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乙界聲勢最浩大、持續一年多的“維權”,終于還是落下了帷幕。
8月30日,《戀與制作人》官方發布消息,宣布與配音演員(下稱CV或聲優)吳磊結束合作。此前,他擔任游戲內角色“李澤言”的配音長達八年。
![]()
復盤整個事件,其實不算復雜。從2023年以來,吳磊因為身體和心理因素,配音質量并不穩定,種種因素疊加,部分游戲玩家對其業務水平表示不滿,最終影響到相關配音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今年開始,游戲內就該情況和玩家反饋發布了多輪角色配音相關的調查問卷,詢問玩家“未來更傾向于用什么方式來提升語音內容質量”。而最終經過多輪溝通,游戲方還是采取了“更換配音演員”這一項,這或許對于玩家、游戲方和吳磊本人都是一種解脫。
![]()
無獨有偶,8月《守望先鋒》新英雄“無漾”的預告視頻發布后,遭到游戲玩家的廣泛質疑,原CV趙洋主動請辭,宣布不再擔任角色配音工作;暴雪中國也對事件回復,表示會“重新選擇配音演員進行錄制”。
![]()
這其中的多方斡旋、利益糾葛先不去詳細探究。就事情本身而言,配音演員業務達不到玩家預期,玩家失望不滿,游戲方出錢更換CV,CV遭受質疑甚至網絡暴力,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循環。而經過這一系列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事件,我好像開始理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游戲選擇不主動公布CV了。
從幕后到臺前
在翻閱有關新舊配音對比的網絡評論時,我看見一個很有意思的對話。一個評論表示“要是說他(CV)專業能力不行,也沒啥問題,關鍵是為啥要把角色人設不好上升到CV呢?”另一位玩家回復道:“靈活線嗎?角色不好的時候切割,角色火的時候捆綁。”
聲優與角色之間模糊的界限,與游戲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由于日本的ACG產業發展較早、聲優粉絲經濟發達,在中國游戲動漫行業起步的時候,或多或少學了一部分日本的模式,伴隨著“聲優陣容豪華”的宣傳標語,內容配上游戲角色與CV的名字,一度是各大游戲的賣點。
一者是游戲初期需要借助原本聲優老師的名氣來吸引玩家,二是游戲角色塑造得好的同時CV配得好,CV能從角色上獲得一些熱度,甚至是獲得一些人物弧光,吃到一些“角色紅利”。 “為了某某聲優我才開始玩這個游戲”成為很多人選擇一款游戲的理由。
![]()
對于大部分游戲來說,聲優和角色是相輔相成的
日本企劃方更是制作出像《Love Live!》這樣聲優與角色“強綁定”的企劃。聲優既作為角色的配音,又本身是企劃的一部分,需要聲優以角色的身份出現在臺前來出席活動、開演唱會。如果聲優選擇“畢業”(退出企劃停止活動),與之對應的角色也會“畢業”,反之亦然。
前段時間在網上火得一塌糊涂的《愛?ScReam!》就是Love Live! 今年推出的限定組合所演唱的。而原版視頻演唱會里出現的三位表演者,正是三個虛擬團體角色的聲優。

黑澤露比的聲優降幡愛
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內聲優的發展,各種線下見面會、聲優訪談、漫展簽售層出不窮,中文配音演員也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不少游戲都流行在開服前邀請CV老師進行一個簡單的QA問答,展現CV對于角色理解和心路歷程的同時,也讓游戲的潛在玩家了解到該角色的特質,揭露配音演員的幕后工作。
某種程度上看,這是一個互惠共贏的好事,但一些矛盾也隨之浮出水面。
![]()
《崩壞·星穹鐵道》CV開服寄語
相互成就到相互折磨
矛盾的來源,可能是一些玩家希望CV和角色進行“切割”。
