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這樣一句話:“母親是什么樣的人,孩子往往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還覺得有些夸張,畢竟人生不是由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嗎?可等我真正接觸到更多家庭,見過形形色色的母親和孩子之后,我才越來越相信:
一個母親的性格,幾乎就是孩子一生的“底色”。
有位朋友跟我說過一件事。她的媽媽從年輕時就特別愛抱怨,生活里的雞毛蒜皮都能被她放大成一場災難。
飯菜稍微咸了,她能念叨一晚上;
鄰居家換了新電器,她立刻不滿家里為什么買不起。
朋友說,她從小耳朵里聽到的幾乎都是負能量的話。
![]()
久而久之,她自己也學會了抱怨,哪怕小日子還算過得去,她心里依然覺得委屈。你看,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力量,孩子根本沒辦法逃開。
所以,孩子有沒有“好命”,和媽媽關系太大了,有一位什么樣的母親,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格局和福氣。
01 母親的心胸,決定孩子能走多遠
人活在世上,總免不了磕磕絆絆。
可是你會發現,有的孩子長大后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而有的孩子則能咬牙堅持,把難關熬過去。這背后往往就是母親心胸的差異。
我曾見過一位母親,她在工廠干活,生活挺不容易。可她從來沒在孩子面前嘆過一句“命苦”。哪怕加班回家累得眼睛都睜不開,她也會擠出笑容,坐在孩子身邊,聽孩子講今天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孩子說考試沒考好,她拍拍孩子肩膀,說:“沒事,下次努力就是了。”
那一刻,孩子心里種下的不是自卑,而是勇氣。
后來,這個孩子在學校遇到過很大的挫折,但他始終堅韌,心里有一種底氣:因為媽媽從小就告訴他,困難不值得害怕。
![]()
相反一位母親如果從年輕到老,臉上永遠掛著愁云慘淡。
她覺得自己命苦,覺得日子沒盼頭,于是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自怨自艾。等孩子真正長大步入社會,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感慨“為什么偏偏是我這么倒霉”。長此以往,人生自然越走越窄。
我特別認同一句話:“母親的胸懷,就是孩子的舞臺。”母親若能心態陽光、寬容樂觀,孩子往往就能勇敢面對挫折,人生的格局也就更大。
02 母親的生活方式,決定孩子如何理解幸福
說實話,幸福感這個東西,我覺得跟錢多少關系并不大。真正影響孩子幸福感的,是母親的生活方式。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她的媽媽讓我印象特別深。
家里的飯桌很簡單,三道菜:一碗清炒豆角,一盤西紅柿炒蛋,還有一碗玉米粥。可是全家人吃得有說有笑。媽媽先把肉菜夾到孩子碗里,再給老人盛飯,自己最后隨便扒拉幾口,卻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
![]()
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內心自然覺得:日子就是要踏實、知足,哪怕沒有大魚大肉,也能覺得溫暖。
這讓我想到一句老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母親若能在生活中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如何取舍,孩子自然不會被物質綁架,也更容易體會到生活的真實和踏實。
03 母親的眼界,就是孩子未來的天花板
如果說心胸決定孩子的韌性,生活方式決定孩子的幸福感,那么母親的眼界,就是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天花板”。
母親的視野就是孩子的格局。
如果母親把“嫁人”“安穩”當作最高目標,孩子大概率長大后也只能停在小圈子里;
但如果母親鼓勵孩子去看更大的世界,孩子的人生才可能有更多選擇。
還記得多年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有個女孩,成績一直很不錯,本來有機會考重點大學。可她媽媽總是說:“女孩子嘛,讀那么多書干什么?找個好人嫁了才是正路。”于是,女孩高中畢業后就去打工,后來早早結婚生子。不是她不聰明,而是她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被母親的眼界限制住了。
所以說,孩子格局往往是由母親的視野決定的。
![]()
辣媽語錄:
我常常在想,一個孩子的人生,最初的模樣幾乎都是母親一筆一畫勾勒出來的。
孩子在偷偷學習的不是你說過的道理,而是你每天的樣子;
如果你已經長大成人,請不要忘記感恩母親的辛苦與付出,因為沒有她,你可能很難走到今天。
人生這一輩子,遇見一個豁達、溫柔又堅韌的母親,是最大的福氣;
而能成為這樣一位母親,更是對孩子最珍貴的饋贈,你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