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數年前我曾經常駕車途經該地,印象最深的是那里公路上監控探頭特別多,接二連三收到罰單。最猛的一回是在限速40邁的某路口因超速50%被罰2000并扣12分,現在想來仍心有余悸。
不過今天看到一條當地的新聞,也是讓人細思極恐。
“縣相關部門遇到困難時找到我,我二話不說答應墊資,還動員親戚朋友一起籌資幫忙。但事過之后,他們遲遲不還錢,導致我資金鏈斷裂,企業倒閉,親朋反目。”
這是長嶺縣盲人企業家姜志國近8年來的遭遇。
![]()
62歲的姜志國是長嶺縣村民,患先天性高度近視,26歲雙目視網膜脫落徹底失明。為了改變生活困境,他從木材加工生意做起,通過幾十年的創業,成為長嶺縣知名企業家。姜志國還熱心公益事業,先后擔任長嶺縣盲協主席、縣(市)人大代表,2016年度當選“吉林好人?自強之星標兵”。
然而一系列與當地政府打交道的經歷與糾葛,讓他深陷可怕的“連環套”。
替開發商補繳470萬出讓金,結果被套牢
嶺南華府是長嶺縣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由吉林省中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因“拆遷企業無法自主完成、建設工程審批手續不全、債權債務混亂不清、爛尾等諸多問題”,項目陷入停滯。
2016年,縣政府為推進嶺南華府項目,承諾開發商補繳470萬土地出讓金后3日內辦妥土地證及開工手續。“當時中石公司拿不出這筆錢,通過熟人找我和朋友墊付。說手續辦下來就可以售樓,就能夠還錢。”姜志國說,“考慮到政府給開發商的承諾,覺得很快就能辦下手續,就答應幫開發商的忙了。”
2016年9月18日,姜志國替中石公司墊付的470萬土地出讓金存入長嶺縣國土資源局賬戶,但是縣政府承諾的土地證和開工手續卻遲遲沒有辦下來,墊付的錢中石公司也無力歸還。
接到縣住建局緊急求助,出資520萬化解農民工討薪危機
“2017年1月,嶺南華府項目出現農民工討薪危機,當時很多農民工沖進了政府大樓和住建局大樓,表示如果拿不到被拖欠的工資,就要當場服毒自殺或跳樓,情況十分緊急。
長嶺縣住建局時任負責人給姜志國打電話,讓其替中石公司墊付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并提出了一個讓姜志國不好拒絕的方案,稱政府可以拿出嶺南華府67套房子備案到姜志國名下,開春之后政府就要推進這個樓盤建設,姜志國前期墊付的錢和這次墊付的錢都能收回來。
姜志國想著有房子作為保障,又能幫政府解決困難,覺得這是件雙贏的好事,“當時就答應了”,并分兩次將520萬元轉到了長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民工工資專戶。隨即,長嶺縣住建局就將嶺南華府67套房子備案到了姜志國和朋友的名下。
再遇討薪問題,姜志國又墊付268萬農民工工資
又三個月時間過去了,嶺南華府項目依然停滯不前,新一波的農民工討薪又開始了。
長嶺縣住建局時任負責人又打電話讓姜志國幫忙墊付,并稱正在修建的203國道途經長嶺縣,計劃在縣城南環修建一個轉盤,要占用嶺南華府小區部分土地,他們準備用占地補償款來歸還姜志國墊付的農民工工資。
姜志國向當時的縣領導求證后,2017年4月19日,再次把268萬元轉入長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民工工資專戶。
“這些錢中有一部分是我多年經營掙的錢,還有一大部分是向親戚朋友籌措的。”姜志國說,“不過這個時候我還不太擔心,畢竟手里有房子作為保障。”
相關領導言辭“懇切”,姜志國再拿出40余套房子安置拆遷戶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到了2019年,203國道轉盤修建遙遙無期,姜志國墊付的錢也沒能兌現。嶺南華府項目也遲遲沒有進展,這引起眾多回遷戶的擔憂。他們聯名向上級部門反映,要求盡早回遷安置。
此時,國務院第七督查組正在吉林省督查棚戶區改造項目。迫于壓力,長嶺縣決定由城鄉建設集團以企業間合作方式介入,投資960萬元對嶺南華府小區19、20號樓配套建設進行完善,用于安置回遷群眾。
“因為其中67套房子已經備案到了我和朋友名下,剩下的房源不夠安置回遷戶,于是新任縣住建局局長孟慶祥找到我,希望我把手里的房子拿出來。”姜志國說,“孟慶祥承諾明年政府的城鄉建設集團就會接盤這個項目,我所有的債權都能收回來。”
孟慶祥還將姜志國領到了時任長嶺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立國的辦公室,在這里,王立國也表達了和孟慶祥同樣的觀點。
姜志國提供了當時的錄音,當姜志國表示:“目前這些房子是我所有債權的唯一抵押,拿出去之后,城鄉建設集團能不能接盤?”
王立國說:“這個你放心,我們已經插進了手。這錢我們要是不整回來那我們幾個不就瀆職了嗎?明年(項目)就全啟動,你的利益馬上就可以兌現。我人可能走,但這個事兒咱不能黃了,那壞良心。”
孟慶祥也說:“一把手縣長也通過了,總不可能是兩個縣長合伙糊弄人吧?絕對沒有必要糊弄你!”
“他們說得非常懇切,最終我就又相信了。”姜志國說,2019年11月,他將67套備案房源中的40套撤銷備案,交由縣住建局用于安置拆遷戶。
之后,為了推動項目建設,姜志國又先后拿出10余套備案房源幫助中石公司解決了一些債務糾紛。
“錢,錢要不回來;房,房也沒有了”
“這期間,為了明確我的債權,在孟慶祥等人的建議下,我向長嶺縣法院起訴了中石公司,法院先后下達了兩份調解書,共確認債權本金1136.9064萬及利息。”姜志國說。
孟慶祥也向長嶺縣政府提出《推動嶺南華府項目開展的建議》,建議“聯系有能力有實力的開發企業接盤嶺南華府項目,將姜志國等人的債務和城鄉建設集團的債務問題同等優先對待,一并解決”。2020年2月26日,長嶺縣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孟慶祥的匯報,并形成會議紀要。但會后并沒有實質行動。
這一等又是遙遙無期。
包括此前承諾203國道南環轉盤占地,用占地補償款償還姜志國的債權,終因203國道轉盤修建計劃取消,此事宣告泡湯。姜志國說“錢,錢要不回來;房,房也沒有了。”
因為資金鏈斷裂,姜志國幾十年辛苦創辦的企業已經破產。
從2021年起,姜志國就不斷找政府相關部門討說法。“一開始相關部門領導的態度還很好,說正在想辦法推進。找得多了,再加上換屆,不少領導調離,態度就變了。”姜志國說。一度被奉若上賓的企業家,現在連縣政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這一場歷時多年的企業家與當地縣政府的債務糾紛,雖然經歷了“不可能兩個縣長合伙糊弄人”這樣的“橋段”,但當事人目前陷入的處境,分明映襯出地方政府身陷債務糾紛的角色錯位與公信缺失。
這到底是“挖坑誘導企業家往里跳”,還是“新官不理舊賬”“任憑矛盾疊加”等積弊使然?
民營企業家不易,盲人民營企業家更難。
當地官員目睹姜志國目前走途無路的境況,良心何安,居心何忍!
當地的營商環境,又如何取信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