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愛的基礎是什么?我如果不能愛到最根本的,這一切不都是虛幻嗎?
愛這個概念范圍很廣,可以當做動詞,也可以當做名詞。
比如,愛作為動詞,你可以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同鄉、愛國人、愛人類,進而愛世界、愛宇宙、愛傳統,有這么多可以作為愛的目標。
愛作為名詞,比如一個人要自愛;還有男女之愛、夫妻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等等。
那么問題在什么地方?
在于人的時間有限,力量也有限,事實上很多人一輩子可能就局限在其中一兩種愛,很難再推出去了。
我們怎樣對愛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思考和了解呢?
所以這里特別就古希臘的柏拉圖、中世紀的奧古斯丁兩位哲學家,有關于愛的看法,來做一個介紹。
● 愛是生命的動力
柏拉圖說,愛是生命力。
對于這么奧妙的說法,最好是借助于神話來加以說明。
因為神話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許多在現實人生里面說不清楚的東西。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版本說,在美神阿芙洛狄特的生日宴會上,有一位男性富翁和一位貧困的女性一見鐘情,他們結合生下了厄洛斯,就是古希臘的愛神,到羅馬時代名字改成丘比特了。
厄洛斯作為愛神有兩個特色:一方面,他有豐富的情感,好像有用不完的資產一樣;另一方面,他又很窮困,是說他情感的對象很缺乏。
所以,豐富跟缺乏結合之后,產生了很強的生命的動力,在西方傳統就認為愛神厄洛斯代表了生命力。
● 愛需要問朝向何方
但關鍵的一點是,要看這種生命動力朝什么方向發展?
柏拉圖從這邊接過來說,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生命動力,但要朝什么地方發展呢?
柏拉圖習慣用三分法,他說,比如一個城邦由三種人組成:
第一種是一般百姓,作為城邦的居民,他喜歡的是財富,生活享受。
第二種是衛士,他負責保護城邦,他所愛的是什么?是勇敢與榮譽。
第三種是領導階層,他需要愛好智慧,這樣才能夠了解百姓真正的幸福何在。
同樣,一個人有生命力,也要考慮三個方向:
一個是朝身體的、物質的需求;一個是朝高遠的志向;一個是朝向智慧。
柏拉圖說,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只愛他的身體,因為人的身體會衰老、生病,最后會結束,你要愛他的理型,也就是愛他的靈魂。
所以出現一個新的詞,叫做柏拉圖式的戀愛。
柏拉圖式的戀愛并不需要身體的接觸,卻可以想象對方的完美,并且跟自己本身的完美互相對照,產生一種互相珍惜的深刻感受。
所以,這就是柏拉圖對愛的看法:
愛是一種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跟生命一起存在發展的,但重要的是生命力朝向哪一方面去推展。
● 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愛
到了中世紀,西方有明顯的宗教信仰,有宗教背景的人談愛,就比較開闊了。
中世紀的奧古斯丁,他就特別提出一套愛的哲學。
他說:我的力量如何,我的愛也如何。
什么意思?就是我有多少力量,我就有多少愛。
還有第二句話,他說:我的愛如何,我的價值也如何。
我有多少愛,我的生命的價值在這里面就體現出來了。這確實是一位宗教家可以說出來的話。
奧古斯丁有關愛的哲學,有幾個重點。
第一,愛是普遍的。
簡單來說,愛就是一種生命的欲望的表現,人的所有的活動都與愛有關。
愛是生命力量的運作,愛是渴望自己所沒有的,你得到這樣東西,就會覺得喜悅;受到威脅,就會產生恐懼;喪失了,就覺得悲傷。
所以,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由愛引起的。
第二,愛是真實的。
什么叫真實?就是我們所愛的東西,是我們生命直接的反應。
有些人愛大自然,但不要忘記問,大自然后面有沒有所謂的造物者呢?
有些人愛人間的名利權位、富貴榮華,但是這個背后能不能找到更根本的真實呢?
奧古斯丁提到愛的真實性,就是要強調,你愛的東西必須是永恒的、真實的,那才是真的值得你去愛的。
從愛是普遍的,轉到愛是真實的,這樣就提升了層次。
● 看清一個人就看他愛什么
第三,愛決定一個人的性質。
他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善人,不要問他相信什么,也不要問他希望什么,而是要問他愛什么。
他愛的如果是善,是善的行為,那么他就是一個善人,因為他始終會記得自己該做什么樣的事。
第四,愛需要秩序。
在奧古斯丁看來,愛的方式最主要是考慮到秩序,應該先愛上帝,其次才能夠愛這個世界。
這個本末輕重如果沒有分清楚的話,人生就選錯路了。
就好像說,你可以愛任何東西,世間一切從自然界到人類的傳統,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愛,但是最后你還是要問:
這一切愛的基礎是什么?
我如果不能愛到最根本的層面,我這一切不都是虛幻的嗎?
換句話說,你所愛的世界是有形可見的,你就要問有沒有無形可見的基礎?
在哲學上說,你可以愛任何存在的東西,但你不能忽略后面有一個存在本身,那才是你應該去愛的。
● 愛是一場恒久修行
以上兩位哲學家的觀點,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太抽象了。
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來討論“愛”這件事。
關于“愛”這個字,能夠說得比較完整的,是《圣經·新約》里面保羅的一段話。這段話很有名,在西方的文學作品、電影、小說里經常被引述。
保羅說:“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輕易發怒,不去計較別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從第一句“愛是恒久忍耐”開始,你就知道:愛是需要修煉的。
如果沒有忍耐,隨心所欲,那不叫愛,那是一種放縱。
“愛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等等,這些都是高度的、持久的修煉,提醒你要想清楚人生真正的目標何在。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最后那四句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你如果愛一個人或者愛一個對象,就要記得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這樣的愛,我們每一個人聽了都會從中受到啟發,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和心胸,讓我們體悟到人的生命確實是非常奧妙的。
最后一點:人能夠愛。這是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