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一名8歲男童在母親堯女士的帶領下,在北京環球影城游玩“飛躍侏羅紀”項目時被一女子指控騷擾。
當時項目排隊人數眾多,男童和母親并排站在女子身后,女子突然轉身,稱男童將手長時間置于自己腰部,并舉起手機對著男童面部狂拍。男童當即否認,卻被女子怒斥撒謊,嚇得當場大哭。堯女士見狀,先向女子道歉解釋,稱孩子才8歲,可能是排隊時不小心碰到了,但女子仍不依不饒,甚至打了男童一巴掌,隨后留下“不原諒”便離開。
事后,男童情緒崩潰,死活不肯離開園區,堯女士選擇報警處理。警方調取監控后發現,男童全程雙手未抬起,始終與女子保持距離,不存在觸碰行為。
因警方未能聯系到女子,堯女士便在網上發帖尋找該女子,要求其刪除男童照片并書面道歉。
![]()
在輿論壓力下,女子主動聯系堯女士,稱是誤會并道歉。最終,女子在警方調解下提交了書面道歉信。
無獨有偶,近期,一名山東理發師也在網上發帖,稱13歲女孩告其騷擾,并被警方認定構成猥褻未成年人,給予其拘留14日的行政處罰。
理發師不服,認為自己冤枉,監控和現場情況均能證明自己清白,于是在2024年12月13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該行政處罰。
再聯想到前段時間的武大圖書館案,如此頻繁出現的所謂性騷擾案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千萬不要讓一些居心叵測、自私自利的人,用零成本的誣告,影響了那些真正被性騷擾傷害的女性權益的聲張。
誣告之風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誣告者需要承擔的代價太小,而被誣告者卻可能因此失去尊嚴、工作、社交關系,甚至整個人生都被摧毀。這種極度不均衡的風險分配,無形中助長了誣告行為。
更可怕的是,當“狼來了”的情節反復上演,等到真正受害者發聲之時,公眾可能因疲憊與猜疑而不再愿意相信。這對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來說,無異于一種致命的打擊。
必須讓誣告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因為:
如果一種犯罪無需付出代價,那么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