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剛開場之前,大家都在盯著首發名單,中國U22這邊派出的是于金永、鮑世蒙、陳哲宣、向余望領銜的首陣,而對面是北馬里亞納群島,一個在首輪被澳大利亞14比0按在地上摩擦的球隊,這種背景擺在這里,自然讓人有了情緒——一邊是要爭出線名額的豪強自我定位,一邊是幾乎沒有勝負懸念的魚腩隊伍,于是氣氛就變成了另一種考題,不是“能不能贏,而是“怎么贏“贏得體面不體面
從分組形勢看,中國U22首戰2比1拿下東帝汶,說實話過程不是很讓人滿意,全場機會不少卻遲遲沒能擴大比分,最后差點被拖到補時驚魂,這場和北馬對上算是送上門的調整機會,既可以練戰術、也可以刷凈勝球,換句話說,這是一場必須下手狠但又要拿捏分寸的比賽,要是只贏個三四球,輿論肯定又會炸鍋
再看首發人選,門將是于金永,后防線以劉浩帆、彭嘯為軸,前場站出來的幾個名字像向余望、朱鵬宇和拜合拉木基本代表了這支隊伍的核心打法,球迷最關心的王鈺棟則被放在替補,板凳席也有討論空間,畢竟他是這屆U系列隊里呼聲最高的中場之一,賽前就有不少聲音調侃:贏北馬不用主力踢滿,那就是真正的“練兵場
問題來了,對手能不能算一個合格的陪練,北馬里亞納在亞洲屬于完全邊緣的存在,基本每逢大賽都是輸得稀里嘩啦,從結果上看打誰都是慘案,可對中國隊來說,目標不是虐菜取樂,而是要在比賽里找到進攻配合的節奏感,要磨合陣型,要讓年輕人建立起信心,這些東西可不是光靠場面熱鬧就可以的
![]()
有意思的是,這場賽前熱度依然不低,國內球迷把焦點放在了“別再浪費機會這句話上,大家都怕再看到打東帝汶那種場面,進攻端遲遲打不開,只能靠個人能力硬來,畢竟對上真正的強隊,你要是把良機一腳又一腳踢飛,那就連解釋的機會都不會有,真到了淘汰線前,凈勝球不足或者狀態不穩,吃虧的還是自己
這場的公開信息里,也能看出教練組的小心思,比如于金永把關門線,意味著防守端不打算給對手任何機會,哪怕北馬可能全場都過不了半場,這就是典型的防范未然心理,同時在中前場用了偏年輕、腳下快的組合,顯然就是想要多打穿透和沖擊,別小看這點安排,看似輕松的比賽里多跑幾次,球隊的傳跑默契就是在這種時刻堆出來的
不可避免的是,外界會把比分當成檢驗標準,這也是中國球迷的習慣——踢強隊時盯表現,遇到弱隊時盯比分,你贏十個八個大家會點贊,贏得不痛快立馬開罵,這種情緒既現實又苛刻,但對年輕球員來說正好能感受壓力,畢竟未來誰也不會再為他們設置保溫杯式的溫室比賽,真正的國際對話就是硬扛
說到這里,還得補一句,北馬這種球隊的存在價值本來就讓人糾結,一方面他們是亞洲足壇完整體系的一部分,不管輸得多慘都有資格上場,另一方面他們的競技水平差距過大,很難保證比賽的真實對抗性,不過話說回來,強弱差距本來就是預選賽的常態,就像當年德國狂屠圣馬力諾一樣,別人聽著是笑談,可對當事人未必就是笑話
![]()
那么中國隊該怎么看待這場呢,其實答案并不玄學,就是認真打,把球員能練的東西都練到位,別浪,別走神,別在場面上出幺蛾子,外加順手撈點凈勝球,為后面出線背書,贏得夠干脆,輿論自然就會踩剎車,不會再對上一場的磕磕絆絆揪著不放
最后回到開頭所說,中國vs北馬本身懸念有限,更像是一場公開的課堂,勝負從來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過程和展示,你是選擇打得隨意然后留下口水戰,還是抓住機會建立威信和節奏,把一場“規定動作踢出些亮點,這點才是真正的考題,球迷盯的不是比分那一個瞬間,而是能不能從這樣的小戰役里看到未來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