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走進位于重慶的賽力斯超級工廠,以科學視角深入生產一線,將復雜的物理原理與汽車制造中的安全技術相融合,帶來一堂《張朝陽的物理課》。此次課程不僅解析了鋰離子電池的運行機制與潛在風險,也系統展示了問界在電池安全領域的技術布局。
![]()
探廠溯源:從車身工藝到電池生產的協同創新
活動開始后,張朝陽在賽力斯汽車總裁何利揚的陪同下,實地探訪了這座僅用12個月便建成投產的智能制造基地。該工廠已成功推出問界M9(參數丨圖片)與問界M8兩款旗艦車型,分別在“50萬元級”和“40萬元級”市場中持續保持銷量領先。
截至目前,問界品牌累計交付量已突破75萬輛,其中問界M9車型交付超過22萬輛。在展廳中,張朝陽了解了問界M9所采用的“玄武車身”結構。隨后,張朝陽前往設于工廠內部的寧德時代“廠中廠”,深入了解電池的生產流程。寧德時代產品經理劉輝林介紹,該產線專為問界全系車型提供定制化電池解決方案,實現了電池生產與整車裝配的高度協同。電芯進入“廠中廠”后,需經過激光焊接、AI視覺檢測等20余道高度自動化的裝配與檢測環節,組裝精度可達0.1毫米,確保每一塊電池在一致性與安全性上達到高標準。
張朝陽指出,這種“廠中廠”模式將整車制造需求與電池生產緊密結合,既發揮了問界在整車集成方面的優勢,也融合了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上的積累,實現了效率與安全的雙重提升。
![]()
解構風險:熱失控背后的物理機制與多層防護
在課程的核心環節,張朝陽系統講解了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與熱失控的物理機制。他指出,電池在正常充放電過程中依賴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遷移,但若因外部損傷、內部短路或溫度異常等因素導致熱量積聚,可能觸發連鎖反應,即“熱失控”。一旦進入這一階段,溫度會迅速上升,可能引發冒煙、起火等安全問題。
為應對此類風險,問界構建了多層防護體系,包括電芯材料優化、電池包結構強化、智能熱管理系統以及云端實時監控等15項安全技術。當系統檢測到異常時,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快速響應,配合高效的散熱機制及時疏導熱量,防止事態擴大。這種由硬件與軟件協同構成的防護網絡,能夠在風險萌芽階段進行干預,顯著提升電池系統的穩定性。
![]()
安全理念:預防為先的技術實踐與系統守護
張朝陽特別強調,安全的核心在于預防。除了在電池包結構設計上的多重保障,問界所采用的電池單體來自寧德時代的極限制造體系,已實現PPB級(十億分之一)的單體缺陷率,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三個數量級。這意味著在源頭上就大幅降低了安全隱患的發生概率。從電芯生產到整車集成,從被動防護到主動預警,技術的層層疊加構建起可靠的防護屏障。
這場深入生產一線的物理課,揭示了新能源汽車安全背后的科學邏輯,也展現了工程實踐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保護能力。張朝陽以物理語言詮釋了“為什么安全是可能的”,而問界則通過“五位一體防護理念”和15重技術措施,給出了“如何實現安全”的具體路徑。
結語:
當基礎科學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安全不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體現在每一個零部件、每一道工序中的具體承諾。這堂課所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技術嚴謹性與生命責任感的堅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