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江西商報記者從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輝煌‘十四五’‘贛’出新精彩”系列新聞發布會了了解到,“十四五”以來全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亮眼成果。數據顯示,江西工業規模、質效、創新能力等多維度實現跨越式提升,新興工業大省地位持續鞏固。
![]()
新聞發布會現場
工業總量能級再突破,萬億產業矩陣成型
“十四五”期間,江西工業經濟規模邁上新臺階。2024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達1.13萬億元,居全國第13位,2025年有望突破1.2萬億元;規上工業營業收入連續四年穩定在4萬億元以上,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超五成,工業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貢獻超六成。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先進制造業支柱作用凸顯。2024年制造業發展綜合質效指數首次挺進全國前十(列第9位),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22.6%、34.3%,2025年1-7月增速分別達12.6%、12.7%,顯著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電子信息產業成為省內首個萬億元產業并連續三年站穩萬億級,2024年營收1.1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翻番;有色金屬產業2024年營收9242.6億元,2025年有望突破萬億;光伏新能源、航空等產業集群快速壯大,形成“1個萬億產業+14個千億產業”的發展格局。
集群培育成效全國領先,3大國家級集群破局
江西以“1269”行動計劃為牽引,構建國家、省、市三級產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截至2024年,全省累計培育省級產業集群118個,營收3.6萬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82.2%,其中過百億集群104個、過千億集群5個、過500億集群16個;2025年上半年省級產業集群營收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1%,占比超85%。
國家級集群創建實現重大突破,贛州市稀土新材料及應用(2022年)、鷹饒撫昌銅基新材料、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2024年)集群先后入選,總數達3個;13個縣域集群上榜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前列。南昌高新區光電及通信、貴溪銅及銅加工、南康家具等集群成為標桿,南康家具出口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景德鎮藝術陶瓷全國市場占有率超60%。
創新與數字賦能雙驅動,企業群體量質齊升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省打造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累計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18家;實施“揭榜掛帥”技術攻關117項,突破稀土“無銨開采提取”、全球最薄寬幅無取向電工鋼等關鍵技術,AC313大型民用直升機等“江西造”成果涌現。
數字化轉型提速增效,全省超1.6萬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診斷,1.2萬家實施改造,9100余家完成首輪改造;培育國家“數字領航”企業7家、國家5G工廠36家,上饒、南昌、九江先后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上饒培育國家級5G工廠數量(10個)列全省第一。
優質企業群體持續壯大,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19279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3家、過百億企業45家;晶科能源成為省內首個千億級民營企業,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0家,省級單項冠軍8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62家,中國稀土集團成為首個總部落戶江西的中央企業。
區域協同與綠色發展并進,工業生態持續優化
區域工業發展更趨協調,南昌都市圈集聚省級產業集群44個,占全省34.9%;吉安、上饒獲評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十大成效明顯市,南昌縣、貴溪市等躋身“全國工業百強縣域”;深化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世界VR產業大會成為對外開放名片。
綠色低碳發展走在前列,全省培育國家級綠色園區數量居全國前列,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指數均列全國前列,有色、建材等重點領域碳達峰穩妥推進,全鏈條綠色生產體系加快構建。
(來源:江西商報 文、圖/記者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