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10年前的演講)——陸榮廷將軍的歷史功績:抵御外敵、護國、護法、治理廣西
注:以下內容于2010年10月15日(廣西民族大學)、10月22日(廣西大學)、10月26日(武鳴縣)、11月8日(廣西師范大學)由梁越先生四次講演,并多次在座談會上發表同樣意見。本稿有刪節。
由于興趣方面的原因,從中法戰爭,到民國初年廣西發生的事都曾經是我閱讀和思考的范圍。這個歷史時期,也被史學界稱為中國千年之巨變。其實,在中國,在廣西,在這個近代史上的千年巨變時期有一個人不能被遺忘,但無論在全國,還是在廣西,主流聲音已經把他遺忘了整整80多年。只有在廣西民間,這個人還不被老百姓忘記,至今仍被老百姓傳頌不衰。這就值得思考了。以往的偽英雄人物,在特殊歷史條件下,主流聲音歌頌,老百姓在罵,最后光彩全無,但陸榮廷這個人卻反過來了。過去的歷史環境很難產生獨立思考、去偽存真的史學家,這點大家都理解,但現在,中國民主共和100周年的特殊時期,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的中國目前學術思想環境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客觀、事實的史學觀點來重新觀察,可以說,陸榮廷其人是一個對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有大功的杰出人物。
![]()
陸榮廷,壯族名字叫特宋,也叫亞宋。廣西武鳴人,是壯族人。陸榮廷和法國殖民當局為敵,一直堅持了15年。其中還有參加中法戰爭的兩年。他加入反清民間組織三點會,成為龍州水口村一帶的頭目,那一帶村莊的治安大為改善。當地的百姓從沒有聽說過陸和他的部下有什么殺人越貨,欺男霸女的事情,在百姓中至今傳頌不衰的倒是中越邊民怎樣掩護他逃避法國人和清廷官兵追捕的佳話。所以,他這一段歷史,堪稱民間反清抗法勇士。至于他加入清朝軍隊參加中法戰爭的兩年,更是他的光榮歷史。中法戰爭中,陸加入了唐景崧的景字軍,并成為選鋒營一員,選鋒營就是敢死隊。唐景崧率領的景字軍后來和劉永福的黑旗軍協同作戰,將法軍圍困于宣光城內達四個月之久。陸榮廷以水口地區三點會小頭目的身份率領他的弟兄們加入景字軍后,作戰十分英勇。當年的他的名字還叫做陸特宋,或陸亞宋,這個名字竟然讓近代史上一代名將劉永福記憶深刻。
![]()
至于中法戰后陸榮廷成為關外游勇首領這段歷史,他的所作所為更值得大樹特樹。因為中國當時已失了越南這個屬國,本土直接暴露在法國人兵鋒之下。當時蘇元春將軍是廣西邊防軍的統帥,他在任內做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構建了中越邊界針對法軍的千里軍事防御工程,修了130個炮臺,安放了130門19世紀最先進的大炮——德國克虜伯制造的120毫米口徑的大開花巨炮,可以轟擊從各個方向來犯的敵人。但是很遺憾,在蘇元春十幾年任內,這些大炮竟然沒有機會向來犯的法軍轟過一炮。這個嚴密的軍事防御工程沒有起上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也許有這個或者那個原因,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法戰爭之后這近十年,在國境線之外和法軍血戰不休的,是陸榮廷率領的后來發展到5000多人被稱為百戰悍卒的游勇游擊隊伍。
![]()
