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共同思考討論
捷克總統帕維爾堅持所謂的“勇敢”,觸碰了東大的底線,與帕維爾的一切高層交往被終止,在這種外交冰封的陰影之下,捷克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貿易額斷崖式下跌,支柱產業遭受重創,旅游業更是陷入冰點。
那么捷克到底是怎樣一個國家呢?,
你和我一樣,或許沒刻意了解過這個國家,卻大概率聽過它的首都——布拉格。
或是在浪漫的旅行攻略里見過查理大橋的晨霧,或是在文藝電影里瞥過老城廣場的天文鐘,這座城市幾乎成了捷克的“代名詞”。
但鮮少有人知道,如今常被和“波西米亞風”綁定、甚至被貼上“歐洲情色大國”標簽的捷克,曾是硬剛德國的工業強邦,更是在歷史洪流里反復掙扎的“獨立追夢人”。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這個中歐小國的跌宕過往。
![]()
先看清捷克的“基本盤”:它位于歐洲中部,國土面積7.89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7個遼寧鐵嶺那么大;
人口剛過千萬,和我國沈陽的常住人口不相上下。
從民族溯源來看,捷克人屬于斯拉夫人,卻被日耳曼人統治了數百年——這種“雙重身份”讓它陷入了尷尬的文化夾縫:
既打心底里覺得自己受日耳曼文化熏陶,瞧不上其他斯拉夫同胞,又不被日耳曼人真正接納,成了歐洲民族圈里的“邊緣者”。
更棘手的是它的地理位置,簡直是“強敵環伺”:左邊是工業強國德國,右邊是歷史糾葛不斷的波蘭,南邊還挨著曾屬奧匈帝國核心的奧地利布拉迪斯拉發。
在這些大國的包圍下,捷克的歷史幾乎成了一部“為獨立而戰”的血淚史,每一次崛起都伴隨著被吞并的風險。
故事要從公元7世紀說起。在那之前,這片土地是凱爾特人的家園——沒錯,就是后來遷徙到不列顛、成為英國人祖先的凱爾特人。
可隨著日耳曼人崛起,凱爾特人節節敗退,最終被迫離開,日耳曼人趁機占據了這里。但好景不長,日耳曼人后來向西遷徙,留下了權力真空,捷克人的祖先抓住機會,建立了第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薩摩公國。
![]()
薩摩公國坐擁山水資源,卻沒有天然天險可守,注定了“易主”的命運。
沒過多久,東邊的游牧民族阿瓦爾人打了過來,輕松占領此地;好不容易把阿瓦爾人趕跑,馬爾扎人又接踵而至;
等馬爾扎人被驅逐,強大的法蘭克帝國又將其納入版圖,也就是從這時起,它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波西米亞公國。
可法蘭克帝國后來分裂,波西米亞公國又成了神圣羅馬帝國(簡稱“神羅”)的諸侯國;
再后來,哈布斯堡家族崛起,將它徹底吞并;直到哈布斯堡家族衰落,它又成了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就這樣,捷克在不同帝國的“統治輪盤”里轉了上千年,直到一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它才拉上鄰居斯洛伐克,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名義,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
別看獨立之路坎坷,捷克的“家底”其實相當豐厚。它地勢平緩,礦產資源豐富:神羅時期就發現了金礦,奧匈帝國時期又挖出了煤礦;
更幸運的是,它既趕上了文藝復興的文化浪潮,又踩準了工業革命的節奏,長期是所在帝國的經濟、政治核心。
![]()
但這份“榮光”只屬于日耳曼貴族,底層的斯拉夫老百姓始終被壓迫——表面上生活在繁華的工業中心,骨子里卻滿是反抗的火苗。
神羅時期,因為捷克富庶,神羅貴族變本加厲地搜刮,連羅馬教皇都來“分一杯羹”,頻繁征稅。老百姓越想越疑惑:
“我們信奉上帝,難道就是為了被這樣壓榨?”