二游屬性較高的游戲中,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受眾。他們有著完善的人設、劇情、性格、外貌、服飾……還有聲音,這意味著在玩家眼里,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獨立的人”。
從玩家心理出發,聲優的潛在“捆綁”打破了在虛擬世界的沉浸,“本身空耳聽不特別留意的話其實聽不出來是誰,但如果強調CV的話,再去聽就會浮現真人的臉……”
![]()
《重返未來1999》中配開服寄語
不管怎樣去理解,CV的聲音畢竟是構成角色的一部分。比起僅僅是為了提升玩家“體驗感”或者“代入感”而選擇不公布聲優,我更傾向于認為,權衡聲優帶來的宣傳流量和長線運營的穩定之后,廠商不希望再因為CV相關問題掀起更多的波瀾輿論,導致進一步的損失。
畢竟,當一部分人因為喜歡角色而“愛屋及烏”喜歡背后聲優的時候,也有不少人會因為聲優的表現而對游戲角色感到“膈應”,而“恨屋及烏”。
一部分被替換的CV,是因為私德問題影響到游戲角色形象。《光與夜之戀》中的角色“陸沉”最初由李元韜進行配音,因為私生活問題引起輿論而被解約。后續選擇的二代配音由于是新人,聲音質量并沒有符合玩家期待,加之合作配音工作室發表了對于玩家的不當言論,又陷入輿論危機,只好再次更換CV。
雖然說“不要把聲優和角色聯系在一起”,但連說這個話的櫻井孝宏本人都因為出軌風波退出了原本的事務所,在日本行業對于私德問題容忍度較高的情況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國內互聯網上的風波了。
![]()
從臺前到幕后
回過頭看最開始那一系列更換配音的事件。表面上看,配音工作是游戲方、玩家、CV的反饋與調整;事實上,這根本不應該是三方的糾葛,而是一對一的關系。CV本身只需要對游戲內容負責,玩家有意見也應該反饋給游戲。但角色與聲優的強綁定,讓一方的表現或爭議迅速轉化為對另一方的壓力。
![]()
走向臺前參與公開活動的CV們
這背后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配音演員究竟算是藝人還是素人?一方面,他們的確有不少人活躍在公眾視野,有些工作室或者個人也有相當一部分粉絲,可以稱作公眾人物。而若是“公眾人物”,他們的言行舉止就會在大眾的目光下審視。
就像演員演了一部爛戲,編劇和導演雖然也會被罵,但實際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演員。同樣,出現私德問題,也必然不會輕輕揭過。如果說CV們是一般素人,只將他們看作游戲制作過程的一個環節,就像游戲幾乎不會公開畫師、策劃、程序一樣,那么同樣的在配音問題上,是否有必要讓CV老師們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呢?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游戲近年來已經不主動公布CV姓名,近年幾個大熱的乙游更是不用說,幾乎無一例外采取了配音保密的模式。
![]()
無論是因為CV塌房這個不穩定因素,還是為了“沉浸感”,總之,游戲廠商們越來越不以“豪華聲優”為賣點了。
好的有名氣的CV可以增光添彩,但對于持續運營的作用有限,還面臨著“一聽就知道是某某配的”“聽見這個聲音總是會跳戲到另一個人”種種言論,也可能帶來難以控制的風險。在長線運營的游戲里,角色與同一聲音綁定多年,幾乎不可分割。一旦出現輿情或需要替換,廠商要承擔巨大的額外成本,玩家也要經歷磨合期,而原CV 則面臨失業甚至職業聲譽受損。
切斷或者弱化角色和CV之間的關系,關注CV的目光就會少很多;相關爭議減少、輿論壓力變小,玩家更容易聚焦在角色本身上。最終又回到玩家反饋給游戲這種簡單的“一對一”關系,避免三方糾葛。
這對于玩家、廠商和CV可能都是“三贏”的好事。
![]()
來自配音演員夏磊關于中國配音演員的演講
只是對配音演員而言,他們經過多年從幕后走向臺前,又要從臺前回到幕后了。對于已經在行業前1%的CV來說,這種影響或許不大;但對于剩下99%的新人配音演員,本身在配音行業出頭已經有諸多艱難,難得接到一個叫得出名字的角色卻無法署名,是否也是一種不公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