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我對律師這個職業是有偏見的,覺得他們就像書上說的,為了掙錢不擇手段。”回憶起最初對律師的職業認知,趙鳳梅的坦誠讓人印象深刻。
這位從農村走出來的法律人,帶著對"鐵飯碗"的向往成為人民教師,卻在政法大學進修時,被老師的一句話點醒:"如果學法律只是為了掙錢,那就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2025年5月,到了退休的年齡,辦理了退休的手續。從最開始的偏見,到如今的熱愛,再到今后的堅持,趙鳳梅是如何走過來的?
從“戰戰兢兢”到“無所不能”
從雙學士到法學碩士,趙鳳梅的求學之路寫滿了"不服輸"。考律師證四年的坎坷經歷,讓她至今難忘。法考第一年差了20多分,第二年差1分,第三年差7分,直到第四年在家人"再考就神經病了"的勸阻下,反而超線20多分通過。
過了法考,到成為一名執業律師,再到成為一名經驗豐富有能力的執業律師,對于“半路出家”的趙鳳梅來說,挑戰可想而知。
“頭三年做夢都在寫訴狀,有次夢見法官說我證據不足,驚醒后摸黑改材料。”趙鳳梅律師說。但慶幸的是,每當她遇到困難,她的旁邊永遠有“遞梯子的人”。
![]()
剛入行時,她跟著潘金忠律師辦昌平某企業拆遷案,親眼見到潘律師為了一份停產停業損失證明,18 次往返于企業和工商局之間;疫情時她第一次互聯網開庭,90 后項目團隊負責人馬娜律師,蹲在她身后,為她調試了 3 小時的設備;退休前學 AI 辦案系統,董欣玥律師連夜給她畫了帶拼音標注的操作流程圖。
“盛廷像個老灶臺,每個人都往鍋里添柴火。”
都說律師是越老越吃香,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比經驗更重要的是律師大腦中“知識庫”的更新。律師看似無所不能的多面手,但這些都是在不斷地學習中淬煉出來的。
在細節中雕琢正義
“律師不能只做當事人的傳聲筒,要做問題的解決者。”這是趙鳳梅在盛廷十年總結的執業信條。
在廊坊的一個拆遷案中,她發現當事人自己都沒注意到的一個建筑規劃細節,恰恰是認定房屋合法性的關鍵。開庭時,她沒有堆砌龐雜的事實,而是精準抓住這個"勝負手",讓原本不抱希望的當事人最終獲得合理補償。"開完庭后,當事人說‘找你可找對了’,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熬夜都值了。"
這種對細節的偏執源于她獨特的辦案習慣——要求當事人提供所有材料,哪怕是對方認為"不重要"的收據或聊天記錄。
![]()
"法律人要像拼拼圖一樣還原事實,有時候一塊不起眼的碎片,就是打開僵局的鑰匙。"在溫州的系列案件中,她通過110報警記錄鎖定強拆主體,又用公安執法信息公開撕開證據鏈缺口,這種"組合拳"式的辦案思路,讓當地政府部門都感嘆"盛廷律師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表演的"。
專業與溫情的雙重滋養
“盛廷就像個大家庭,沒有職場傾軋,只有互相成就。"說起律所的文化,趙鳳梅的語氣里滿是溫情。剛執業時,她總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琢磨案子,是劉春龍律師主動把工位搬到她對面,跟她說:"有問題隨時問,別自己憋著。"
這種"傳幫帶"的傳統在盛廷隨處可見——年輕律師會幫她解決AI辦案系統的操作難題,她則把幾十年的實務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新人。
![]()
研討會上的趙鳳梅律師和王樂律師
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潘金忠律師的一個案子:為昌平的當事人案子代理了18年,從最初的1萬元代理費,到最終解決問題,報酬與付出完全不成比例。"他說“只要能幫當事人解決問題,多干幾年沒關系,這種對法律的堅守讓我明白,盛廷的價值觀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在盛廷的案件研討會里,常常能看到老律師與"90后"新人爭得面紅耳赤,卻在會后一起點外賣討論案情,這種"專業上較真,生活上溫情"的氛圍,正是趙鳳梅堅守十年的原因。
法律人的終身修行
今年5月,趙鳳梅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但她的辦公桌上依然堆滿了案卷。"律師這個職業沒有退休年齡,只要腦子還轉得動,就要為當事人說話。"她的愛人從退休后,就當起了"專屬助理",幫她整理材料、接送當事人,孩子們也常利用周末來律所"實習"。
"我媽88歲了還念叨著'干活才有精氣神',這大概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談及未來,她計劃把心理學、易經和中醫知識融入法律調解中:"等哪天跑不動法院了,就寫寫文章,教教年輕人怎么化解矛盾。"在盛廷的AI智能大賽上,她跟著年輕律師學習使用案件分析系統,盡管對"編碼""程序"這些詞還有些陌生,但眼神里的好奇與熱情從未減退。
![]()
盛廷律所畢文強主任常說“律師要跟著時代走”,盛廷能從一家小所發展到今天,靠的就是這種不斷學習的勁頭。
在采訪末尾,趙鳳梅特別感謝盛廷這個平臺,感謝畢文強主任,能夠帶領盛廷律所越做越大。
“我是真心地感謝,也特別感謝經常在一起的小伙伴,特別是潘金忠律師,劉春龍律師等老律師,對我的支持,真心祝愿盛廷越來越好,越來越能夠有針對性地幫著當事人解決問題。”
從對律師的偏見,到成為行業的堅守者;從三尺講臺到法庭辯論席,趙鳳梅的職業生涯就像一本鮮活的法律人成長史。
![]()
在盛廷,她用"死磕"細節的專業精神、"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以和為貴"的調解智慧,書寫著法律人的溫度與擔當。正如她常說的:"律師不是在打案子,是在幫普通人點亮生活的希望。"而盛廷律所,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點燈人"匯聚成的星河,在法治中國的道路上,散發著溫暖而堅定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