于是,早在新教興起前,這里就爆發了反宗教壓迫的運動,領頭人叫胡斯,這場運動后來被稱為“胡斯戰爭”,可惜最終因實力懸殊失敗。
1620年,神羅皇帝禁止民眾信仰新教,雙方爆發“白山戰役”,捷克再次戰敗;
后來的“三十年戰爭”,捷克也深度卷入,卻始終沒能擺脫被統治的命運。
到了一戰,捷克人徹底“躺平”了。作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它被迫參戰,卻壓根沒心思打仗——奧匈帝國本就是多民族拼湊的國家,各民族之間語言不通、互相敵視,凝聚力幾乎為零。
在奧匈帝國的軍隊里,長官的“語言能力”比“指揮能力”更重要,不然根本沒法跟士兵溝通。捷克士兵更是直接“擺爛”:槍聲一響,扔了槍就跑。
![]()
德國士兵來協同作戰時,都看傻了眼,吐槽說“跟一群僵尸合作,這仗沒法打”。再加上奧匈帝國還有意大利這個“豬隊友”,一戰德國輸得一點不冤。
但誰也沒想到,看似“擺爛”的捷克,其實藏著強大的工業實力。
當時的捷克是奧匈帝國的工業核心,著名汽車品牌斯柯達,在一戰時是頂級兵工廠;“捷克造”的武器更是享譽全球,連其他國家都爭相采購。
所以,當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后,憑借這份工業遺產,一下子成了歐洲重要的工業出口國,甚至敢自稱“世界第七資本主義強國”。
可“樹大招風”,強大的工業實力很快引來了德國的覬覦。一戰后,西方列強為了報復德國,本想肢解它,卻因英法美各懷鬼胎沒能實現;
又怕德國崛起,便逼著德國簽了苛刻的不平等條約,索要的賠款讓德國就算不吃不喝,100年也還不清。
可這種“逼到死角”的做法,反而讓德國滋生了民粹主義——希特勒趁機上臺,搞起了軍國主義。
一開始,德國還挺“心虛”,畢竟實力不如英法。但英法的“綏靖政策”給了德國可乘之機:規定德國只能有10萬軍隊,德國偷偷擴軍到50萬,國際上只敢口頭抗議;
![]()
后來德國試探性地派1000多名騎兵,進入萊茵河50公里禁駐軍區域,河對面的法國駐軍有十幾萬,卻愣是沒敢開槍,最后罵罵咧咧地撤退了。
據說希特勒派軍隊前,還跟手下說“對面一開槍就跑”,自己在辦公室里祈禱法國人別動手。
結果法國人真的“認慫”,德國徹底沒了顧忌,開始一步步擴張——而捷克,也即將迎來一場“無妄之災”。
其實,二戰之后,咱們跟捷克的關系一直都非常的友好,當年咱們是同一個陣營的兄弟,也是最早建交的一批國家,甚至就在上一任總統的時候還出訪過南京,慰問過咱們南京大屠殺。
那為什么短短幾年的時間,捷克的政壇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那這個就得益于美國的遠程養殖技術了,在這方面美國絕對的世界老大,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布局了,當時資助了一批捷克的學者,在捷克建立了一個 NGO 組織。
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開始研究歐洲的民粹主義以及其他的極端思想,而背后主要的支柱人就來自于美國。
在美國人的幫助之下,這股勢力在捷克影響力是越來越大,甚至已經開始影響大選了。
![]()
更是2023年由 NGO 牽頭,把所有的反對黨都攏到一塊,成功地把當年跟咱們十分友好的哲曼總統拉下馬,推選了這個讓咱們拉黑了的帕維爾。
而捷克正是在他的帶領之下,就像是烏克蘭一樣,把曾經一個鐵骨錚錚的歐洲小國,變成了美西方操控下的傀儡。
從波西米亞的文化榮光,到工業強國的短暫輝煌,再到如今在國際舞臺上的“特殊定位”,捷克的每一步都充滿了無奈與掙扎。
它像是一個在歷史里反復被推著走的“局中人”,卻始終沒丟掉自己的獨特印記——或許,這就是這個中歐小國最讓人唏噓的地方。
推薦《西洋史》
【殿堂級通識課】全網瘋搶的《西洋史》豪華增訂版來了!北大教授陳衡哲百年典藏著作重裝上市!
一部書吃透三千年歐洲文明脈絡: ?文藝復興背后不為人知的商業密碼 ?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桶金 ?工業革命顛覆世界的5大核心技術
商業精英必讀: 美第奇家族百年財富傳承術 荷蘭東印度公司股權設計原型 英國議會制度誕生的博弈智慧
重磅贈品: ? 《歐洲文明里程碑時間軸》巨幅海報(1米超長) ? 獨家整理"2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時刻"音頻課 ? 維特魯威人黃金比例投資法則手冊
看透西方文明底層邏輯,把握全球化財富機遇!現在下單享限時特惠,前50名加贈《哈布斯堡家族繼承秘檔》電子書!
點擊即享 "文明認知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