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面部出現環狀斑塊?小心混淆這種皮膚病。
它并非衰老印記,而是角質細胞分化異常所致......
一種罕見的皮膚病
汗孔角化癥(Porokeratosis)是角質形成細胞異常分化導致的角化病,核心特征是表皮出現角樣板(局部角質增厚形成環狀結構),按皮損特點分多種情況。
其中,最常見的有播散性淺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癥(DSAP)和Mibelli汗孔角化癥。
顧名思義,前者多在面部、四肢、軀干等暴露部位發病。在前期通常是非常細小(1-3mm)、褐色的邊緣輕微隆起的角化性丘疹,其中心可能輕度萎縮或有微小凹陷。容易被忽略或誤認為是曬斑、雀斑或其他小疹子。
后者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開始時通常為無癥狀或輕微瘙癢的小丘疹,可能會誤認為蚊蟲叮咬,但隨著時間推移會緩慢擴大。且皮損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
![]()
播散性淺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癥(左)和Mibelli汗孔角化癥(右) (來源uptodate)
目前研究發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大致與遺傳、膽固醇代謝及紫外線暴露(DSAP常與之相關)等有關。部分類型(像線性型等)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MVK、MVD等基因變異引起。
復發常見,需謹慎治療
雖說現在尚無法根治,但規范治療能有效改善癥狀。
在治療方面,一般為外用藥物治療、破壞性治療、手術切除等。近年來,外用他汀類藥物(如洛伐他汀乳膏)作為一種新興療法,但其通常作為輔助或替代選擇,臨床廣泛使用的經驗仍在積累中。

對于皮損較小而少、影響生活或美觀的斑塊,激光、冷凍等物理治療也是一種選擇,但需要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進行并注意術后護理。
皮損大而多則不推薦,可能需要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口服維A酸類加外用藥物(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進行序貫或聯合治療。
在對癥治療方面,像增厚的角質層可以使用含有水楊酸或尿素的藥膏來輔助軟化和去除。如果皮損部位發紅、發癢,醫生可能會建議短期涂抹溫和的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來緩解炎癥。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汗孔角化癥雖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但存在一定的惡變風險(如發展為皮膚鱗狀細胞癌)。
因此,對于所有患者,尤其是DSAP患者,嚴格防曬是核心防護措施,日常溫和護理皮膚,避免摩擦、搔抓皮損,選擇無刺激性的清潔產品。
最重要的是養成定期到皮膚科檢查的習慣,監測皮損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潛在異常。
別擔心,汗孔角化癥大多相安無事。記住涂防曬、看醫生這兩件事,生活依然精彩~
〔參考文獻〕
[1] uptodate.汗孔角化癥
[2] 白璐,朱才勇.汗孔角化癥治療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25,41(7):529-532. DOI:10.12144/zgmfskin202507529.
[3] 王柳均,曾文軍. 播散性淺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癥1例[J]. 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5,12(3):251-251,253.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05.03.031.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08月26日
由 「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 原創, 旨在為讀者科普
科普 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策劃團隊〕
策劃/編輯:yogurt 審核:李云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