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新能源市場駛入增程與純電的技術換擋期,行業格局的重構如同浪潮翻涌 —— 純電賽道將 700-800 公里續航拉為入門門檻,增程路線也迭代出「全程純電體驗」的 2.0 新范式。
在這場新舊交替的變革中,理想汽車正經歷著一場意義特殊的「深蹲」:既是應對當下市場挑戰的戰略調整,更是為下一輪增長積蓄勢能的關鍵布局。
有人看到其銷量的階段性波動,卻未必看清這背后,理想每 3 天 1 億研發投入、1069 億現金儲備以及從國內到海外、從增程到純電的全維度布局鋪墊。
01轉型期的「陣痛」
對于理想來說,銷量波動是繞不開的話題。
一季度 92864 臺、二季度 111074 臺、三季度指引 9 萬 - 9.5 萬臺的數字背后,藏著多重階段性因素:L 系列煥新力度未及市場期待;增程 2.0 路線切換下理想仍處 1.0 階段;智己、廣汽埃安等新選手入場不斷切割增程市場份額等。
這場 「守擂戰」 里,理想的策略是:一邊通過 VLA 大模型全量推送強化智能輔助駕駛,用技術鞏固用戶基本盤;一邊加速擴張銷售服務網絡,既為增程車型穩住銷量,更為純電賽道的爆發鋪路。
![]()
真正的突破口,藏在純電這條「新腿」上。
作為理想首款純電 MPV,MEGA 終于是走出初期非議,單月交付突破 3000 臺,連續三月蟬聯中國 50 萬以上 MPV 與純電車型銷量冠軍,印證了其在高端純電市場的產品力。
8 月 20 日交付的首款純電 SUV i8,憑借「聽勸版」的快速迭代收獲市場熱捧。
9 月底即將上市交付的 5 座純電 SUV i6,更是被寄予 「純電走量主力」」的厚望。
董事長李想的目標是:
1、到今年年底,在高端純電賽道能「保五爭三」。
2、理想i8的目標是穩定后6000輛/月。
3、理想i6的目標是穩定后9000-10000輛/月。
4、理想純電車型(含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整體穩定在18000-20000輛/月。
若以四季度純電車型 18000-20000 輛 / 月的目標估算,疊加增程車型的基本盤,全年交付或在 45萬-50萬臺之間。
但這并非「增長停滯」,而是理想從「增程單腿跑」到 「增程 + 純電雙腿站」的必經調整。
021069 億現金與 120 億研發,撐起長期主義
在新能源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多數車企為保銷量犧牲利潤的當下,理想的「賺錢能力」成了其「深蹲」的最大底氣。
2025 年二季度,理想營收達 302 億元,二季度的車輛毛利率為19.4%,一季度為19.8%。二季度毛利20.1%,一季度20.5%。
即便是預期銷量有所下滑的Q3,根據理想預估毛利率也能維持在19%左右。
那么,理想到底賺了多少呢?
理想二季度凈利潤為 11 億元,較2025 年第一季度的6.466億元增加 69.6%。經營利潤8.270億元,較2025年第一季度的2.717億元增長204.4%。
截至二季度末,理想現金儲備還有1069 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呢?超過蔚來、小鵬、零跑同期現金儲備之和。
這份家底,確實讓理想在行業波動中擁有了「不跟風內卷、專注長期」的從容,更是直接轉化為研發端的「豪擲」。
![]()
2025 年理想研發投入計劃超 120 億元,相當于每 3 天投入 1 億元,其中 60 億元專項用于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與技術研發。
而研發的「果實」已逐步落地:隨 i8 上線的 VLA 大模型,作為行業首個量產智能駕駛大模型,不僅能實現精準空間感知、類人類司機的自然語言交互,更能通過強化學習越來越貼合用戶習慣,11 月還將迎來重大版本更新;智艙端的「理想同學」升級為「智能體」,可對接外賣 APP、完成停車場掃碼付費,真正實現從「語音助手」到「智能伙伴」的跨越。
在核心三電領域,理想自研的電驅集成碳化硅芯片優化了能耗與續航,自研電芯與熱管理系統能實現 0-80% 充電功率超 300kW,1500 次滿充滿放后電池健康度仍超 80%。
更值得期待的是自研芯片 ——2025 年初已完成流片回片,車載測試中運行大語言模型(LLM)性能為市面主流芯片 2 倍、視覺模型(CNN)3 倍,計劃 2026 年搭載量產車型,這意味著理想將在智能化核心硬件上掌握更多自主權。
在理想看來,2025 年是「至暗時刻」,相關技術在上半年進展緩慢,同時還面臨監管挑戰,但是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
但VLA 是 L3-L5 的清晰路徑;未來 2 年目標「VLA大模型達到人類駕駛安全的10倍,核心靠「世界模型 + 強化學習」(生成虛擬場景解決真實數據稀缺問題);預計 2027 年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3-5 年內自動駕駛將成物理世界最大智能體應用。
![]()
