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海濤 畫作/范鳳清
當下的藝術市場為什么藝術品“不流通”而“行畫”盛行!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卻是有深層原因的現象。而造成此現象的最大原因是藝術品的價值屬性、流通機制與大眾市場需求之間的錯位。而這個錯位的最主要問題是大眾的審美,不是以藝術價值為核心的。也可以理解為,大眾審美的認知只是聚焦在自己視覺接受的位置。至于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品,有沒有問題,取決于以藝術為核心還是以流通為核心。如果以藝術為核心,藝術家沒有問題;如果以流通為評判標準,藝術家的問題也不小,因為,藝術家是可以迎合大眾來創作的。只是,如果如此,藝術還是藝術嗎?
![]()
范鳳清作品
為什么“藝術品”不流通?的具體性原因,除了大眾審美的原因之外,還有價格的問題。因為真正的藝術作品,是強調原創性、獨立性和藝術性的,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獨立的創作,而非大眾審美基本認同的標準化。所以,就造成了創作時間帶來的成本。例如,一張行畫一個畫工一天可以畫三張五張,而藝術家創作一幅作品,可能要一周,甚至會是一個月。按照一個月的收入為五萬元的收入來衡量,藝術家的一幅畫作就要五萬以上,到了市場層面可能要十萬到二十萬。而行畫,按照一個月可以創作一百張來計算,也按照一個月五萬的收入,其一張畫只需500元的成本。而對于銷售公司而言,他們銷售行畫也可以按照藝術品的價格銷售,這樣他們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如果為了好銷售,做流量他們的可以把價格比藝術作品低十幾倍來銷售。即使這樣他們的利潤也是百分之幾百。
![]()
范鳳清作品
在價格問題上并不是現在所講的藝術家的“傲嬌”, 也不是藝術家不愿將自己的作品“商品化”,和排斥“價格戰”等。而是,他們不能違背初心。要想商品畫,無非就是降低作品質量,提高畫畫速度和找人代筆。今天講這些內容,是給我們的收藏者在收藏時,增強一個思辨的思路。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
范鳳清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