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過去的八月,小紅書在新疆伊犁舉辦的一場持續48小時的“外人節”戶外體驗活動,意外成了影石Insta360的大型線下種草現場。
從全景相機X5到運動相機Ace Pro 2、拇指相機GO 3S……現場幾乎每位博主手上都掛著、揣著或舉著影石的產品,各種機型應有盡有,圍觀網友辣評“在線下專柜都沒見過那么多臺Insta360”。
![]()
(小紅書 @是老吳阿阿阿 )
而這,還不是影石第一次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破圈”。
早在今年年初,數碼博主 @影視颶風 與戶外達人 @Links 在日本一座雪山拍攝的極限挑戰視頻,就曾刷屏B站。
視頻里大雪封山、環境極端,他們手中的影石Ace Pro 2(以下簡稱Ace Pro 2)卻全程穩定輸出高清畫面。更戲劇性的是,剛爬一百多米,其中一臺Ace Pro 2就遺失在了雪山上。
視頻出圈后,有網友暢想等雪化了就去日本爬山撿他們的Ace Pro 2,之后YouTube上真有網友發評論稱撿到了影視颶風的相機,說“里面還有一堆素材”,無意間又帶起一波“Ace Pro 2到底有多耐造”的討論熱潮。
所以,Ace Pro 2到底是什么來頭?
《DT商業觀察》經過進一步搜索了解后發現,Ace Pro 2作為一臺運動相機,“征服”的遠不止小紅書戶外博主和雪山。

有錢也買不到?Ace Pro 2成了年輕人新的“社交硬通貨”
2024年10月22日,影石推出了Ace Pro 2,參數很頂:1/1.3英寸大底、行業首創8K畫質、徠卡SUMMARIT鏡頭、行業首款“AI雙芯”運動相機。
簡單說,它同時擁有了“旗艦手機的夜景實力+徠卡的德味色彩+一顆專業級的影像大腦”,搭配獨創的街拍套裝,便成了“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
標準套餐價格2698元,加上街拍套裝2998元,聽起來不便宜,但很快大家就悟了:價格根本不是問題,搶不搶得到才是。
從Ace Pro 2發售至今,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的用戶哀嚎聲一浪高過一浪:
“搶了三次都沒搶到,是我手速不行還是它太香?”
“求求了,影石你再不補貨我真的要投奔大疆了!”
更有人發帖求“勸退”,希望大家“一人說一個Ace Pro 2的缺點,我太想買了”,結果收到的全是購買邀請——熱門回復是“沒有缺點”,其余人則在認真交流買到的人都是溢價多少入的、哪個平臺搶成功率最高。
甚至有人開始像搶機票一樣在評論區試圖馴服大數據,爭著給自己“造謠”雖然很愛Ace Pro 2,但是只有69元了。(注:69元買數碼產品的梗來自于部分商家將大疆Pocket3配件套餐報價69元吸引消費者點擊,隨后69元成了熱門數碼產品在網友心中的“夢想價”。)
![]()
(圖片來源:抖音)
搶不到Ace Pro 2的年輕人,就這樣一邊游走在各大Ace Pro 2討論貼的評論區懷疑人生,一邊放狠話甚至試圖欺騙大數據,但也沒忘記轉身沖向二手平臺,哪怕溢價也毫不手軟。
在閑魚,“Ace Pro 2 影石”的搜索熱度持續攀升,近7日成交均價為2800元,比上周又漲了110元。要知道,這款產品的標準套餐官方定價為2698元,二手成交的均價已經超出了基礎定價本身。
![]()
魔幻現實還在繼續:華強北商家與品牌方斗智斗勇,試圖以上千臺的量級囤貨自售;閑魚上代拍費最高喊到878元,堪比演唱會門票。
它不再是一臺相機,更像是新的“電子茅臺”——比起把Tiffany手鏈拆了當吊墜的“散裝奢侈”,帶徠卡標的 Ace Pro 2,才是更體面的選擇。
數據是最誠實的證明。
根據魔鏡洞察的數據,影石Insta360上半年在國內主要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同比暴漲106.8%,環比增長91.6%。
