合演習。
![]()
中俄蒙三國在邊境某區域組織“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
這次三國聯合演習非常“應景”,因為就在9月2日,中、俄、蒙三國的元首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中俄蒙元首第七次會晤。
在這次會晤中,三方共同簽署了關于“西伯利亞力量2號”跨國天然氣管道項目具備法律效力的備忘錄,這是該項目提出十年來獲得的一大實質性進展。
因此“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很有可能就是為了保衛未來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跨國天然氣管道而做的準備。
![]()
這次演習主要有中俄蒙三國邊防部隊參與
考慮到歐洲發生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我們自然需要防備有人想要破壞“西伯利亞力量2號” 跨國天然氣管道,這種擔心并不是多余的。
就在9月4日,美國福克斯新聞主持人杰西·沃特斯在電視節目中公開表示:
“普京正鋪設一條通往中國的大型管道,這條管道預計將于未來十年完工,并將為中國提供15%的能源。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日益密切,可能有人會像轟炸北溪天然氣管道一樣轟炸這條管道”。
很顯然,“有人”已經動了這個壞心思。
![]()
參加演習的解放軍狙擊手
“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已經被丹麥、瑞典和德國聯合調查了3年,丹麥和瑞典早就停止了調查且不公布案情細節,德國單獨調查下去,在不久前鎖定了7名烏克蘭籍犯罪嫌疑人。
德國方面認定這群烏克蘭人,是“自愿”完成了這起專業性只有專業特種部隊才能完成的復雜任務。
躲開波羅的海上繁忙的過往船只,精準地定位了在水下七八十米深處的管道,潛水下去,手工安裝了重量達幾十公斤的爆炸物,完事后還能全身而退,而背后并沒有任何“國家級”組織策劃和支援。
這種調查結論只能說是誰編誰信,完全沒有說服力。
![]()
北溪爆炸案的現場,天然氣從海面冒出
所以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建成后,恐怕也會有人或者團體“自愿地”搞破壞,西方政府和媒體也會異口同聲地說,“這些人”背后并沒有國家級的組織策劃和支援。
所以中俄蒙三國的“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是未雨綢繆,是絕對必要的。
“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由俄羅斯在2015年前后提出,目標是把西西伯利亞氣田的天然氣,通過蒙古國輸送到中國,年輸送量高達500億立方米,合同期限長達30年。
俄羅斯選擇蒙古國路線,顯然是想加強對蒙古國的影響力。
蒙古國在蘇聯解體之后就開始奉行“第三鄰國”戰略,交好美國、韓國、日本等西方陣營的國家,反而對中俄充滿敵意,這是中國對這條線路經過蒙古國有顧慮的原因之一,其他顧慮還包括項目建設投資和最終天然氣定價問題。
![]()
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大致的路線圖,圖中通過蒙古國的虛線表示
早在2019年,中俄就提出經蒙古國輸氣的構想,但蒙古國顧慮到西方態度,一會兒要求增加過境費分成,一會兒又提出要引入第三方監理,導致談判多次停滯。因此談判非常復雜,導致項目一拖再拖。
即使這次中蒙俄簽署了備忘錄,未來的項目進展也仍然存在變數。
不過蒙古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最終意識到敵視中俄并沒有什么好結果,而且這條天然氣管道途經蒙古國,他們還能收取過境費并參與維護,在經濟上每年都能得到至少數億美元的收入,因此態度有所轉變。
應該說,陸地天然氣管道要比水下天然氣管道容易破壞。
雖然管道兩側幾十米范圍內都可以設為警戒區,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但是破壞者甚至可以不用進入警戒區,只隔著鐵絲網發射火箭彈或者其他大威力武器就能炸毀管道,用遙控無人機也能遠程搞破壞。
![]()
- 已經運營多年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天然氣管道,兩側都是運維和警戒區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陸地天然氣管道也更加容易維修,被炸毀幾十米,派幾輛卡車送新管道過去更換就行。
因此想要永久性地破壞這條管道,破壞者需要大規模地、持續不斷地搞破壞,這難度就大多了,因為在陸地上抓獲破壞者也更加容易。
未來中蒙俄需要對這條管道的安保工作多下些功夫,我們肯定能夠看到更多類似“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練這樣的活動。
通過這些合作,中俄蒙的戰略互信將得到進一步增強。“有人”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狀況,那他們大可以來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