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18日,毛主席聽說金日成要來北京,特意從外地匆匆趕回北京,只為與老友做最后的一次會面。
當時毛主席已經(jīng)82歲高齡,身體十分虛弱,一直在湖南等地休養(yǎng)。
當兩位歷經(jīng)戰(zhàn)火淬煉的領袖握手時,毛主席意外地說了一句,“今天我不跟你談政治,由他來跟你談”。
要知道毛主席一生都在談政治,為何此刻不談了呢?還有他口中的“他”,指的又是誰呢?
![]()
毛主席與金日成的深厚友誼
金日成與毛主席的初次“相遇”,并非在會面時的握手寒暄,而是在歷史的暗流中,以斗爭為媒,以信念為橋。
1930年代,金日成在長白山密林中率領抗日游擊隊,而毛主席則在井岡山上點燃星星之火。
兩人雖未曾謀面,卻有著共同的夢想和理想,為“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而努力。
金日成曾回憶:“我們朝鮮同志在東北抗日時,常聽人說起毛主席的名字,知道中國有這樣一個為窮人打天下的領袖。”
那種精神上的共鳴,為后來的并肩作戰(zhàn)埋下了伏筆。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朝鮮半島卻陷入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為此,金日成不得不返回朝鮮重整旗鼓,在他的努力下,3年后,1948年9月9日朝鮮建立了獨立的主權國家。
第二年,新中國也成立了。可沒過多久,朝鮮就遇到了麻煩。
![]()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節(jié)節(jié)敗退。
危難之際,金日成不得不向毛主席發(fā)出求援信,面對昔日的老友求援,毛主席本應該幫助,可那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根本經(jīng)不起一場大戰(zhàn)。
毛主席在菊香書屋沉默良久,在經(jīng)過多番思索和多次會議后,最后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那場戰(zhàn)爭,是兩國關系最熾烈的注腳。
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用血肉之軀為朝鮮筑起長城。彭老總在朝鮮戰(zhàn)場上說:“我們不是為了朝鮮的土地,而是為了朝鮮的人民。”
戰(zhàn)后,金日成多次提及:“沒有中國同志的犧牲,就沒有朝鮮的今天。”
正因如此,中朝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時至今日,朝鮮依然是我們最信賴的伙伴,是全世界唯一的最親密的伙伴關系。
![]()
1953年,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金日成首次正式訪華。
毛主席在懷仁堂為他舉行國宴,席間特意準備了金日成最愛吃的明太魚。
當時金日成感動地說:“毛主席連我的口味都記得。”
1958年,毛主席訪問朝鮮,金日成親自陪同登上牡丹峰,兩人在山間小亭中暢談,從歷史往事到詩詞歌賦。
最后,毛主席還用湖南口音吟誦了他寫的《沁園春·雪》,金日成則用朝鮮語和聲,山中松濤與笑聲交織,兩人情誼更加深厚。
1961年,我國遭遇三年困難時期,金日成秘密送來朝鮮特產(chǎn),蘋果和大米。
當時周公代表毛主席接受時,眼眶微紅:“這是雪中送炭。”
到了1970年代,當朝鮮經(jīng)濟陷入困境,中國又回贈石油和糧食。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助,早已超越國家利益的算計,更像親人間的守望相助。
![]()
政治之外的“戰(zhàn)略托付”
也正是這種患難時的兄弟情分,以及中朝并肩作戰(zhàn)留下的深厚友誼。
使得1975年金日成訪問我國時,毛主席堅持一定要見金日成一面。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1975年,毛主席已經(jīng)患上了嚴重的白內(nèi)障,雙腿也因為某種疾病無法站立,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想看一眼老朋友。
在與金日成的談話中,毛主席表現(xiàn)的很輕松,也很幽默。
其實毛主席一直都很樂觀和幽默。
當時他用湖南方言笑著說道:“我今年八十二了,快不行了,靠你們了。”
毛主席一邊說話,一邊指了指面前的鄧公,并開始向金日成介紹了鄧公:
“他會打仗,還會反修正主義。前幾年他的狀況不好,現(xiàn)在無事了。那個時候打倒了好幾年,現(xiàn)在又起來了,我們要他!”
![]()
“我們要他”!
那四個字的分量很重,那等于是毛主席在向全世界宣布,鄧公是我們選定的人,值得信賴,可以托付重任。
其實,那番話絕非閑談。
當時鄧公已經(jīng)復出開始主持國家工作了,毛主席也正是想通過金日成之口向朝鮮傳遞明確信號:中國高層交接已成定局。
事實上,就在毛主席與金日成會面三個月后,鄧公陪同毛主席會見外賓時,已穩(wěn)居鏡頭中心位置。
會面結束后,金日成專程前往醫(yī)院探望病危的周公。
當看到周公因大腸癌手術削瘦的雙手時,有著鐵腕領導人稱號的金日成也忍不住落淚。
1976年,毛主席逝世。
金日成聞訊后,在平壤錦繡山議事堂獨坐良久,最終下令全國哀悼三日。
![]()
朝鮮《勞動新聞》頭版刊登了金日成親筆悼詞:“毛主席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朝鮮人民最親密的朋友。”
多年后,金日成在回憶錄中寫道:“每次去北京,我總要去毛主席紀念堂看看他。他躺在那里,好像只是睡著了,而我總覺得,他還會像從前那樣,笑著問我:‘金日成同志,朝鮮的稻米今年收成如何?’”
1994年,金日成逝世。
我國駐朝使館收到朝鮮外務省轉交的一封信,信封上是金日成生前親筆寫的“致毛主席同志的思念”。
信中寫道:“若您還在,我想和您再登一次白頭山,看看我們共同守護過的土地。”
那封信最終與毛主席的遺物一同,被珍藏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展柜前,講解員總會輕聲補上一句:“兩位老人,終于在歷史的深處重逢了。”
讀者們,關于“毛主席與金日成的深厚情誼”,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