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清脆的敲擊聲在工作間有節奏地響起,一場銀與火、手與心的對話,在重慶機務段溫情開啟。
9月5日,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務段團委主辦,重慶晚報·廂遇承辦的“橙C沙龍·青年夜校”系列活動之“解鎖‘銀’彩時光·傳承匠心精神”手工銀飾制作體驗活動,在重慶西折返所舉辦。52名青年職工分批化身為“銀匠學徒”,在錘起錘落之間,感受工業美學與手作溫度的美好。
![]()
銀匠課堂:走進銀飾世界
銀匠老師首先為大家系統講解了銀飾的歷史起源、發展演變、銀的含量標準與文化分類。從古代銀器到現代飾品,青年學員們沉浸其中,對這份傳承千年的手工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手作體驗:設計專屬戒圈
真正動手環節更是趣味盎然,大家兩人一組,互相協助。
1.測量指圍:細致校準,精準定位;
2.刻字/敲印:設計專屬符號,鐫刻獨特心意;
3.塑形焊接:細心彎折銀條,輕敲加固成型;
4.接口打磨:反復打磨,直至戒圈完美閉合;
5.拋光出光:用心拋光,戒指逐漸閃亮奪目。
活動尾聲,大家紛紛戴上親手制作的銀戒并分享心得,場面溫馨熱烈。
52枚銀戒,不僅是手工作品,更是專注與情感的凝聚。當最后一枚戒指被收入絨盒,工作間仍留有精心鍛造的余溫。
![]()
據悉,重慶機務段團委未來還將推出更多特色體驗活動,為青年職工搭建創意與交流的平臺。銀飾雖小,卻承載了溫度與故事;一場手作,也是一次精神的共鳴。
青年職工說
“第一次做銀飾,每一個痕跡都是自己的創作,很有成就感!”
“很有意義的一次活動,能親手做個銀戒給自己,很有儀式感。”
“第一次做銀戒指,雖然不夠完美,但意義非凡,是我給自己的禮物。”
工作人員說
重慶機務段團委工作人員:“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手腦并用’的活動,讓青年職工在錘煉技藝中體會匠心精神,既放松身心,也增強團隊凝聚力。”
掃碼咨詢更多活動
重慶晚報-廂遇記者 蔡靜 舒凡雪
編輯:蔣麗霞
校審:羅再芳
總值班:楊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