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叛逆期
? 陳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節選自《銀發擺渡人》一書
在一些老漂家庭中,存在著直接的母子關系矛盾問題。這并非單純由婆媳關系引起,而是與男性的中年叛逆期現象有一定關聯。
所謂中年叛逆,特指中年階段的叛逆心理問題。我們通常關注青春期叛逆問題:成長過程中,子女主體性增強,開始挑戰父母權威,和父母發生正面沖突。青少年叛逆期中的許多表現,很難就事論事進行是非評判,關鍵問題是叛逆姿態本身。一些孩子試圖通過叛逆行為彰顯和確立自主性。叛逆期往往是親子關系轉變的關鍵契機,許多青少年通過適度叛逆,促使父母接受或承認子女的自主性,自己開始有能力和有空間決定自己的生活事務。
一些老漂家庭中,處于中年狀態的子女在處理自己與父母的關系時,同樣存在叛逆心理。陜西西安的董女士介紹,她家中最突出的矛盾不是婆媳關系,而是老公和婆婆的母子關系。這對母子經常因為小事而爭吵,母親想讓兒子按自己的意思來,但是兒子卻不聽母親的, 堅持讓母親聽從自己。例如,母親急著回老家,就想中午直接走。兒子希望母親吃完午飯再走,母親卻堅持要走。兒子說已經做好飯了,就應該吃。母親認為自己不餓,堅持不吃。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董女士認為:
在母親面前,丈夫還沒有長大,卻努力表現出長大的樣 子。(訪談案例編號 C007)
董女士老公和其母親的矛盾,可以從男性中年叛逆期的角度解讀。因為求學和就業經歷,一些年輕人和父母共處時間大幅減少,親子相處模式中矛盾機會減少,叛逆期問題被擱置了。
青少年階段未解決的叛逆期問題,可能會延遲到子女成家之后, 在老漂家庭生活中表現出來。一方面,老人會依然認為孩子沒有長大,按照之前的管教模式來對待孩子。另一方面,孩子成家后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家庭生活,有獨立表達自己意志的需要。因此,老漂家庭中親子團聚的共同生活情境下,之前擱置的相處模式問題可能暴露出來,引發親子矛盾。
廣東佛山的聞先生就有此類困擾,經常反思自己家庭中的母子關系。母親非常強勢,聞先生從小就受到母親方方面面的嚴厲管教。這種令自己苦惱的母子關系模式,在自己結婚時依然存在。老家舉辦婚禮時,母親認為穿白色婚紗不吉利,堅持讓兒媳婦穿紅色衣服。聞先生雖然知道妻子想穿白色婚紗,也懂得自己應該堅持,但是當時并沒有膽量去和母親爭執,只能像小時候一樣“聽媽媽的話”,順從母親的權威,結果讓妻子受委屈。此后,聞先生母親從老家來到佛山給聞先生帶孩子,母子關系問題再次暴露出來。雖然聞先生30多歲了,已經成家并有了孩子,但是在母親眼中,聞先生還沒有長大。在聞先生看來,此時母子關系依然是小時候模式的延續。在許多事情上,依然是母親做主。家庭生活該如何安排,孩子該如何管教,孩子生病了該如何醫治,還都是母親拿主意,這讓自己和妻子很被動。孩子肚子痛,聞先生和妻子想去看醫生,母親卻堅持用活絡油擦抹。類似的事情,母親都要做主。聞先生因此十分苦惱,在心理上非常想掙脫母親的控制,但是卻沒有勇氣付諸行動。(訪談案例編號 C035)聞先生的中年叛逆,很大程度還停留在心理層面。這種反叛心理,本質上是青春期叛逆的升級版,是男性為了掌控和維護自己小家庭生活的特殊心理建設過程,以此增加自己的心理能量。
西安的杜先生同樣有這種煩惱:母親從老家過來給自己帶孩子, 生活中依然把自己當作孩子,照顧得很細心,許多事情都想替自己做主,導致一些家庭決策,自己和妻子沒有主導權。有些時候,杜先生會和母親爭執,堅持自己的看法,有時甚至氣憤地和母親對著干。在杜先生的家庭關系中,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弱化了,母子矛盾卻凸顯出來。這種母子矛盾,同樣可以從中年叛逆的角度解讀。杜先生認為自己在母子矛盾中表現出來的不只是個人自主性,自己并不是單純想突破母親的權威,而是在確立一種小家庭的主體性。(訪談案例編 號 C069)杜先生認為,如果自己還小或還未成家,那么自己可以忍受母親的態度和方式。如今自己成了家,不得不考慮妻子的感受。甚至有時候,自己的逆反心理也是夫妻矛盾的投射。夫妻矛盾中,丈夫的壓力通過母子沖突被釋放出來。從這個角度看,男性的中年叛逆心理,并不能單純放在母子關系中理解,還應該同時考察夫妻關系和婆媳關系。
男性的中年叛逆,也可以理解為丈夫主張自己小家庭利益的方式。兒子的根本目的,不是脫離母親的管教,而是讓母親按照小家庭的意志和需要開展生活。老漂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兒子的壓力,就可能進行一些自我調適。少數家庭中母子關系要經歷一些矛盾和沖突,才可能形成一種由兒子主導的家庭生活秩序。否則,婆媳矛盾就可能凸顯出來,媳婦也會經常責怪丈夫是“媽寶男”。
中年叛逆問題不僅僅發生在母子之間,還可能發生在母女之間。 有的女兒感覺母親在幫自己帶孩子過程中高度介入自己的家庭生活, 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自主性,進而對母親產生不滿情緒。
孩子晚上9點多、10點左右睡覺,早晨總是6點不到就醒來要起床,從來沒有睡覺超過7點鐘,她的同學和朋友都說睡到8、9點。我昨天勸我媽回老家住幾天,因為她經常抱怨說在這里不好,羨慕別人不用給兒女帶孩子,可我主動讓她回去住到下周三再回來,她卻不肯回去。說了一堆理由,可是她不回去,我在家真的沒有自由。老公、孩子都在家,我還要上班,她就一直打掃衛生加批評我們,真是心理壓力很大!早上老公一早就帶孩子出門了,每次他倆出門,去哪里還得聽我媽的,真累。老公為難,但每次怕我媽不高興就照做了。我跟老公說:你不用參考她的意見,想去哪兒玩就去哪兒玩吧。我給自己反復提醒:以后我一定不摻和兒女生活!