后來,在法國人逼迫下,陸榮廷率領游勇回國,在蘇元春的支持下加入了廣西邊防軍,擔任管帶,相當于營長職務。由于有了法國的恐嚇,蘇元春給陸特宋(陸亞宋)改了名,從此叫陸榮廷。直到陸榮廷加入朝清邊防軍十幾年后,他積軍功當到了右江鎮總兵,這個相當于陸軍少將的位置。這時,法國公使還向清朝抗議為什么要給陸亞宋任官職。清朝的軍機大臣問陸的上級岑春煊怎么回事,岑春煊說:“中國任將領,非他國所得可否,且為患越南者陸阿宋(陸特宋)。法蘭西使語塞。”意思是說,在越南與法為敵的是陸阿宋,我們中國任總兵不是這個名字。就是說,直到陸榮廷改名十幾年后,這件事還釀成了清朝和法國兩國的外交風波。可見法人對陸榮廷恨得很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陸榮廷從事反抗法國殖民侵略的活動,并沒有因為他加入清軍而完全停止,他的助越抗法的行為一直延續到他后來擔任廣西都督之后。法國殖民當局仍然很恨他。陸榮廷在越南的抗法活動,無愧于一個真正的軍人。他的英勇讓法軍上下十分欽佩。當陸榮廷晚年到上海居住時,世界聞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軍總司令霞飛元帥就屈尊來到上海拜訪陸榮廷。霞飛當時是什么身份,什么名望,可以說是名震世界。當時上海法租界有一條路就叫霞飛路。凡爾登戰役被譽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當時的霞飛率領幾十萬法軍和德軍作戰,最終取勝。而陸榮廷不過是剛剛下臺的中國地方官員。但霞飛聽說陸榮廷,當年的陸特宋(陸亞宋)來到了上海,就專門來拜訪他。
![]()
一戰法軍總司令霞飛元帥
37歲以后,陸榮廷加入清朝的廣西邊防軍,一直當到民國的上將軍,最后下野去世,他做了四件事:第一件是平定、結束廣西盜匪世界的局面;第二件是反袁護國;第三件是力抗段祺瑞的武力統一,維護中華民國法統;第四件事是治理廣西。
![]()
19世紀末廣西的游勇之禍至今仍被一些歷史教科書定為“廣西游勇大起義”。可這種游勇之亂與陳勝、吳廣以推翻秦朝暴政為目的的起義并不相同,和差不多同時代的太平天國起事也不能相提并論。這些游勇們大多數沒有目的性,最顯著的特點是充滿了流氓習氣和流寇作風。他們一旦在某地得勢,馬上摧毀官府,卻并不進行管理,即使當地陷入無政府的混亂狀態。
![]()
當時的蘇元春除了有廣西邊防軍務督辦的職務外,還是廣西提督。就是說,他不僅統率全部廣西邊防軍,也節制全省的武裝力量,負有全省治安的責任。廣西游勇和土匪一結合,民不聊生,他是有責任的。后來他被罷免,這也是個主要原因。陸榮廷率所部游勇加入清朝正規軍后,他的任務就轉向平定地方了。他本來就是游勇出身,熟知這些游勇們不滿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因此,陸率部對游勇們和土匪們下手,得心應手。他采取什么策略呢,就是以撫為主。除非罪大惡極、血債累累,否則他決不輕易用剿的一手。因此,這些游勇或者游匪們都很服他,陸部所到之處,地方很快平定。他也從小小的管帶,積功當到了統領。和他同時期的別的官吏,就不是這樣,比如龍濟光,可以說雙手沾滿了鮮血。
![]()
龍濟光舊照
最值得記上一筆的是,在辛亥革命革舊布新之際,陸榮廷剛當上廣西都督。當時全省各種勢力都在趟混水,各地民軍打著革命黨的旗號紛起,廣西各地的官吏因都是原清朝的官,怕擔上鎮壓革命之名都不敢管。還有,一些革命黨人自擺老資格,比如王和順,揚言廣西的革命是假革命,他還要從廣東打回來爭廣西都督。這時候,陸榮廷及時采取了穩定全省的緊急措施。和全國其他省份相比,會黨基礎深厚,民風強悍的廣西流血極少,順利實現了千年之變,結束了自太平天國以來半個世紀的動亂,從此走上安定的社會環境。
![]()
