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屬會有疑問:“他在外面沒存款、沒房產,連生活費都靠我們寄,這罰金一定要交嗎?”
![]()
答案很明確,即使服刑人員眼下沒有任何資產,罰金的繳納義務也不會消失。法律規定,只要判決書中明確了金額,就必須依法履行,不會因為沒錢而直接免除。
如果服刑人員現在身無分文,法院會把這筆罰金債務登記在案,相當于打了張長期欠條。等服刑人員出獄后找到工作,拿到工資,或者繼承了遺產,有了能夠繳納的能力后,法院會強制執行。
當然,不是所有沒有資產的服刑人員都要硬扛。如果確實是家庭困難,無能力履行罰金,可以申請延期、減少甚至免除罰金,但前提是要拿出足夠的證明材料。比如家里遭遇了火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因重病、傷殘等喪失勞動能力或需要撫養的近親屬患有重病等情況。
這些材料不是隨便交的,需要經過鄉鎮司法所、公安局層層蓋章,最后由法院審查。只有情況屬實的,才會裁定減免,不然光說沒錢,法院是不認的。
![]()
服刑人員不交罰金,還會影響減刑。積極交罰金是評估認罪悔罪的重要依據,所以,如果有些人明明有能力交卻故意不交,哪怕其他改造表現再好,減刑時也會從嚴處理。
不想因為罰金影響減刑,又確實沒有能力一次性交清,其實也有辦法。可以向法院申請分期繳納,法院會依據服刑人員的經濟狀況定個計劃,比如每月從勞動報酬里扣一點,或者出獄后按月從工資里劃扣一點。這樣壓力小,也能體現愿意履行的態度,對減刑有幫助。
如果家屬想幫著交,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通過法院指定的專用賬戶,別直接把錢匯到服刑人員的個人賬戶,不然可能會被當成生活費,沒有辦法抵扣罰金。
總之,法院對罰金的執行,不會因服刑人員的經濟狀況而取消,但真有困難的也能依法申請減免。只要積極配合,如實溝通,既能守住法律的底線,也能最大程度減少對改造和未來生活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