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銘記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8月19日上午,大名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簡稱“新聯會”)組織“青鳥展翅·有愛無礙”實踐創新基地殘障人士及會員共60余人,集中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南京照相館》。
![]()
影片以1937年南京淪陷為背景,圍繞吉祥照相館展開,講述了館內普通百姓意外沖印出日軍屠城罪證照片后,從最初的茍且求安到毅然守護底片、揭露真相的故事。在觀影過程中,現場氣氛凝重,大家都被影片中震撼人心的情節深深吸引。不少觀眾眼眶泛紅,為影片中先輩們在民族危亡之際,勇敢守護歷史真相、反抗侵略的精神所感動。
![]()
新階層人士代表說,此次觀影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組織殘障人士及會員共同觀影,旨在讓大家在銘記歷史的同時,感受到社會各界對殘障群體的關愛,促進社會融合。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觀影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南京照相館》讓他們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慘痛歷史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作為新時代的一員,將以史為鑒,立足自身崗位,努力奮斗,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名縣新聯會今后還將繼續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會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大名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
支持:大名縣博聲傳媒
來源:大名縣新聯會
大名縣新聯會:
凝聚新階層力量 賦能古城發展
一、新階層人士與新聯會的本質特征
新階層人士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社會發展涌現的新興群體,主要包括四大類:
1. 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如愛眼醫院的醫療專家團隊、唯一財務的高級財稅顧問等,他們掌握企業核心技術與管理經驗 。
2. 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涵蓋天雄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工作者、公益組織的專業社工等,為社會提供知識性服務 。
3. 自由職業人員:包括獨立設計師、文化創意工作者等,如本土詩人、書法家、畫家等 。
4. 新媒體從業人員:如運營“聚焦大名”“食遇大名”等自媒體賬號的內容創作者,通過網絡平臺傳播大名文化 。
新聯會全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是在黨委統戰部指導下成立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三大核心屬性 :
- 統戰性: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新階層人士的橋梁,引導會員增強“四個意識”。
- 聯誼性:搭建“政企媒”合作平臺,促進跨行業資源對接,2025年6月走訪愛眼醫院等8家會員單位,促成健康管理與財稅咨詢領域的合作。
- 服務性:聚焦民生需求開展公益實踐,累計捐贈物資價值數十萬元,受益人群近萬人。
二、成立新聯會的時代意義
1. 政治引領的必然要求
新階層人士分布在經濟社會各領域,需通過新聯會加強思想凝聚。例如,2025年迎“七一”紅色教育活動中,20余名會員赴西柏坡、涉縣129師舊址研學,深刻領會“兩個務必”精神,筑牢“同心向黨”思想根基 。
2. 社會治理的創新路徑
新聯會作為第三方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如2025年8月多名會員受聘為行政執法監督員,對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領域開展常態化監督,推動執法規范化。其發起的“企無憂”陽光執法監督平臺,使入企執法次數下降60%,優化了法治化營商環境。
3. 資源整合的高效平臺
通過“新聯會+企業”模式,實現人才、技術、資金的跨界融合。
三、特色工作與典型案例
1. 文旅融合標桿實踐
- 沉浸式體驗場景:“樂游大名府 穿越古城行”徒步活動,夜游路線串聯“城墻合唱”“詞瓷藝術展”等六大打卡點,吸引千名市民參與,新媒體直播覆蓋超50萬人次,宋府街區由此成為網紅打卡地 。
- 非遺活化創新:《運河風——大名草編飾品系列》推動草編技藝從“傳統手工藝”向“現代文化IP”轉型 。
2. 社會公益精準發力
- 教育幫扶體系化:發放勵志獎學金400000余元資助優秀學子,同步開展“親緣日記”心理關懷項目,為留守兒童建立情感支持檔案。為程子小學教師捐贈護腰靠背、擴聲器等物資,傳遞職業關懷 。
- 助農長效機制:“愛心助農”行動幫助椒農銷售1萬斤青椒并免費發放;計劃在10個鄉鎮建立助農服務站,推動“五谷豆漿”“無抗雞蛋”等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
3. 文化傳承深度賦能
- 詩詞書畫惠民:聯合書協、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詩詞學會舉辦“做文明大名人”攝影展、詩詞展、書畫創作活動,累計創作作品1000余幅,在公共場所展出,吸引游客互動參與。
- 運河文化挖掘:2025年8月聯合“SHl邯鄲網絡名人游邯鄲”采風團開展“運河千年韻 食香一脈傳”活動,30余名網絡代表深入大運河文化街區,體驗詞瓷大名文化館、大運河博物館、數字府衙博物館、品嘗二毛燒雞、五百居香腸、郭八火燒,相關短視頻播放量破百萬 。
四、會員服務與能力建設
1. 專業賦能體系
- 法律保障:聯合律師事務所開展《網絡安全法》培訓,幫助自媒體從業者規避侵權風險;設立會員維權通道。
- 技能提升:舉辦公益硬筆書法大講堂,由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葛剛親授楷書/行書基礎、非遺拓片技藝,吸引各年齡段愛好者參與,提供免費練習紙筆及個性化點評。
2. 資源對接機制
- 政企溝通橋梁:通過網絡名人沙龍反映行業訴求,協調稅務部門為會員企業提供“一對一”稅費政策解讀 。
- 品牌孵化平臺:“聚焦大名”“食遇大名”等自媒體IP,形成“內容創作-流量變現-品牌增值”生態鏈。
五、未來發展路徑
1. 深化文旅融合
- 2025年9月推出“運河文化探秘”系列活動,聯合非遺傳承人開發宋代官瓷復刻、成語典故手工藝品等文創產品。
- 打造“新聯會網紅打卡地圖”,整合宋府街區、石刻博物館等資源,形成“線上引流-線下體驗”閉環,目標年吸引游客50萬人次以上。
2. 強化產業賦能
- 提供直播孵化、供應鏈對接等服務。
- 實施“青藍計劃”,合作開設新媒體專業課程,2輸送會員參加電商運營實訓。
3. 擴大公益版圖
- 啟動“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在10個鄉鎮建立助農服務站,同步發起“自媒體公益聯盟”,針對殘障人士、留守兒童開展定向幫扶。
- 2025年計劃開展“呵護鄉村教師”“關愛困境兒童”等公益活動20場,捐贈物資價值超50萬元。
4. 完善行業生態
- 推動成立“大名縣新媒體產業園”,吸引優質內容團隊入駐,目標三年內集聚企業30家以上。
大名縣新聯會始終以“凝聚新力量,建功新時代”為使命,通過規范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品牌化運營,成為縣域發展的“創新引擎”。其工作模式既注重頂層設計,又扎根基層實踐,如紅色教育、公益助農等活動,既強化政治引領,又貼近群眾需求。
未來,大名縣新聯會將繼續探索“新階層+”模式,在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力,為大名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