第二件事是反袁護國。這件事的正義性不用多說,有的人說他是投機。試想想,就在“二次革命”剛剛過去的1913年,陸榮廷就對人表過態,只要袁世凱要當皇帝,毀掉民主共和,他一定要起來打倒袁世凱。他的態度和同樣在二次革命中支持袁世凱的蔡鍔將軍是一樣的。“二次革命”后,全國北洋軍勢力到不了的地方就只剩下廣西、云南和貴州。貴州兵力弱,是全國不設將軍僅設護軍使的少數省份之一。袁世凱最不放心就是廣西和云南。袁先把蔡鍔調到北京進行監視,對陸則以派巡按使,即相當于省長的方式進行監視。當時袁把他的親信兼高級特務王祖同派到廣西來當巡按使。王祖同把廣西各城市的茶樓、飯館、車站等等人流多的地方都布置了無數暗探,對廣西進行全方位監控。袁還不放心,借在北京成立京師模范團的名義把陸的親生兒子陸裕勛調到北京當人質。但陸是怎樣做的呢,就在蔡鍔前腳到北京,陸榮廷就派了親信秘書區公武以陸軍大學旁聽生的名義到北京搜集袁世凱的情報。并讓區帶了兩封信,一封給蔡鍔,一封給黎元洪。因為這兩個人都在“二次革命”前和陸榮廷一樣公開表過態,只要袁行帝制就奮起反袁護國。區在北京出色完成了任務,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回來,區公武以陸的代表身份和蔡鍔及時溝通,這也為滇、桂兩省協同反袁一開始就得到密切聯系。后來,云南方面給海內外積極運動反袁護國的人士提出的反袁的前提就是,必須得到廣西響應的政治承諾,云南才能發動。當然是得到陸榮廷的嚴肅承諾的。就是說,陸榮廷的態度是云南發動護國討袁的前提條件。如果陸反對,云南方面根本就不敢發動,可見陸對反袁護國運動的貢獻多大。到現在為止,還有不少人說陸榮廷反袁是為了投機,但看看陸榮廷反袁,是云南護國軍就要全軍覆滅的時候。而且,陸榮廷為了反袁,甚至想到了失敗了以后怎么辦。他在宣布獨立前,秘密組建了廣西游擊軍,共十個營5000兵力,不參與護國大軍入廣東、湖南的行動,而是布置在靠近中越邊境一帶。準備萬一桂軍敗于袁軍,就由這支游擊軍接應退往越南和袁世凱周旋到底。當1916年3月15日陸榮廷公開宣布獨立反袁護國之際,我們看看云南護國軍方面是什么一種狀況。可以說面臨全軍覆沒。
![]()
就在這時,3月15日,廣西宣布獨立了,通電全國,似一聲霹靂,全國震動。尤其給苦苦相持的前線護國軍打了一針強心劑。護國軍陣營瞬間轉危為安。陸榮廷宣布獨立后,立即率軍向廣東、湖南方向挺進,僅一個星期,即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再過一個多月,6月6日,在陸榮廷率領廣西護國軍逼迫湖南袁世凱親信湯鄉銘宣布獨立后,袁世凱又羞又氣,引起尿毒癥發作,死了!
![]()
在整個護國反袁事業中最關鍵的時刻,如果不是陸拔劍而起,云南護國軍大概率會全軍覆滅。那么,中國的歷史怎么走就很難說。所以,奮起護國,再造共和這一點,無論怎么推崇陸榮廷的功績都不為過。
![]()
陸榮廷做的第三件事是護法,即維護國家法統。袁世凱死后,段祺瑞當上國務總理,他一上臺,就宣布不要舊總統(指黎元洪),不要國會,不要約法。國會和約法,是一個共和國家最基本的標志,都不要了,就等于國家法統毀壞了。于是,陸榮廷不得不奮起護法。孫中山也舉起護法的旗幟,也在到處找立足之地。孫中山找了上海,找了浙江,沒有一個地方的執政者容留他。找到陸榮廷,包容大度的陸榮廷同意孫到廣州來立足,孫中山也總算有了立錐之地。后來,蔣介石和國民黨能夠以廣州為基地進行國民革命,北伐取得全國政權,可以說,還得要感謝陸榮廷,這是后話。但護法時期的孫中山到了廣州,僅以全部國會議員的九分之一之數。當時全國國會議員共870名,孫中山只由90名國會議員自行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自己當起了軍政府的大元帥。
![]()
來到廣州的議員可以代表部分國民意愿,但畢竟是極少數,組成“非常國會”亦無不可,但在國家元首仍合法的情況,再弄出另一個元首,弄出另一個政府,這種行為就不是合法的。孫中山和他的中華革命黨實際在用“非法”的方式對抗段氏的“毀法”,這當然是革命領袖采取的斗爭策略問題。但是,當時的全國各界不是這么看的,既然以護法為名,自己首先要守法,但中華革命黨這種赫然另立政府、另立元首的行為明顯也在毀法。而這部臨時約法還恰恰是當年孫中山主持制定的。自己制定的法,自己不遵守,你說,到底誰是誰非。
