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前即1945年那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上將代表中國與美英等九國代表一起在停泊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艦上接受日本投降。
日本代表有日本外相重光葵,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等。同盟國代表有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尼米茲海軍上將、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澳大利亞布萊梅將軍、荷蘭歐英將軍、法國萊克勒將軍等。
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主持儀式。在商震將軍陪同下,徐永昌上將代表中國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1945年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三天,并于次年(1946年)將9月3日正式定為 “抗戰勝利紀念日”。
今年9月3日是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這樣的日子當然應該慶祝和紀念,但我發現至今還有不少人在爭論什么“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誰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夸大國民黨的抗戰作用”——總之一句話:誰的功勞大?
從1931年9月18日戰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國人在14年浴血奮戰中飽嘗了曠古未有的大災難,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黷武行徑簡直罄竹難書。
特別是七七事變之后,中國停止內戰,第二次國共合作成立,結成了四萬萬為一體的抗日統一戰線。中國軍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同仇敵愾,浴血奮戰,殲滅日軍的總數約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傷人數的一半。但也造成了中國軍民幾千萬死難的慘劇!
大家都知道抗日第一名將張自忠將軍吧。七七事變之后,為了京津不受重大損失,宋哲元任命張自忠代理北京市長,與敵敷衍,以拖延時間。盡管張將軍不愿意, 但他還是接受了任務, 他在送二十九軍首腦南撤時,曾流著淚對副軍長秦德純說: “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漢奸了。”
其實,事實正如張自忠料想的那樣。在外界看來,全29軍的將士都把日本人視為仇敵,惟有張自忠一人竟與日軍保持往來,甚至做了淪陷后的北平市長,更有些人認為張自忠是故意把宋哲元擠走的……
于是,張自忠被國人誤解,痛罵為“華北特號漢奸”。那時的報紙一律稱將軍為“張逆自忠”。一些大報用醒目的大標題配文,諷刺張將軍“自以為忠”,其實是“張邦昌之后”。 《大公報》甚至頌揚段祺瑞和吳佩孚具有民族氣節,而把張自忠與漢奸殷汝耕并列。
后來,將軍逃離北平來到了濟南求見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時,親耳在門外聽到韓說: “他當他的漢奸,我救我的國,來見我干啥?”
韓復榘是當年西北軍的叛將,后來他丟了山東,是著名的逃跑將軍,后被蔣介石槍斃。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都說張自忠是漢奸,張自忠內心的悲憤和痛苦可想而知。
韓復榘押解張將軍去南京請功,媒體報道了消息,不明真相的學生們便上火車站追擊將軍,秦德純硬是把將軍鎖在列車廁所躲了過去。將軍不上戰場,卻躲藏在廁所,要知道這對一個有血性的軍人的刺激有多大啊。
人人皆罵張將軍為大漢奸,他爭辯了嗎?他一言未發,不計個人得失,他只有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對抗戰的貢獻!
1940年,張自忠在襄樊戰死,臨死前將軍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蔣介石、李宗仁等人得知將軍戰亡的消息驚愕不已,命令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要將張自忠的遺體帶回來。
三十八師師長黃維綱率敢死隊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才將將軍的遺體搶奪回來。將軍的靈柩路過宜昌時,有10萬百姓護送,日軍在得知將軍的遺體正在被送往重慶時,便因此停止了對沿途的轟炸。
將軍的靈樞渡江到達重慶碼頭后,國民黨高層和重慶民眾前來迎接,蔣介石當場竟然扶棺失聲痛哭……
張將軍和那些無數的抗戰將士們都沒有爭功,今天,誰有臉、誰有資格來爭功?今天我們人慶祝、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是要銘記歷史、莫忘國恥,絕不是為了爭功!
80年前爭,80年后還在爭。既然我們高喊“銘記歷史”,80年前若兩黨沒有團結一致,停止內“爭”,必不能取得抗戰勝利,這個歷史難道可以忘記嗎?既然我們高呼“勿忘國恥”,難道爭功諉過,內爭不休不是“國恥”嗎?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后評?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中華兒女的勝利。都不要爭功了,你的功不會丟,他的功也丟不了,功不是爭能爭來的,功大功小妨讓歷史來評判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