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幾乎沒有一家影視公司可以比得上巔峰時期的華誼兄弟,”這句話,曾是行業(yè)共識。
2015年,華誼兄弟市值逼近900億元,股價高達28元,旗下簽約李冰冰、黃曉明、陳道明、馮小剛、周星馳……
可如今,它的市值已縮水超過90%,昔日的輝煌早已成了歷史,四年虧損74億,創(chuàng)始人王中軍淪為“資產(chǎn)清算者”。
這一切的根源,或許就在2013年《西游·降魔篇》大賣后,華誼背叛周星馳的那一刻。
![]()
中國娛樂的“造夢工廠”
1994年,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創(chuàng)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憑借父親的人脈拿下中國銀行全國廣告項目,年營收迅速突破6億,躋身中國十大廣告公司。
但他們的野心不止于此。
1998年,他們投資馮小剛的《沒完沒了》,以3000萬票房一戰(zhàn)成名,開啟“馮小剛+華誼”的黃金時代。
![]()
此后,《大腕》《手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接連爆款,馮小剛成為中國最能“吸金”的導演,而華誼則成了“爆款制造機”。
2009年,華誼兄弟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民營影視公司,發(fā)行價57.6元,首日市值超200億,轟動全國。
資本的加持讓華誼加速擴張:簽約頂級藝人、收購制作公司、布局游戲、實景娛樂……
![]()
到2015年,華誼市值沖上898億元歷史高點,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娛樂帝國”,那時的王中軍,是藝術與商業(yè)的雙重象征。
他豪擲3.7億元拍下梵高《雛菊與罌粟花》,花1.85億元買下畢加索《盤發(fā)髻女子坐像》,在圈內被稱為“最懂藝術的商人”。
王中磊的女兒生日派對上,一瓶紅酒價值5萬元,明星云集,觥籌交錯,仿佛整個娛樂圈都在為華誼舉杯。
![]()
可就在這片繁華之下,裂痕已悄然蔓延。
從“背刺周星馳”到行業(yè)封殺
2013年春節(jié)檔,周星馳執(zhí)導的《西游·降魔篇》橫空出世,票房12.48億元,打破當時國產(chǎn)片紀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根據(jù)多方報道及法院判決書披露,周星馳控股的崴盈投資有限公司與華誼兄弟曾達成口頭協(xié)議:若票房超過5億元,華誼將額外支付分紅。
![]()
雙方還簽署了《補充協(xié)議二》,約定周星馳應分得1.77億元。
但當崴盈公司上門結算時,華誼只支付了約9000萬元,對剩余8610萬元拒絕支付,理由是:“協(xié)議未簽字蓋章,不具備法律效力。”
周星馳方震驚,這并非首次合作,早在2004年《功夫》時期,雙方就有過成功聯(lián)合出品經(jīng)歷,已經(jīng)有了長期信任。
![]()
而這一次,華誼卻以“程序瑕疵”為由,拒絕履約,盡管周星馳提起訴訟,但因缺乏書面證據(jù),法院最終判決華誼勝訴。
從法律角度看,華誼“贏了”,但從行業(yè)倫理看,它徹底“輸了”,一位資深制片人曾在2016年公開感嘆:“影視圈里,口頭約定、郵件溝通太常見了。
華誼這一出,等于告訴所有人:沒白紙黑字簽字,就算說過也不算數(shù)。”
![]()
此后,周星馳再未與華誼合作,2016年,他轉投光線傳媒,推出《美人魚》,票房33.97億元,刷新國產(chǎn)片紀錄,光線股價大漲,成為最大贏家。
而華誼,則被貼上“背信棄義”的標簽,有編劇透露:“一個IP項目本來想賣給華誼,但團隊一合計周星馳的事,最后選了博納。
![]()
大家都怕項目火了之后,分紅再生波折,”信任,是影視行業(yè)的隱形貨幣,一旦透支,寸步難行。