![]()
陸榮廷不是一個黷武之人,他對人公開表過態,在孫中山南下護法之前,陸榮廷對孫中山陣營的人說過,除非國家元首或國家法統遭到威脅,段祺瑞的北洋軍要用武力解決維護和平及國家法統的南方護法陣營,否則決不動兵。這些意見是他對孫中山的代表說過的,并由孫中山的代表在上海通過新聞媒體向全國公開。就是說,陸榮廷不動兵則已,一動兵就是護國、護法的驚天動地的事。而且他不畏強暴,敢于以弱擊強。護國運動中,他敢在云南護國軍即將覆滅的時候毅然舉兵,當時他的實力才有多少,才五萬兵力。而袁世凱擁有全國的軍事力量。在護法時期,陸榮廷能動用開往湖南的兵力不到八萬人,段祺瑞最后動用的直、皖、奉幾乎全部的北洋軍,其前鋒就達30萬人。為什么陸榮廷敢這么做,因為他是為正義、為和平而興兵,堅信公理在自己一方,兵力雖弱,卻未嘗不能勝。果然,兩次興兵,第一次沒怎么打,袁世凱就又氣又病死了!第二次興兵,陸當最高統帥的三省護法聯軍和北洋軍拉鋸戰一年多,一度攻下長沙,攻占岳陽,把北洋軍趕出了湖南全境,武漢震動,中原震動。舊桂系的廣西軍隊二次進入湖南,一次是反袁,一次是護法,當時廣西軍隊從桂林進入湖南,沿途經過城鎮,真正是老百姓萬人空巷,處處搭彩樓歡迎,欣喜若狂。試想想,當時有哪個軍閥出兵到別的省份能受到這樣的歡迎。
![]()
我再談一談陸榮廷的歷史功過問題:學術對于他在關外抗法、參加護國戰爭的歷史功績沒有異議。主要分岐在于,在護法后期陸榮廷主導桂系力量改組軍政府,把孫中山的大元帥給取消了,把孫中山排擠出軍政府。我這里要說的是,將軍政府大元帥制改成合議制,正是合乎臨時約法法統之舉。軍政府也沒有排擠過孫中山,孫到了上海,非常國會的代表仍然把軍政府總裁當選證書送到上海給孫。岑春煊當上軍政府主席總裁也是孫自己不參加會議的時候選上的,如果孫不走,沒準還是他。陸榮廷和舊桂系自始至終沒有逼迫過孫中山,除了限制孫發展武裝,沒有做任何不利于孫中山的事,更別說要害他的。歷史上的孫中山是個偉人,但偉人不可能沒有一點錯誤和過失,偉人不等于完人。偉大如斯大林、毛主席,都犯過錯誤,孫中山難道沒有一點錯誤?當然不可能。近年來,海內外的學術環境相對自由一些,如臺灣的李敖、大陸這邊中山大學的中國近代史專家袁偉時教授都發表了論文,論述“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及孫中山在其中的表現的問題等等。對于我們厘清中華民國開國初年,和再認識陸榮廷將軍的歷史功過有很大的作用。
![]()
在陸君田先生的《論陸榮廷的歷史功過》一文里,認為陸榮廷歷史罪過有五項,這也代表了過去年月的主流看法。下面我就談陸的這五宗罪:
第一宗罪:撲滅鎮南關起義
![]()
1906年,陸榮廷作為清朝軍官被派往日本學習軍事,在日本加入同盟會,但在加入時,同盟會方面就意見不一,差點不讓他加入,最后是孫中山發了話,才讓他加入了。1907年鎮南關起義前半年,同盟會方面就派人溝通陸榮廷,陸當即派自己的心腹副手陳炳昆和心腹文案林紹斐代表他到越南河內向胡漢民表態,革命軍起事,陸榮廷所部邊防軍“必不為天下后”。但到后來,同盟會并不相信他,并沒有直接任命陸榮廷為革命軍南軍都督,讓他直接率部起義,而是采取了用100塊錢收買一名陸部士兵這樣的低級策略。陸其實一直在等同盟會在對自己的指令。但可惜的是,同盟會方面的組織鎮南關起義的一切計劃和步驟沒有向陸透露分毫。直到同盟會成功策反陸部的三個炮臺,讓陸十分被動。在這樣的情況下,陸榮廷仍積極配合,在炮臺被革命軍占領后,馬上派人送信給革命軍,提供軍事情報,并說自己準備響應,請革命軍方面信任他。可惜的是,直到這種狀況,革命軍還在炮臺上爭論起來,對陸榮廷仍然不能完全信任。