這背后,Ace Pro 2是絕對的功臣。
618期間,它霸占天貓、抖音運動相機榜單TOP3,僅小紅書平臺的自閉環銷售就超過4000臺,是助推影石Insta360登上小紅書數碼潮店榜TOP1的主力。
我們查看了小紅書上近90天有關“運動相機”的討論,共有1262個品牌被提及,其中影石Insta360相關筆記的互動量高達200.26萬,而這里面,以Ace Pro 2所在的系列熱度最高。
![]()
這股熱潮是全球性的。
亞馬遜Prime Day期間,Ace Pro 2銷量同比增長108%,在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多國站點穩居暢銷榜前十;今年6月,它在日本市場的份額甚至超過了松下、索尼的部分傳統機型,被網友戲稱是“國貨之光反向輸出”。
以影石海外的主要銷售市場——美國為例,根據谷歌搜索指數,自2024年10月發售以來,Ace Pro 2在美國的搜索熱度持續攀升,并在今年夏天達到頂峰100。
![]()
這股熱潮還在持續蔓延。
9月8日,影石趁熱打鐵推出Ace Pro 2冰川白限量版。新配色搭配銀色街拍套裝更顯潮流質感,并在人像拍攝、“電影感”直出上重點升級,還聽勸地新增了直出live圖和直播功能,進一步提升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吸引力。
Ace Pro 2成為大眾消費市場的爆品,也為影石帶來了可觀的增量。
影石的財報顯示,Ace系列雖然2023年才正式上市,但其收入占比在一年內就實現了近4倍的迅猛增長,一躍成為公司增速最快的產品線。
作為一臺運動相機,Ace Pro 2提供的早已不止是運動記錄,更是一種社交身份、審美表達與生活儀式感的全新解決方案。

為什么是Ace Pro 2?三個情緒切口,精準拿捏年輕人
2025年,情緒價值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從老鋪黃金的“傳承感”到泡泡瑪特的“陪伴感”,再到蜜雪冰城的“性價比快樂”,消費者購買的早已不只是產品本身,更是產品所承諾的情感體驗。
影像市場也不例外。
如果說買大疆Pocket3的“附加值”是吃飯時被誤認為探店博主,獲得店家額外關照,那么帶一臺Ace Pro 2出門的“情緒回報”則更加豐富,它不僅是拍攝工具,更是個人行走的視覺名片、是社交場合的談資,無痛將主理人式的對美好生活的想象照進現實。
結合社交平臺的討論和分享,我們總結了Ace Pro 2的三個核心吸引力: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主打一個“顯貴”
徠卡是什么?是相機界的愛馬仕,是無數攝影師夢寐以求的“光學神話”。
一臺徠卡動輒五六萬,是專業與財力的雙重象征。而Ace Pro 2的徠卡聯名,本質上是一份精心策劃的影像大師邀請函——讓年輕人用不到三千塊,買出三萬塊的格調和體驗。
就像哈蘇用戶永遠沉迷裁切上億像素的圖片,表示怎么裁、都清晰;尼康用戶碰到鳥就覺得機會來了,一定要拍一張“風景如刀鋒般銳利,人像如奶油般化開”的高清糊圖昭告天下一樣,每一個擁有徠卡可樂標的人,都會不經意地展示出來。
Ace Pro 2上紅色的徠卡可樂標,不只是相機標識,而是社交平臺上的“貴替水印”。就像CK的內褲邊邊一樣,穿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看到。
![]()
(Ace Pro 2 出片時自帶徠卡水印)
用戶 @毛毛 說得直白:“背不起愛馬仕,但我的照片角上永遠有一顆徠卡。”
年輕人追逐的早已不只是“性能”本身,能有“看起來很貴”的心理滿足當然更好。正如當下“老錢風”“靜奢風”的流行,Ace Pro 2踩中的,正是“輕奢顯貴”的情緒紅利:既要質感,又要性價比;既要格調,又不能太肉疼。
從雪山到街頭,Ace Pro 2 拿捏“經濟上行的美”