昨天我跟老公說:假期我要上班,你帶孩子去奶奶 家住兩天吧。老公一口回絕,說回去干嗎,他已經跟我婆婆說過不回去了。其實,我覺得老公對于自己家的那種歸屬感真的不強,可能也是性格吧,所以以后我覺得他也未必對我們小家庭有多強的歸屬性。我心里要有準備。(微博用戶安 ** 發表于 2022 年 9 月 10 日)
這位博主吐槽媽媽過多干涉自己生活,導致自己缺少家庭生活中的自由感和自主性。在她看來,媽媽不僅經常嘮叨、批評自己,還經常給老公“安排”生活。這種以媽媽為中心的生活安排,讓女兒感到壓抑。該案例所表現出來的女性中年叛逆心理,根源于老漂家庭中母親掌管家庭生活后女兒的自主性弱化。從女兒的角度看,女兒希望媽媽擺正位置,管家而不當家;從母親的角度看,母親需要替女兒分憂,需要負起更多責任,所以趨向于抓全面。
老漂家庭中,男女的中年叛逆心理都表現出子代獨立性與依賴性之間的矛盾。子代雖然在家庭功能上高度依賴父母,但又想在生活中自由自主。這種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關系,會反復投射于老漂家庭的親子關系,子代有時表現出一些“孩子氣”,因為一些瑣事和父母爭執,甚至有時候不夠尊重父母。母子關系或母女關系不和諧,有時會影響婆媳關系和母婿關系的處理。
總之,老漂家庭中的親子團聚生活模式,使原生家庭的生活邏輯在新的家庭生活中得以延續。無論是原生家庭既有親子矛盾的延伸,還是婆媳矛盾引發的母子矛盾,抑或是中年叛逆期問題,對這些的分析都有助于我們透視老漂家庭親子關系的復雜性。親子矛盾、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三者相互關聯和影響,共同展現著老漂家庭生活中多重角色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
《銀發擺渡人》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5-06
ISBN:9787300340272
【內容簡介】
“老漂”指從外地來到其子女所在城市,幫子女看孩子、做家務的老人,是青年家庭的擺渡人。本書基于對諸多老漂家庭的深度訪談,生動呈現了老漂家庭中的矛盾和關系調適,從家庭社會學視角描述和解釋了老漂家庭的育兒生活和家庭關系。
書中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普通人如何扮演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等角色。嘗試回答:為什么老漂是青年家庭的剛需?老漂家庭中的婆媳關系和親子關系有哪些新特征?中年人如何在“做父母”“做兒女”和“做自己”之間找到平衡?由此透視中國家庭的現代轉型。
【作者簡介】
陳輝,社會學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轉型與家庭發展”,在《中國農村觀察》《民俗研究》《中國青年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40余篇,專著《過日子:農民的生活倫理——關中黃炎村日常生活敘事》獲中國社會學會年度推薦好書(2016),近年來圍繞老漂族現象開展調查研究,主持完成以老漂族為主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各1項。
【目錄】
引言 我的媽媽是老漂
一 老漂時代的來臨
老漂稱呼的由來
老漂現象與家庭轉型
走近老漂與走進老漂家庭
二 城市青年的育兒生活
以孩子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從帶孩子到育兒
育兒呈精細化趨勢
做好媽媽和做好爸爸
三 夫妻合作育兒的難處
0 ~ 3 歲孩子照料難題
接送孩子不容易
過于理想化的協作育兒
何以解困,唯有老漂
四 成為老漂不容易
抉擇
經濟難題
心甘情不愿
五 難處的婆媳關系
小事也是大事
誰的家誰做主
負氣返鄉的婆婆
兒媳婦離家出走
強勢的婆婆
在感恩與埋怨之間
關系新常態
六 親子關系新狀態
難得團聚
夾板氣
母女像婆媳
歷史遺留問題
中年叛逆期
七 老漂的委曲求全
氣上心頭
自我消化
憋出病來
新家庭政治
八 老漂眼中的帶娃生活
每個人都要走的長征路
老人就是不花錢的保姆
帶孩子是一份工作
帶孩子就是卡時間和磨時光
老漂生活像坐牢
九 老漂的群體肖像
城市老漂與農村老漂
單漂與雙漂
男漂與女漂
十 老漂的社交與休閑
人以群分
老鄉見老鄉
有人說說話
淺交
休閑活動
撿垃圾
十一 應對老漂養老之憂
兒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
扎根養老
返鄉自養
與家鄉保持聯系
還沒到養老的時候
統籌一老一小
十二 走出育兒生活之困
育兒生活之困
如何做兒女
中年人的新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