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戰中的美國海軍魚雷艇,但凡對那段歷史有一定的熟悉,無疑就會很容易地想到著名的“PT”系列魚雷艇,PT艇們不僅在菲律賓淪陷前撈出了后來的“五星天皇”、“麥跑跑將軍”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成就了后來的“美樂宗”肯尼迪的功名(約翰·肯尼迪曾經是PT109號魚雷艇的上尉艇長),更在蘇里高海戰中給日本海軍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的舊戰列艦隊造成了可觀的殺傷,為人類海戰史上最后一次戰列艦對射的海戰打了一波很好的前哨戰。
![]()
![]()
和PT109號魚雷艇模型合影的肯尼迪
戰后的PT艇除了援助“盟友”的之外,大多被字面意義上付之一炬(因為那是木質艇體,也非常好燒),只有極少數被私人收藏家購買的得以幸存下來,后來成為紀念品。
不過今天本廠長想要介紹的并非是廣為人知的“PT”,而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美軍半潛式魚雷艇,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世界上第一種以隱蔽方式潛伏,以高速滑行方式接敵后攻擊的特攻魚雷艇,是類似設計中最早也是極少數幾個被制造出來的型號。
關于這種尚未完全公開的半潛式魚雷艇的照片是近期有人從“美國海軍歷史和遺產司令部”(NHHC)的網站上獲得的,查閱者最初試圖尋找二戰末期日本海軍的“震洋”自殺攻擊快艇,但無意中發現了這艘奇特的美國造半潛魚雷艇,相關照片的拍攝時間據稱為1943年3月份。
![]()
來自“美國海軍歷史和遺產司令部”網站上的未知半潛式魚雷艇照片
![]()
未知半潛式魚雷艇的魚雷發射管發射口
從能找到的有限的照片上看,這艘半潛式魚雷艇的線形類似英國的60英尺型摩托魚雷艇(MTB),但魚雷發射口設置在艇艏下方,艇體采用全封閉設計和金屬艇殼,魚雷通過甲板上方打開的蓋板進行裝填,發射口為可開合設計,由于艇體尺寸很小,大概率不能在水下發射魚雷,否則海水從魚雷管倒灌進來很可能造成魚雷艇沉沒。該艇的潛水能力很可能僅限于以半潛(露出通氣管和潛望鏡)方式從水下接近目標,然后浮出水面,以滑行艇模式高速接敵后釋放魚雷實施攻擊。
![]()
![]()
![]()
![]()
![]()
![]()
上六圖:未知半潛式魚雷艇的細節照片
類似的設計雖然不多,但在二戰中也零星存在,例如意大利建造的CB微型潛艇,就是一種可以在水下航行,但必須浮出水面才能發射魚雷的“能潛水的魚雷艇”——戰爭游戲《盟軍敢死隊》里摧毀“提爾皮茨”號戰列艦這一關中的關鍵通關道具就是這種微型潛艇。
不過CB微型潛艇的航速很低,水面航速只有7.5節,水下航速僅有3節,美國海軍的半潛魚雷艇肯定不會如此的慢。
![]()
停靠碼頭的CB型微型潛艇
![]()
一艘在水中、一艘在岸上的CB型微型潛艇
![]()
戰后向公眾展示的CB型微型潛艇
另外,蘇聯在二戰結束后也設計過一種被稱為“克魯赫格”的潛水魚雷艇,但最終并沒有建成,具體情況和參數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在當今世界,倒是有一型和美國海軍當年的半潛魚雷艇異曲同工的武器,那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上部隊的“佐勒法爾加”級半潛魚雷快艇,同樣是露出通氣管和潛望鏡設伏,然后浮出水面高速接敵后發射魚雷的。據稱一部分“佐勒法爾加”級可以使用基于蘇聯“暴風雨”超空泡水下武器(超高速魚雷)仿制而來的“鯨”超空泡水下兵器,但并未見到實錘證據,實際上使用的很可能是一種不確定口徑的短魚雷。
畢竟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的活動范圍就是波斯灣這個封閉水域,尤其是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這類特殊兵器的存在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但也僅此而已。
![]()
“佐勒法爾加”級半潛魚雷快艇
![]()
“佐勒法爾加”級半潛魚雷快艇上的魚雷發射管
回到美國海軍的半潛魚雷艇,其顯然采用了全金屬(而且很可能是鋁合金)艇體,因此建造成本比用木材建造的PT艇明顯要高不少,使用和維護成本顯然也會更高,但任務彈性則要小得多。由于其采用半潛設計,因此續航力比PT艇還要弱,而且除了魚雷之外沒有其他武器,任務彈性也不如PT艇。
加之美國海軍本來就具有規模可觀的潛艇部隊,似乎也不需要一種半潛式魚雷艇加以補強,于是這種特殊的魚雷艇后來并沒有得到量產服役的機會,很快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