王京花出走,帶走“半壁江山”
如果說“坑周星馳”是華誼信用的第一次重創(chuàng),那么2005年王京花的集體跳槽,則是對華誼根基的致命一擊。
王京花被稱為“內地第一經(jīng)紀人”,手握陳道明、劉嘉玲、胡軍、夏雨、梁家輝等數(shù)十位一線藝人。
![]()
2005年合同到期,她帶領整個團隊轉投橙天娛樂,媒體驚呼:“華誼半壁江山被掏空。”
面對這場風波,王中軍在接受采訪時輕描淡寫地說道,“華誼少了誰都無所謂,”這句話,看起來還是“自信”滿滿。
更關鍵的是,王京花帶走的不僅是藝人,還有完整的操作系統(tǒng),從簽約、包裝、資源對接到危機公關,這套體系是華誼早期崛起的核心競爭力。
![]()
而華誼此后再未重建起如此強大的經(jīng)紀團隊,到2015年,能扛票房的藝人已所剩無幾。
當馮小剛的喜劇逐漸失寵,當周星馳不再合作,當李冰冰、黃曉明等陸續(xù)解約,華誼的“內容護城河”早已千瘡百孔。
![]()
在人才與口碑雙重下滑的背景下,華誼非但沒有收縮戰(zhàn)線,反而開啟了激進的資本擴張。
2015年,華誼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剛成立3個月的“東陽美拉”70%股權,估值高達15億元。
更離譜的是對賭協(xié)議,2016-2020年,東陽美拉每年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且每年增長15%,未達標由馮小剛個人補足。
![]()
這看似“綁定核心導演”,實則是用資本綁架創(chuàng)作,馮小剛被迫高產(chǎn),但市場已變,《我不是潘金蓮》《芳華》雖口碑尚可,票房卻難復當年之勇。
到2024年7月,華誼不得不以3.5億元將東陽美拉賣給阿里影業(yè),直接虧損7億元。
另外在2018年,華誼推出《手機2》,試圖復制《手機》的成功,馮小剛執(zhí)導,范冰冰主演。
![]()
可崔永元在微博曝光“陰陽合同”,直指范冰冰通過拆分合同逃稅,引發(fā)全國關注,電影被無限期擱置,項目血本無歸。
而且此事件導致了整個行業(yè)的大規(guī)模稅務審查,許多公司受到調查,華誼的多個項目被暫停,融資困難,股價急劇下跌。
華誼還豪擲百億布局“實景娛樂”,在多個城市打造電影主題公園,但這類項目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疫情三年更是雪上加霜。
財報顯示,2018-2022年,華誼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74.23億元,扣非后虧損82.94億元。
斷臂求生:賣畫、賣房、賣公司
為了填補空缺,王中軍啟動了自救模式,他拍賣了梵高的《雛菊與罌粟花》,成交價高達3.7億元。
不過,這個富貴背后,藏著的是華誼一步步走向衰退的陰影。
![]()
到了2019年,王中軍再次拿出了畢加索的《盤發(fā)髻女子坐像》進行出售,似乎是在告訴大家:“這些藝術品能賣的錢,能幫助公司多活一點。”
他甚至公開表示:“只要公司能安全,我什么都能賣,”這些話語中,透露出一個老板不得已的無奈。
![]()
然而,公司的財務狀況仍未見好轉,華誼的股價從28元跌到了2.92元,市值蒸發(fā)了超過800億,股票淪為“仙股”。
為了自救,王中軍還開始變賣北京、上海的豪宅,甚至嘗試直播帶貨,結果就像給老虎穿上皮鞋,效果慘淡,根本無法挽回頹勢。
![]()
華誼的衰落,表面上看是戰(zhàn)略失誤、擴張過度、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實際上,問題出在信任的喪失。
公司在與周星馳的合作中毀掉了“口頭承諾”的行業(yè)默契,對王京花與藝人的輕視,也讓華誼與人才的關系逐漸破裂。
再加上用對賭協(xié)議、收購制造泡沫,最終反噬自己。
![]()
#優(yōu)質好文激勵計劃#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