戰機就這樣延誤了,大批清軍源源撲向鎮南關,起義已不可能成功。這時,陸榮廷又派人給革命軍送了第二封信,說清軍大軍撲來,勸革命軍暫時退出,以待將來。為了避免暴露自己,只好率軍緩緩逼向炮臺。同盟會方面發動的歷次起義,失敗后沒有不血流成河的,只有鎮南關這一次全軍完整地退向越南,堪稱奇跡。這就是陸榮廷和鎮關南之役的真相。在同盟會會員自己的事后的回憶里都有記述。在鎮南關之役中,同盟會方面沒有充分相信本是自己同志的陸榮廷,陸榮廷最后也不是血腥撲滅起義,只是逼退這次注定不成功的起義軍。陸榮廷在這次起事中并無過錯,只能說是同盟會的自己的問題。自鎮關南之役后,在廣西還有欽廉上思之役等,陸榮廷所率清軍只要碰到革命軍,都不開槍,革命軍也不向陸部開槍,雙方十分默契。這說明,陸榮廷對于清朝覆滅的命運是有清醒認識的,他當時的早已蓄意反清的態度是堅定的。
![]()
第二個罪名,是腰斬“二次革命”。
廣西劉古香、劉震寰的起事在9月中旬,這時全國的“二次革命”早已失敗。8月20日,袁世凱以臨時大總統的身份都向全國發了平定”二次革命”動亂的授勛令,陸榮廷和蔡鍔、黎元洪等因支持中央穩定全國,都得到授勛。這時,廣西劉古香和劉震寰才要鬧起來,那還有什么意義?所以,陸榮廷采取了迅速穩定的辦法,無可厚非。但在“二次革命”中,陸榮廷殺了一些人,如寧明人農實達等,都很有才干。這些人,完全可以關起來,等局勢穩定后再放出來,但陸榮廷把他們殺了,這是他的過錯。但不管怎么說,比起來湖南湯鄉銘殺有名有姓的近二萬人,廣東龍濟光殺人如麻而言,陸的殺的十個八個,是很少的。
![]()
國民黨方面的二號人物黃興代表國民黨方面后來寫信給陸,說陸在“二次革命”中力持鎮定,和蔡鍔一樣,保留下將來反袁的力量,陸在“二次革命”中不僅無過,而且有功,主要是保存了共和種子。這是當時失敗的國民黨人或革命黨人以黃興為代表都承認了的。
第三宗罪,是護法后期聯直反孫。
對于孫中山和他的中華革命黨所策動成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及大元帥制,上面已說過。聯直,當時直系馮國璋,是主張全國和平統一的力量,不聯合直系,難道要聯合狂叫武力統一的皖系。不用說,陸的這個罪名也不成立。
![]()
馮國璋舊照
第四宗罪,是濫印桂鈔。
![]()
這個罪名,我認為恰恰是陸榮廷最值得稱道的地方。陸榮廷敢于領全國風氣之先,率先發行廣西紙幣,這是了不起的舉措。在陸榮廷主政廣西之前,在廣西,甚至全中國,都使用銀兩、銀元、銅元、制錢等重金屬貨幣,不適應大范圍、大規模的商業交易。在陸榮廷主政10年間,廣西紙幣信譽很好,在全國,甚至在香港都能兌換。一元廣西紙幣可兌港幣一元三角多,在漢口銀行,一元廣西紙幣也作大洋一元計算,可見十分堅挺。
![]()
第五宗罪,舊桂系在廣東有失民望。
從粵省流失的財力幾乎都用在擴軍及護法事業上,沒有發現用在廣西某處,或被掠奪到某處,廣西盡管是窮省,其財力也一樣用在軍政開支上,兩廣人民都為護法事業做出了貢獻。廣東的軍費開支,也僅比龍濟光時代每年增加170萬元。其他如陸榮廷將石井兵工廠生產的軍火運回南寧裝備陸軍,陸用廣東物產和關稅做擔保向荷蘭商人借300萬港洋、向臺灣銀行借款300萬元,無非是軍政開支浩大的應對措施。舊桂系的四號人物、代理廣東督軍莫榮新因兒子莫正聰拉攏其隨從私運糧食,營私舞弊,被馬濟告發后,莫榮新殺了那幾個幫兒子營私舞弊的隨從,為之落淚傷心。父子兩人從此行同路人。由于弄的錢不多,莫下臺后,莫正聰一度在香港拉人力車為生計,一直到莫榮新死,莫正聰才敢回家。莫榮新下野后在上海寓居,依靠舊部楊永泰、魏邦平等接濟才勉強維持生活,最后仍不得不返回老家桂平老死。
![]()
因此,說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大肆搜刮廣東財富搬回廣西,甚至中飽私囊這種說法并不嚴肅。實際上,在舊桂系管理廣東這四年里,廣東社會相對穩定,經濟也有較大發展。