就像甜品不甜是對甜品的最高贊美一樣,一臺好的運動相機,適用場景也不會局限于運動。
運動相機曾經是極限運動的專屬配件,是雪山、深海、滑板的硬核標簽。但Ace Pro 2用一套“街拍套裝”,徹底打破了這層刻板想象——它通過多功能擴展框、手柄和冷靴按鍵等配件,將機身轉變為類似微單的握持形態,其中冷靴按鍵尤其提升了街拍時的觸發手感,帶來了一種接近微單的操控體驗。
![]()
(Ace Pro 2 街拍套裝)
更重要的是,它給街拍愛好者帶來了傳統相機難以實現的新視角:低機位吸附、高空俯拍、寵物第一視角等,讓街頭攝影文化從少數人的藝術表達,轉變為大眾可參與、可分享的生活記錄方式。
這套裝備讓Ace Pro 2絲滑融入普通人的日常,也讓它超越傳統運動相機品類,成了年輕人隨身的“街拍神器”和“生活搭子”。
小紅書上,關于Ace Pro 2的筆記從極限運動到日常記錄,全方位覆蓋。
不管是新疆徒步、超高空跳水、游泳記錄,還是夏天的日常混剪、凌晨五點的西湖藍調時刻、五月天演唱會現場、北京太廟的電影感畫面……都收獲了海量的互動。
![]()
Ace Pro 2自帶的“徠卡鮮艷”“膠片”“復古”“都市”等濾鏡,成了用戶口中的“神助攻”——不需要復雜后期,隨手一拍,就是質感大片。
用Ace Pro 2拿捏“經濟上行美”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徠卡鮮艷”,拍出綠色沉靜、紅色濃郁、暗部發藍的經典德味,仿佛每一幀都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喝咖啡;用“膠片”模式的高對比、低飽和、略帶顆粒,效果乍一看像爸媽老相冊里抽出來的底片,再一看,原來是昨天樓下小公園拍的。
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立體色調”或“暗部曲線”,只管按快門:Ace Pro 2負責高級,你負責生活。
騎行的人用它記錄落日穿橋的瞬間,寶媽拿來拍娃、拍寵物,上班族也可以把它當高級行車記錄儀,剛買了輛新車的 @石頭 本來就是影石的用戶,他正在計劃入手一臺 Ace Pro 2,“上車錄路況,下車拍Vlog,萬一發小紅書火了呢,這波不虧。”
![]()
(Ace Pro 2的邪修用法之“行車記錄儀”)
打工人沒那么多年假,頻頻去阿爾卑斯山脈滑雪,但可以在通勤路上拍出《重慶森林》般的鏡頭;未必能天天到東南亞體驗潛水,但能用Ace Pro 2記錄下小區湖邊夕陽的粼粼波光。
她經濟入場:人像美學與“電影感”的溫柔陷阱
女性用戶對出片永遠有自己的巧思:索尼不調色發灰、佳能笨重、富士濾鏡看膩……而 Ace Pro 2 抓住了痛點。
持續升級的人像美顏算法 + 黑柔鏡配件,精準狙擊用戶想要“氛圍感”“電影感”的核心訴求。
這不是美顏相機的簡單復刻,而是“技術美學化”的降維打擊。
Vlog博主熱衷于將Ace Pro 2和最新款iPhone、iPhone SE、Pocket3等影像產品拍攝的同角度畫面放在一起對比,讓大家各取所需。
不少女性用戶被Ace Pro 2人像模式中那種 “皮膚像天生透亮” 的通透感種草,運動相機拍人像會畸變是很多人的痛點,但Ace Pro 2用人像模式加上黑柔鏡后仿佛一鍵步入柔光世界,畫面朦朧卻不糊,自帶氛圍感buff。
![]()
(Ace Pro 2鏡頭下的瞬間)
此外,因為機身格外輕巧,單手握持不費勁,隨手塞進通勤包也不占地方,不管是專注自我世界的i人,還是熱衷記錄的e人,它都能成為恰到好處的搭子。
有用戶笑稱:“這不是運動相機,這是我的隨身Vlog導演。”

運動相機“不運動”了?是好事
影石Ace Pro 2的爆發并非偶然,而是整個運動相機行業20年技術演進與場景破圈的必然結果。
運動相機的“進化”之路,堪稱一場從專業極客產品到大眾生活伴侶的“破圈”之旅。
這一切始于2004年。那一年GoPro推出首款35mm膠片運動相機,開創了為沖浪、滑雪等極限運動而生的專業品類。
