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中元節的“煙火氣”再次籠罩華人社區。不少地方的街頭巷尾,焚燒冥幣的紙灰隨風飄揚。而奇妙的是,這股“燒錢”風潮在不知不覺間走出國門,漂洋過海。
打開亞馬遜,在搜索欄里輸入“ancestor money”,你會發現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冥幣在俄羅斯、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暢銷,價格更是高得離譜——800張冥幣售價13美元(人民幣約92元)。
![]()
▲圖源網絡
而在國內,5-6元就能買到1000多張,在國外相當于溢價20倍。部分商品鏈接的評論區里更是熱鬧,數百條留言把它捧成了“新興神秘用品”。
從中國出海的冥幣,到底是怎么在異域流行開來的呢?
01
陰間金融體系的誕生
早在商周時期,人們用玉帛、牲畜祭祀,戰國時期開始在墓穴中埋下真幣,開啟“冥界貨幣”的先河。魏晉以后,紙錢隨造紙術普及,加上佛教傳入,中國人對“陰間世界”有了更具象的想象,焚燒紙錢才逐漸成為主流。
關于冥幣的發明,民間還有個妙趣橫生的傳說。蔡倫的哥哥蔡莫造紙失敗,紙又黃又糙,賣不出去。其妻慧娘便自編劇本:假裝暴斃,隨后“復活”,聲稱在陰間靠丈夫燒的紙錢買通小鬼得以還陽,從此蔡莫家的紙大賣。
![]()
▲圖源網絡
到了今天,冥幣便在極力模仿現實世界里的鈔票。
有發行機構,如“天地銀行”“冥通銀行”,這些陰間銀行可是天庭的直屬國企,就像國家貨幣上印的“中國人民銀行”一樣,試圖彰顯合法性與權威性。
有人物肖像,比如最常見的玉皇大帝。在道教體系中,玉皇大帝是天界最高統治者。把他的頭像印在冥幣上,就相當于把國家元首印在鈔票上。有的冥幣上還有其他“銀行高管”的簽名,比如閻羅王。
![]()
▲圖源網絡
近年甚至出現了“陰間信用卡”“陰間支票”,冥界金融體系可以說是愈發完備。
至于冥幣的面值,向來是“財大氣粗”。早些年,祖先們收的多是“拾元”“百元”起跳的紙鈔,后來漸漸演變成“千元”“百萬”“千萬”,再到如今隨手一張就是“億”。
![]()
▲圖源網絡
玉皇大帝和閻羅王怕是天天頭疼:冥府服務業產出有限,孟婆一碗湯還維持在“1文”定價,陰間的通貨膨脹或許越來越嚴重。
02
冥幣出海與賽博儀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冥幣如今漂洋過海,而帶領這股奇異熱潮的正是一群外國博主。
他們將冥幣稱作ancestor money(祖先錢),例如一位名叫Indra Ali的博主,就是YouTube“冥幣區”第一人,他專門拍攝了授課視頻教大家如何燒幣。他表示中國人每到特定時期就會燃燒這種紙錢,相信神秘的東方力量能帶來好運。
![]()
▲圖源網絡
另一位博主SRI Master Gano Grills也分享了他的燒冥幣的講究操作——鄭重其事地擺上玉皇大帝雕像,必須用左手拿著冥幣燒,嚴格遵循 “中國傳統以左為尊”,快燒完了再畢恭畢敬放入香爐,主打虔誠。
有的博主還設計了 “陰陽五行祭臺”——鑲金邊的祖宗金屬相框當 “金”,一盆多肉綠植代表 “木”,水杯對應 “水”,點燃蠟燭就是“火”,再放塊水晶原石當 “土”,最后還不忘擺上炸雞腿當供品,好一場“中西合璧”的賽博儀式。
![]()
▲圖源網絡
還有博主提醒在開始燒冥幣前,把自己和親人的名字寫在冥幣上,確保“轉賬”無誤。步驟詳細,深情并茂,細致程度令不少中國人都自愧不如。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冥幣樣式在海外的“本土化”也令人咋舌。
除了傳統的玉皇大帝版,還有美元版、歐元版、甚至原住民版,印著富蘭克林、肯尼迪、自由女神、美國白宮、伊麗莎白女王等符號。
![]()
![]()
![]()
▲圖源網絡
冥幣發行方也各具特色:臺灣地區有“靈界通寶地府銀行”,韓國有“極樂銀行”,越南是“地府銀行”,琉球則有“琉球冥界銀行”。
“地域定制款”滿足各個國家的需求,陰間消費也得入鄉隨俗。
![]()
▲圖源網絡
商家們也從中嗅到商機。根據跨境電商上的數據,中國祭祀用品的買家,涵蓋了俄羅斯、美國等全球各國人民,歐洲國家幾乎都有訂單,包括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希臘等,此外還有毛里求斯、埃及、以色列等地的網購用戶。
![]()
▲圖源網絡
不過有亞馬遜商家指出,頭部冥幣賣家基本上每個月賣幾百件,加上物流、平臺抽傭,最后到手的利潤其實并不多。相比之下,一些網紅和直播博主靠著秀冥幣、燒冥幣,借此提高視頻的點擊率,收獲數萬點贊。
03
中外共通的精神出口
冥幣之所以能在海外走紅,背后隱藏著多重原因。
冥幣滿足了西方社會對東方神秘文化的好奇,“燒紙錢”習俗對許多外國人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東方文化符號。加上社交媒體的傳播,“冥幣體驗”的內容本身就極具沖突感:陌生、玄幻,因此引發關注與模仿。
![]()
▲圖源網絡
很多外國人堅信冥幣確實有效,甚至紛紛“現身說法”。Twitter上的網友Ebonie分享了她的經歷,因為給祖先燒錢,她拿到了經濟援助,獲得了重回校園的機會。Youtube網友表示,在給祖先燒錢之后,她中了大樂透。
還有視頻博主稱他每天都會給老祖宗們燒錢,因此得到了他們的庇護,祖宗們在夢里提醒他家里煤氣泄露,讓他及時醒來免于遭殃。甚至有老外分享他燒了紙錢后,煙霧報警器響了,他覺得這可能證明是他的媽媽收到了他的心意,很高興……
![]()
![]()
▲圖源網絡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信念背后是一種“心理暗示與自我驗證”的機制。人們在燒冥幣時往往許下心愿,而生活中一旦出現好轉,就會認為這是祖先收到了錢并給予回應。
更重要的是,西方社會傳統上更強調“個體永生”,例如通過功績、作品延續存在,而中國冥幣的出現,為海外群體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更為具象的情感寄托方式。
![]()
▲圖源網絡
外國網友Lisa就表示:“我燒了一張祖先錢,并把我的想法寫在上面,希望她在天堂里能過上輕松的生活,在那個世界里有足夠的錢而無需辛苦工作。”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除了冥幣之外,祭品正在不斷“更新換代”。從 iPhone、Apple Watch、游戲機,到奢侈品手袋、名車、別墅,甚至麥當勞套餐、奶茶、茅臺酒。
![]()
▲圖源網絡
這些東西都已成為中外共通的情感出口——跨越陰陽兩界的惦念,正是這場跨文化碰撞奇觀中最動人的部分。
各位自己友,
你見過最新奇的祭品是什么呢?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