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5日,新能源汽車圈傳來一則突發人事變動——深藍汽車宣布核心管理層調整:原CEO鄧承浩升任董事長,榮耀前中國區CMO姜海榮接棒CEO一職。這一變動距離長安汽車完成 “新央企” 轉型后的前兩輪崗位調整(王孝飛、楊大勇職位變更)僅數日,足以見得長安系對深藍汽車發展的戰略重視,也為競爭白熱化的新能源市場注入了新的觀察焦點。
![]()
從技術骨干到戰略掌舵者,鄧承浩的深藍“進階路”
此次升任董事長的鄧承浩,是長安汽車體系內成長起來的“年輕派”高管。1986年出生的他,2011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后便加入長安汽車,早期深耕技術崗位,憑借對汽車研發的深刻理解,逐步走到核心管理崗位。2022年,鄧承浩接掌深藍汽車CEO帥印,成為這家承載長安“香格里拉計劃”(新能源戰略核心)車企的直接操盤手。
![]()
在他的主導下,深藍汽車逐步搭建起相對完整的產品矩陣:從轎車到SUV,再到瞄準越野細分市場的車型,精準卡位長安啟源(大眾化)與阿維塔(高端化)之間的空白區間,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技術層面,深藍也借勢長安汽車的資源開放,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智能化進程明顯提速——這一布局讓深藍在 “軟件定義汽車” 的浪潮中站穩了腳跟。
![]()
不過,鄧承浩任期內的深藍也面臨過品牌考驗:“車機系統強制推送開機廣告” 引發用戶吐槽,“員工購買G318無憂穿越版可獲兩個月離職機會” 的政策更一度引發外界對內部管理的討論,這些爭議或多或少對品牌形象造成了影響。如今升任董事長,鄧承浩的角色或將從 “日常經營” 轉向 “戰略把控”,為深藍的長期發展定調,也為新CEO的落地執行留出空間。
姜海榮加盟:“華為 + 榮耀”營銷基因能否激活深藍?
相較于鄧承浩的 “技術出身”,新上任的CEO姜海榮則帶著鮮明的 “營銷與互聯網基因”——這或許正是長安汽車選擇他的核心原因。
![]()
公開履歷顯示,姜海榮的職業生涯與 “華為系” 深度綁定:2005年加入華為后,他從終端手機產品部主任工程師起步,逐步切入市場端;2013年至2020年,他先后擔任榮耀品牌銷售部長、營銷部長,親歷了榮耀從華為子品牌到成長為 “國民手機品牌” 的關鍵階段。即便2021年榮耀從華為獨立,姜海榮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 “用戶思維”“渠道運營” 經驗,仍是新能源車企稀缺的能力。
![]()
對于深藍而言,姜海榮的加盟背后,是長安汽車 “新央企” 轉型后的思路轉變:過去長安系更傾向于內部人才提拔,如今主動引入外部高管,正是希望借 “外腦” 打破傳統車企的路徑依賴。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場從 “增量競爭” 轉向 “存量博弈” 的當下,“產品力” 之外,“品牌聲量”“用戶運營” 成為破局關鍵——姜海榮能否將消費電子領域的營銷邏輯移植到汽車行業,讓深藍在10-20萬主流市場中快速出圈,將是其任期內的核心考題。
S07上市發布會成 “首考”,新團隊能否交出首份答卷?
管理層變動的余溫尚未褪去,深藍汽車已迎來新團隊的 “實戰檢驗”——9月8日,全新深藍S07將舉辦上市發布會,鄧承浩與姜海榮大概率將以“董事長+ CEO”的新身份同臺亮相。
作為深藍汽車下半年的核心新品,S07的市場表現不僅關乎單一車型的成敗,更將成為新管理層戰略落地的 “第一塊試金石”:若姜海榮能在發布會中傳遞出清晰的品牌主張,結合S07的產品亮點(如華為賦能的智能座艙、差異化的設計)打動消費者,將為其后續工作奠定基礎;而鄧承浩的戰略表態,也將向外界釋放深藍未來的發展方向,穩定市場信心。
![]()
從行業視角看,深藍此次管理層調整,既是長安汽車“新央企”轉型的縮影,也折射出新能源車企的生存邏輯:在技術、產品、營銷的“三重競爭”中,只有搭建起互補的核心團隊,才能在淘汰賽中走得更遠。鄧承浩的技術根基與姜海榮的營銷能力能否形成 “1+1>2”的效果?深藍 S07 能否成為新團隊的“開門紅”?9月 8日之后,答案或將逐步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