隨后的技術探索期,行業聚焦于防抖、畫質和連接性——GoPro HERO3 Black實現了4K錄制,HERO4 Silver內置觸控屏并普及了Wi-Fi藍牙,讓相機與手機的連接和內容分享變得便捷,索尼也推出了搭載光學防抖的FDR-X3000。
2018至2022年,運動相機進入功能多元化階段。大疆以Osmo Action的前后雙彩屏設計打破外國品牌的市場壟斷,影石ONE R首次與徠卡合作并實現鏡頭可切換,融合運動與全景功能,而僅重18.3克、比雞蛋還要小的影石Go系列則極大拓展了使用場景。
這一階段的創新,為運動相機“日常化”埋下伏筆。
2023年至今,行業全面邁入“智能化與日常化”階段。
GoPro HERO12 Black提升低光畫質,大疆Osmo Action 5 Pro顯著增強續航,影石Ace Pro引入翻轉屏和AI高光助手等深度功能,帶來移動延時等特效。
隨之而來的Ace Pro 2更搭載徠卡鏡頭、AI雙芯和157°超廣角,大幅提升夜拍畫質,而X4支持8K全景、X5可拆卸鏡頭等創新,也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
![]()
這段演進背后,是一場持續發生的消費平權。
一方面是技術越來越平民化。4K、防抖、續航等專業配置逐漸成為基礎,競爭焦點還延伸至AI剪輯、濾鏡、美顏等普通用戶更關注的功能和體驗。
另一方面是產品正從“極客玩具”走向“大眾消費”。相比早期GoPro的高昂定價和極客屬性,如今在國產供應鏈與技術整合的支持下,像Ace Pro 2這樣兼具專業性能和時尚設計的產品,嘗鮮門檻大大降低,不僅變得更易入手,也真正走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的Ace Pro 2,正是二十年技術積累的集大成者,致力于讓每個人都能“美圖直出” 。
它或許不需用戶了解AI雙芯或F2.6光圈的深奧參數,但卻能清晰回答一個最樸素的問題:“我能不能隨手一拍就好看?”
答案是:可以。
正如用戶@小兔 說的:“以前覺得運動相機離我很遠,直到我用朋友的Ace Pro 2拍的Vlog像電影轉場,原來我平淡的生活,也值得被這樣認真對待。”
Ace Pro 2重構了影像市場對“運動”的定義:它不再是極限運動的專屬,而是所有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動態瞬間。
一切動態皆可記錄,一切記錄皆可浪漫。運動相機從專業設備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每個人記錄生活、表達自我的日常伴侶。
而這,或許正是影石始終在做的事——用硬核的技術創新,實現溫柔的技術普惠。
影石讓Ace Pro 2成為了一座橫跨極限與日常的橋梁:它既是能伴隨攀登者穿越雪山生死時刻的專業裝備,也是普通人拾獲生活詩意的“眼睛”。它記錄飛躍懸崖的震撼,也收藏下班路上偶然邂逅的夕陽;它凝固雪崩時的爆裂瞬間,也裝下飯后在夏日晚風中散步的日常。

當硬件性能趨同,未來的競爭將是“洞察用戶情緒”的競爭。
Ace Pro 2 揭示了一個新消費真相:年輕人購買的從來不是冰冷的參數,而是產品所承諾的一種更理想、更易于分享的生活體驗。
它讓粉絲拍清演唱會夜景、學生無負擔拍Vlog、打工人隨手出片,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這代人在不確定性中,試圖用高清晰度的記錄,錨定自我存在、尋求情感共鳴的渴望。
而最終,運動相機真正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使記錄成為一種消費平權——無論你是誰,都能用鏡頭,寫下屬于自己的生活劇本。
![]()
作者/孟萍萍@cq2731443
編輯/ 林美汕@MICLIN000
設計/戚桐琿 運營/蘇洪銳
企劃/潘志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