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市場,電視在家庭的信息中樞位置越來越不重要了,因為手機的存在,人們都已經習慣了在移動端進行各種社交、娛樂、互動、休閑等等,其實在更大的市場中,這樣的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電視機的利用率越來越低,甚至包括老年人都已經習慣了移動端應用,不在垂青于電視端了。這時候的電視機的發展就變得越來越尷尬了,誠然,在一些特殊應用使用中,電視機還是不錯的終端呈現,但大眾市場的消費熱情已經不再迫切了。甚至有的年輕人在新居中都不一樣配備電視機了,以更加靈活的方式進行替代。
不過,即使如此,傳統的電視廠商還在繼續耕耘在這個市場,雖然可能出貨量已經今非昔比,不過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電視機還有自己的市場定位。近日,我們看到,三星又推出了3萬美元的新型電視。該電視為115寸4K電視,采用全新“Micro RGB”背光系統。據悉,Micro RGB電視在“純黑”表現上不及OLED,后者采用自發光像素,無需背光,能夠呈現出極致的黑色。OLED技術與Micro RGB技術究竟孰優孰劣,相信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在一定時期內,這兩種技術都會擁有一定的市場。
雖然三星還是全球電視的第一份額擁有者,不過,近年來,海信和TCL等競爭對手通過提供畫質出眾的產品,顯著提升了銷量,對三星也構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在技術創新方面,電視機廠商都在努力提供更多的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產品。可以說,傳統電視的軀殼在衰退,而新形態的家庭智能終端正在崛起。
全球電視出貨量連續多年的下滑,都說明市場的需求在下滑。來自TrendForce 集邦咨詢的數據顯示,2025 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1.9644 億臺,同比下降 0.7%。不過,在份額下滑的時候,我們也關注到行業在發生的一些改變:一是出貨量與銷售額的背離,中國市場電視線上均價從 2019 年的 2108 元升至2025 年的 3212 元,線下部分渠道更是翻倍增長至7056 元,顯示行業正從 "規模擴張" 轉向 "價值競爭"。二是尺寸結構的跨越式升級,75 英寸及以上產品出貨量增長 18.7%,85 英寸及以上增長 33.7%,98 英寸及以上更是暴增 109.3%,客廳里的 "巨幕革命" 已然來臨。三是技術溢價的顯性化,8000 元以上高端產品銷量增長 38.1%,1 萬元以上產品增速達40.2%,消費者愿意為更好的體驗買單。
如果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技術變革是必然的出路。事實上,電視行業的技術迭代從未停歇,2025 年成為 Mini LED 技術從 niche 走向主流的分水嶺。全球 Mini LED 電視上半年出貨量達 480 萬臺,同比激增 150%,中國市場增長更是離譜,達到了 200%。而與 Mini LED 的爆發形成對比的是 OLED 電視的穩步增長。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 OLED 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 11%,連續第四個季度保持增長,但 679 萬臺的年度預期顯示其仍受限于產能和成本。Mini LED 通過材料優化和設計創新實現成本下降,而 RGB Mini LED 技術又提升了對比度表現,這種 "畫質與成本的平衡術" 使其成為更符合大眾市場的主流方案。
隨著AGI的不斷技術革新,智能交互的進化正在重塑電視的使用場景。中國市場 60% 以上的智能電視搭載 AI 語音交互功能。奧維云網預測,2025 年智能家居設備與智能電視的聯動率將達到 65%,電視正在成為控制燈光、空調、安防設備的核心入口。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手機才是這種中樞的真正樞紐,尤其是手機是可以遠程遙控的,這是電視根本不具備的優勢。
可以說,電視行業的終極戰場不在硬件參數,而在生態構建。智能電視 85% 的滲透率意味著內容服務成為新的競爭焦點。流媒體平臺與電視廠商的深度合作形成雙贏格局:Netflix、Disney + 等平臺通過電視端獲得更沉浸的觀看體驗,而電視則借助優質內容提升用戶粘性。這種互補關系催生了"內容 + 硬件"的捆綁模式。家庭場景的不可替代性構成電視生態的護城河。與移動端的個人化消費不同,電視天然承載著群體的社交屬性。比如:奧運會等重大賽事的家庭、朋友共同觀看、親子時光的動畫點播、節假日的親友聚會投屏等等,這些場景都難以被小屏設備復制。
未來電視的形態將更加多元。可折疊、透明、卷軸等概念產品不斷涌現,而 MicroLED 等下一代技術已進入產業化倒計時,預計 2025 年市場占有率將達到 5%。MiniLED 的普及、智能生態的完善、場景體驗的創新,或許也預示著電視機的未來究竟應該如何努力。在數字時代,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對于電視廠商來說或許更加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