很顯然,理想現在用技術深耕構筑長期壁壘,堅持對研發的持續投入,以進一步鞏固理想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優化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就像上面說的,理想已經在多個領域進行了自研和技術布局,明年的理想才是真正放大招的時候。
「我們有信心在2026年在整車產品力和人工智能信息化的能力上,將超過2022年理想L9(圖片|配置|詢價)時代的領先程度。」
03織密服務網絡,為起跳搭好「跑道」
理想的「深蹲」,不是只練「核心」,更在打磨「支撐體系」—— 補能與銷售網絡的建設,為起跑搭好跑道。
數量上,截至二季度末,理想自建超充站已超 3100 座,配備充電樁 1.7 萬個,其中 1000 座高速超充站覆蓋「九縱九橫」核心高速,平均間隔 150 公里;2100 座城市超充站覆蓋 260 座城市,一二線城市平均 3.5 公里即可找到站點。
更關鍵的是「樁的質量」:250kW 以上功率樁占比高,4C/5C 超充樁占比達 61%,后續新建站更將全采用 4C/5C 標準。
今年年底,理想要實現4000座的建站目標。
![]()
此外,理想也在持續探索并構建汽車充電服務生態。6月在常州上線了全國首座穿梭式超充站,和加油站的模式一樣,不但支持人車分離,
還能實現多車同時超充,讓充電體驗更加便捷高效。
與此同時,理想也已經在測試自動充電機器人,希望未來能夠重新定義智能的充電。
很顯然,后發的理想,要把補能體系也構建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銷售服務方面,理想將繼續優化網絡結構,擴大網絡覆蓋。
截至二季度末,理想在全國150 + 城市運營約 550 家零售中心(較 2024 年底凈增 50 家),展位從 3700 + 增至4400 + 個。
理想也正在進行銷售體系調整,提升用戶運營能力以及終端銷售轉化能力。
具體來說,總部直接管理23 個區域,新增銷售運營部、市場營銷部,重組門店選址團隊,強化培訓學院與交付團隊,提升作戰能力,同時進行扁平化決策,減少匯報層級以確保快速響應。
目前架構調整完畢,并已經進入運轉階段。
![]()
核心策略方面,主要有這么幾個點,可以給友商們參考:
1、因地制宜定政策,比如北方推增程,強調冬季續航;南方推純電,突出節能/ 智能,結合當地用戶消費偏好,加大營銷力度;
2、數字化運營,搭建精細化的數字化的營銷平臺,對客群定位、線索獲取、商機轉化等全鏈條進行最終優化,精準判斷線上營銷的投入方向以及投入資金的有效性。
3、渠道端,針對一二三線城市,優化門店的組合,提升獲客和轉化,核心是做存量的門店優化,調整門店選址,對于位置不佳,客流量不足的門店及時遷移。確保門店的觸達效率。
4、平衡門店的類型梳理商場店和中心店的數量比例,利用商場店高獲客的優勢吸引客流,依托中心店高轉化的能力去承接需求,形成獲客轉化閉環。
5、加快一線城市的覆蓋,采用繁星店的輕量化模式(低投資、短周期),挖掘增量。并快速覆蓋四五線城市核心場景,提升品牌曝光與下沉市場滲透率,為整體銷量注入新動能。
這套「精細化運營組合拳」,既是為當下銷量托底,更是為純電車型放量與增量市場開拓打好基礎。
04出海元年
2025 年對理想的另一重意義,是「出海元年」。
按照其內部規劃,2020-2024 年是「聚焦國內與增程」的第一階段,2025-2027 年則進入「國內 + 海外、增程 + 純電」的第二階段,2027 年后更是瞄準 L4 自動駕駛與新形態智能體產品。
為了這一步,理想早已布局:德國、美國研發中心已建立,海外銷售服務團隊與系統在搭建中,2026 年新品研發時便會提前考慮海外法規,市場則鎖定中東、中亞、歐洲等潛力區域。
![]()
「海外市場是機遇,也是很大的挑戰。比如地產在海外品牌知名度比較低,海外市場的開拓需要長期能力和時間的積累,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決心。公司已經把海外市場專項定位中長期的戰略之一。」
理想清醒地知道,出海不是「簡單賣車」—— 海外品牌知名度低、市場規則差異大、用戶需求不同,都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但正如其將海外市場定位為「中長期戰略」,這份清醒背后,是「不急于求成、但志在必得」的決心。畢竟,當國內新能源市場進入紅海競爭,海外市場既是新的增長空間,更是成為「全球智能出行參與者」的必經之路。
05寫在最后
站在 2025 年的節點回望,理想的「深蹲」或許讓外界看到了短期波動,但剝開表象便會發現:這是一家企業在行業轉型期的理性選擇 —— 用盈利積累「彈藥」,用研發鍛造「利器」,用服務織密「網絡」,用出海打開「新局」。
所有當下的「深蹲」,都是為了 2026 年及以后更穩健的「起跳」。
進入新能源下半場,那些能穿越周期的企業,從來不是只追逐短期銷量的「短跑選手」,而是懂得在關鍵節點蓄力的「長跑者」。
![]()
理想汽車 2025 年的每一步 —— 從純電車型的落地,到自研技術的突破,再到海外市場的探索,都在說明:它的「深蹲」,不是退縮,而是為了跳得更高、跑得更遠。
或許不久后,我們會看到一個手握智能核心、站穩純電增程雙賽道、扎根全球市場的理想,以更從容的姿態,站在新能源行業的新高度。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