![]()
下面,我談談陸榮廷治理廣西的功績。陸榮廷治桂十年,雖然用兵頻仍,但民間絲毫不驚,百姓感覺不到負擔。非但如此,陸還奇跡般地做到了經濟、教育、文化各項事業較快發展。交通上,邕、漓、柳江通行電船,火輪可到田陽、百色。邕武公路和龍州鐵橋都是當時了不起的建設成就。僅1917——1918年兩年間,在黎塘區就有民生、多寶等10個民辦公司開采銻礦,各礦區礦工不下千人。民用工業如制陶、制面、發電、電燈、制革、火柴等等如雨后春筍。農業上,陸榮廷統管下的廣西政府大力發展副業和經濟作物,蠶桑業、種植業尤為突出。其他如通訊郵電、稅務、進出口、各地商會管理全面提升。廣西的農林產口、山貨、禽畜、礦產、皮革等大部分銷往廣東、港澳。在進出口貿易上,南寧、梧州、龍州三關進出口貨值,1920年達白銀2725萬海關兩,比1925年新桂系統一廣西后的1821萬海關兩還多。直到1931年陸榮廷逝世后的第3年,新桂系的廣西出口貨值還比1916年的陸榮廷時代少261萬海關兩。在教育上,廣西在1918年改小學堂為國民學校,1922年實行先進的美國學制,大力興辦中小學,設省立中等學校。中學教育從人口比率而言,除了云南、陜西、山西以外,全國其他省份均不如廣西。而廣西省受教育兒童占學齡兒童總數的百分比高居全國第9位。尤值得稱道的是從1912年至1921年,除1915年之外,每年都舉行留學考試,錄取后派往日本和歐美各國。在文化上,陸榮廷十分重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大力促進廣戲及其他地方劇種的發展。當時在憑祥、靖西、平果、巴馬、那坡、凌云、田林等縣鄉村鎮,戲班發展到124個,許多圩街幾乎家家有人會唱廣戲。
![]()
可以說,新桂系李、白、黃諸領袖是在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系愛國、自強、自立、包容、敢為天下先的基礎上,提出“建設廣西,復興中國”的口號,將廣西建設成為全國模范省的。廣西才能以此省力在將來的抗日戰爭中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
下面我要說的是——
在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奴隸制、封建帝制長達幾千年,而民主共和不過才一百年。在推翻封建王朝,邁向民主共和的關鍵時刻,不能忘記這些歷史英雄,是他們帶領千年帝國的億萬人民走向天翻地覆的新時代。
![]()
我們再看看百年共和歷程中的陸榮廷將軍。陸榮廷最可貴的地方在于,處在國家政爭紛擾,武力四起的亂世之中,他緊緊抓住“國家與人民”作為他神圣的護衛天職。他奉國家至上,“只知有國”,甘冒以弱擊強之險,誓死維護國體、維護國家法統。他在南寧六公祠上安放的那門鐵炮,炮口僅只能指向西南邊關,不能反轉,象征他的抵御外侮之決心。
![]()
他的另一面是愛民、親民,讓人民休養生聚也是他維護之天職。誰挑起動亂,就是不讓民休息,就是害民之罪魁禍首,他就對誰不客氣。因此,他自始至終堅持“惟亂是仇”!捍衛國家與人民,這就是他動兵的原則,除此而外,他決不輕易動兵。他之所以有這個思想境界,與他出生入死地參加過抗擊列強的侵略戰爭,目睹中國積貧積弱的清末民初社會是分不開的,也與他出身草根底層對民間疾苦有切膚之痛分不開。
![]()
讓我們追思陸榮廷將軍在上個世紀初年的大時代中為國家和中華民族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以此來紀念跨過百年門檻的辛亥革命、護國戰爭、護法及南北和平運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