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的影視劇里,字幕都是手寫的。
那時候,影視行業有一個專門的職業,叫做字幕師。
影片的每一幀字幕都需要精心制作,它本身,往往就是一件獨立的藝術作品。
![]()
87版《紅樓夢》也不例外,它的片頭、詩詞和歌曲,上千條字幕,都出自書法家之手。
![]()
本文中,我來我看見特意挑選出與林黛玉有關的九幅字幕,分享給大家。
圖一是《枉凝眉》。
圖二,是元春省親時,林黛玉替賈寶玉寫的應制詩《杏簾在望》。
![]()
![]()
![]()
圖三至圖五,是《題帕三絕》。
圖六是蘆雪廣聯詩,黛玉的部分聯句。
![]()
圖七,是前八十回末尾的中秋節,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館聯詩,里面有著名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
圖八是《秋窗風雨夕》。
![]()
《葬花吟》比較長,放在最后。
這些字幕,雖然都是同一個人寫的,卻各有變化,字體都不盡相同。
它們都是書法家李純博的作品,當時,他還是一位年僅二十三歲的書法新秀。
1964年6月,李純博出生于北京,他是位多才多藝的新聞工作者,擅長書法、愛拉京胡。
他后來在央視的戲曲和音樂頻道擔任副總監,曾經兩次擔任春晚導演、三次擔任戲曲春晚導演。
現在,我們在各平臺上看到的87版《紅樓夢》,字幕跟最初的樣子變化很大。
因為要把當時4:3的畫面改成現在的16:9,大部分平臺只是簡單地裁切原始圖像,破壞了原有構圖,也使得原始字幕無法再使用。
而87版的臺詞部分,本來是沒有字幕的。各平臺為了方便大家觀劇,給所有的臺詞都補配上字幕。
但是,這些新的字幕,大概率是語音識別自動生成的,常常沒有經過校對,錯漏百出。
蠻可惜。
要知道,87版《紅樓夢》播出時,這些字幕,是被大家當作字帖來使用的。
![]()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